鞌之战
晋景公要在断道这个地方大会诸侯,命郤(xì)克出使齐国,请齐侯赴会。
郤克是个跛子。齐顷公为博他母亲萧太夫人的欢心起见,在郤克进见的时候,特地在殿后张了帷幕,请萧太夫人坐在帷幕里面观看。郤克从殿阶上一拐一拐地走上殿去,一面既要防止跌倒,一面又担心失了礼仪,一副窘急尴尬的情形,真是难用言语形容。萧太夫人看了,禁不住放声大笑,左右侍女也无不嘻嘻哈哈,一片笑声,直达帷幕之外。
郤克见顷公竟使妇人女子取笑他、侮辱他,心中大怒,当面虽不便发作,退到使馆里,就留副使在齐国等回话,自己先行动身回去,并发誓说道:“如果我不报此仇,不再渡河而东!”意思就是说,他第二次渡河而东的时候,一定要带兵来报仇。
过了几年,郤克掌握了晋国的朝政。恰巧鲁、卫两国都被齐国侵伐,两国派了使者到晋国去讨救兵。两国的使者,知道郤克是和齐国有仇的,都先通了郤克,然后进见晋景公说明来意。景公允许了他们的请求,拜郤克为元帅,率领三军,又命韩厥为行军司马,共出兵车八百辆、战卒六万人,去救鲁、卫两国。
晋军渡河而东,鲁、卫两国的军队都来会齐。晋军晓得齐军在莘(shēn)这个地方,就一直向那边进逼过去。到了靡笄(mí jī)山下,两军已相离不远,才扎下营寨。
齐侯派了使者到晋营去请战,对郤克说道:“大夫带了大军,辱临敝国,敝国虽兵微将寡,明日愿与大军一决雌雄。”
郤克很不客气地答道:“鲁、卫与敝国,是兄弟之国,两国都遣使来告急说:‘大国立刻要兴师侵略鲁、卫之地以快意。’我们主公不忍兄弟之国受人侵略,特命我们来救鲁、卫之急。我们奉命而来,能进不能退,就是大国不战,我们也要一战的。”
齐使也很不客气地答道:“大夫要战,这本来就是我们主公所愿。就是大夫不战,我们主公也要一战的。”
齐使回营复命,齐国勇将高固,便单车直扑晋营挑战。恰巧有晋军末将乘车出营,高固见了,一石子打过去,正中那末将头上,那末将倒在车里。高固便弃了自己的车子,跳到晋车上面,擒住那末将,驱车而归。快回到齐营的时候,又在车后缚了一株桑树,绕营飞驰,一边口中高声喊道:“我还有余勇出卖,求勇的人快来买!”
第二天早上,两军相遇于齐国边邑鞌(ān)这个地方,各自列阵而待。
齐侯的戎车,邴夏做驾车者,逢丑父做车右。郤克的战车,解张做驾车者,郑丘缓做车右。
齐侯望见晋军便说道:“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就是说:“我姑且灭尽他们,再吃早饭!”那时马还没有披甲,顷公就击鼓进攻,直往晋军冲去。郤克见齐军已动,也便击鼓进攻,直往齐军冲来——两军会战了。
齐军箭如雨下,郤克身受一箭,血一直流到鞋子上,虽然仍旧打着鼓,鼓声却已经很缓慢了。他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对解张说道:“我已经要不行了!”
解张答道:“当两军交战之初,我的手上和臂上,就中了两箭,且都穿过筋肉。我若无其事,把箭拔出、折断,仍旧驾御我的车子。我的血流下去,车轮都染红了,还是忍痛执着缰绳,何尝说一声‘要不行了’?请你也忍耐着吧!”
郑丘缓也说道:“自从两军交战之后,我们屡屡遇险。一遇险,我总跳下去推车,你难道没看见,不知道吗?这样看来,你是的确‘要不行’了!”
郤克不能忍痛,精神懈怠,有气无力,鼓声有点儿断断续续,解张便发急说道:“全军的耳目,都在我们的旗鼓,全军都跟着我们的旗鼓进退。我们这车子,我们这旗鼓,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勉力管着,就够了,就可以成功了。难道你在这胜败枢纽、生死关头,竟耐不住这点儿伤痛,使全军都断送在你手里吗?我们披甲执兵,原是就死而来的,现在你虽然受伤,并没有死,一息尚存,就不容不努力。努力,快努力!”
郤克听了解张的话,便咬牙忍痛,强打精神,左手并执马缰,右手拿了鼓槌,尽力击鼓。驾车的马,一直向前冲去,不能止住。晋军闻鼓声大作,见郤克车上帅旗直入敌阵深处,便无不勇气百倍,跟着往齐军冲击。齐军挡不住,大败而逃。
齐军绕着华不注山逃走,晋军追上去。一边逃,一边追,在华不注山周围,兜了三个圈子。晋司马韩厥,见齐顷公的戎车在前面逃,便紧紧赶上去。
华不注山(位于今山东济南)
照古时习惯,兵车的驾驶者居中,战将在车左。可是前一夜,韩厥曾经梦见他父亲嘱咐他说:“明天出战,不要居车左或车右。”所以韩厥代驾车者坐在车的中央。邴夏见韩厥的车子追得紧,便对齐顷公说道:“快射死追车的驾驶者!这个驾驶者,看去倒是一个君子人样儿呢!”
顷公说:“既然说他是君子,便不该射他。”于是射其车左,车左中箭,跌落车下;又射其车右,车右中箭,死在车里。可是韩厥并不害怕,仍旧紧紧追着。
车右逢丑父见势危急,便一面叫邴夏下车去讨救兵,一面请顷公和自己互调位置,互换衣服,以备万一被晋人赶上,好让他们将君臣认错,顷公则容易脱身。顷公同意了,穿了逢丑父的衣服,立在车右。逢丑父穿了顷公的衣服,立在车的中央。逢丑父本来也是很有力气的,只因昨天晚上睡在营中卧车里时,车下忽然来了一条蛇,他用手去打蛇,反被蛇咬了一口,因而伤口肿痛,一手无力。所以今天遇到险难不容易走的地方,他不能推车,因而渐渐被晋车赶上了。
眼看快到华泉,顷公的车子忽然被树木阻住,马不能前进了。这时韩厥已经追上,他跳下车来,拉住齐侯车上的绊马索,对丑父再拜稽首,奉觞(shānɡ)进璧,尽了外臣之礼,然后说道:“我们主公使我们群臣为鲁、卫请命,下臣不幸,身列其中,无可逃避,今既与君侯相遇,愿为君侯执鞭!”
逢丑父诈称口渴,不能答言,又让顷公下车,到华泉取饮水,顷公趁此脱身。恰巧他的副车驾驶者郑周父、车右宛茷驾车来救,顷公便上了副车,疾驰出险。
这边韩厥跳上齐侯的戎车,欢欢喜喜回到晋营来献功。哪知郤克一见逢丑父便顿足说道:“这不是齐侯!嗨!你捉错了!”
郤克因为逢丑父设计使齐侯脱身,甚为愤怒,吩咐左右绑他出去砍了。
逢丑父大喊道:“现在已经没有肯为国君替死的人了。难得有一个,你们还要杀他吗?”
郤克也觉得这种人实在难得,杀之不义,竟放了他。
顷公脱险之后,见逢丑父不来,便又亲自冒险,驱单车直入晋军阵里来寻逢丑父,三入三出,终究没有寻到。最后顷公心还不死,又冲入狄兵阵里,那时狄人也从晋伐齐。狄人怕齐国强大,不敢结怨过深,并不害他,竟让他冲过去了。顷公出了狄阵,又冲入卫军阵里,卫人也怕齐国强大,不敢结怨过深,并不害他,也让他冲过去了。
顷公出了卫阵,就单车从徐关取道回国都临淄去了。他走过一个地方,总勉励守那个地方的人说:“努力点,我们打败了!”
从前国君出来,妇人女子都要回避。但是这次有一个女子看见顷公的车子,便问道:“我君脱身了?”顷公答道:“是的。”又问道:“锐司徒也脱身了?”顷公答道:“也脱身了。”那女子便说道:“要是我君与我父都已脱身,别的人不能脱身,也无可奈何了。”说罢就疾走避去。顷公以为那女子先问君,后问父,很是有礼,回到国都一打听,知道她是壁司徒之妻,便将石 (jiào)这个地方赏她。
晋师追击齐军,破丘舆,攻马陉(xínɡ),长驱直入。顷公乃遣国佐至晋营求和,齐国愿把国宝甗(yǎn)与甑(zènɡ)送给晋人。又允许将从前侵略鲁、卫所得的地方归还二国。国佐临行的时候,顷公吩咐他说:“我们这样损失已经不小了,如果晋人还不允许,再提出别的条件,你态度强硬点儿,切不可接受,随他们要怎样,我都不怕!”
国佐奉命到晋营,献上两种国宝,说了来意。郤克果然不允许,又提出两个苛刻的条件,说道:“若要讲和,除非依我两件事:第一要齐国把萧同叔子送来为质。(萧同叔就是顷公的外祖父,‘子’是‘女儿’的意思。萧同叔的女儿,就是顷公的母亲萧太夫人。因为依照礼节不便直言对方的国母,所以改称萧同叔子。)第二要齐国境内的田垄,一律都改成东西横行。”
国佐态度很强硬地答道:“这两件事万万不能依。第一,萧同叔子不是别人,就是我们主公的母亲。晋和齐原是匹敌之国,所以也可以说就是晋君的母亲。你现在要强迫我们以国母为人质,这不是以不孝令诸侯吗?先王以孝治天下,你却以不孝令诸侯,这恐怕在道理上说不过去吧!第二,先王划分天下时,因各处地势不同,方式不同。田垄或南北纵行,或东西横行,各顺自然,决不能勉强划一。现在你却硬要我们齐国的田垄,都改成东西横行。我知道,晋国对齐国用兵时,军队行进须自西而东。为了将来两国有争端的时候你们的兵车进行便利,所以要我们的田垄都改成东西横行。这只是利己的私见,大背先王的成法。你们晋国竟提出这种不合理的条件来,还像个盟主吗?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情愿收拾残余,即使兵临城下,也要拼死一战。就算战败亡国,也心甘情愿。但是这两件事,却决不能从命!”
鲁、卫二国的统兵将领出来调停,劝郤克道:“齐国本来已经和我们有仇了,此次战役,齐军死亡的又都是亲近而且重要的人。如果你不允许讲和,过分逼他,仇恨越积越深,也不会有好处。你现在得了他的国宝,我们两国各自恢复了失地,解除了急难,这已经很有面子了。如果不知足,要求这样,要求那样,逼得他拼死来战的话,齐晋本是势均力敌之国,不见得晋一定胜、齐一定败吧!”
郤克见鲁、卫两国也都如此说,只得取消那两个苛刻的条件,允许齐国讲和。
【博闻馆】
冯唐易老
郤克、解张、逢丑父都是勇猛的武将,汉代的冯唐亦是。冯唐年轻时侍奉汉文帝,做中郎署长,一做就是多年。有一次文帝经过冯唐的官署,不禁问道:“你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文帝又感叹自己没有廉颇、李牧那样的将领,致使匈奴危害边关。冯唐回答道:“即便皇上有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认为冯唐当众说这话伤了他的面子。冯唐谢罪说:“臣乡野之人不懂说话。”后来匈奴大举侵犯汉地,冯唐再次进言,文帝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汉景帝即位,冯唐做了楚国的丞相,不久又被免职。汉武帝即位后,征求贤良之士,众人举荐冯唐。冯唐这时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出来做官了。所以左思《咏史》说“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王勃《滕王阁序》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们都在感叹冯唐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等到有人重用之时,已经垂垂老矣。中国文人士大夫多感叹世道艰难,伤怀自己满腔抱负不得施展,因此,常借冯唐的失意来表达自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