白居易

白居易
  • 姓名:白居易
  • 别名:字乐天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772年
  • 逝世日期:846年
  • 民族族群: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县。他早年丧父家贫,由兄嫂扶养长大。5岁学诗,9岁能辨音韵。11岁时为避战乱曾往徐州、越中居住,对社会情况和人民疾苦有更多的了解。16岁时已写了不少好诗,受到长安名士顾况的赞誉,在文坛崭露头角。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后经殿试授翰林学士,又先后任校书郎、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县尉、左拾遗、赞善大夫等职。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等被刺,他力请惩凶,得罪了权贵,以“僭越言事”罪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杭州刺史。穆宗即位后,他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书员外郎,又改任主客郎中、知制诰。由于不愿卷入朋党之争,自请外出,任苏州刺史,颇有政绩。文宗时又被调入京师,任太子少傅职,后任刑部侍郎。武宗初年官至刑部尚书。太和三年(829)称病退居洛阳香山,以诗酒咏佛为事,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歌继承《诗三百》、乐府古诗和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在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诗歌必须反映现实,要有思想感情。他的诗分为四大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其中以讽谕诗最为突出。《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是讽谕诗的代表作品。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且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因而得到广泛流传。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因而开辟了诗歌体的新道路。白居易与元稹非常要好,世称“元白”。二人答唱酬和,形成了一代诗风——元和体。晚年与刘禹锡交往颇多,世称“刘白”,唱和诗有几百篇。白居易曾多次整理过自己的诗文,惜多散佚。今存《白氏长庆集》71卷,诗近3000首,为世所推重。

猜你喜欢的书

写给大家的音乐简史

写给大家的音乐简史

《写给大家的音乐简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著作,5卷。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前4卷将外科病证分为发有定处和发无定处两类,详述阴阳、脏腑、经络及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5为外科常用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和中毒急救。本书有方有论,内容较为丰富,切于临床实用。同治六年(1867)重刻时,书后附有王洪绪医案15则及曹畸庵《疡医雅言丹药集方》,虽系后人所加,于外科临证亦有所补益。

胎息经注

胎息经注

胎息经注,原题「幻真先生注」。幻真先生疑为唐代道士。《云笈七签》卷六十已收入此篇。《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亦收载是书,与《胎息秘要歌诀》、《太清真人络命诀》三经同卷,《胎息经注》后附《胎息铭》。此外,《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等也收录有该经。全篇仅数百字,略言内丹家存神行气修炼要诀。注云:「修道者常伏其炁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炁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意思是指「胎」是从人的脐下(又称为「下丹田」或「玄牝」)所结成。「胎息」就是守住人体内脐下之气,守住「气」就可以守住「神」,因为神与气是相依不相离的,只有使神不离形,长生才可以实现。另外,人要守住神,还必须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即泯绝情念,不使神出入来去,久而久之,神就可以长住不离人身了。

读诗质疑

读诗质疑

三十一卷,清严虞惇著。分《国风》十五卷,《小雅》八卷,《大雅》三卷,《颂》五卷。另篇首附有十五卷;为(1)列国世谱;(2)国风世表;(3)诗指举要;(4)读诗纲领;(5)删次;(6)六义;(7)大小序;(8)诗乐;(9)章句音韵;(10)训诂传授;(11)经传逸诗;(12)三家遗说;(13)经传杂说;(14)诗韵正音;(15)经文考异。书中大旨以《小序》为宗,而参以朱熹《诗集传》,十之七、八从《小序》说,十之二、三依《诗集传》立论。其解于每篇之首皆冠以序文,及诸家论序之说;每章之下,各疏字义;篇末总论大义,辨明去取诸说之故。以推求《诗》意为主,而略于名物训诂。时有失却考证之处,如《申培诗说》本为丰坊伪作,多剽窃朱熹之书,此书反谓《诗集传》引自《申培诗说》。但全书于毛公、朱熹两家说之间,能择长弃短,较诸家言《诗》者所得为多。

法华灵验传

法华灵验传

凡二卷。高丽了圆(了因)撰。又称法华经灵验传。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本书记述古来有关法华经之灵验事迹一○七条。系抄录唐代慧详撰之弘赞法华传、南宋宗晓撰之法华经显应录、高丽真净撰之海东传弘录等三书中最奇特者 而成,以启劝后世。

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一卷,宋法贤译。佛告阿难,帝释与修罗战败求救,佛为说咒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