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灿

- 姓名:杨芳灿
- 别名:字才叔,号蓉裳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常州金匮县
- 出生日期:1754年1月10日
- 逝世日期:1816年1月19日
- 民族族群:
杨芳灿(1754年1月10日—1816年1月19日),中国清代文学家。字才叔,号蓉裳。常州金匮县(今江苏无锡)人。性早慧,有“神童”之目。乾隆四十三年(1778),26岁的杨芳灿应廷试,以拔贡入一等,出为甘肃伏羌知县20年。回京后历任户部员外郎、《会典》馆总纂修官等职。嘉庆十一年(1806)辞官,先后主衢杭、关中、锦江书院讲席。著述颇富,诗词骈文兼善,卓然为乾嘉之际一大家。
杨芳灿是乾嘉诗坛“才人之诗”的名家,代表了一种清新华艳的诗风。这类诗风在其早年诗集《真率斋初稿》体现得最为鲜明。其中以七言歌行《董小宛贴梅扇子歌》《凤龄曲》成就最高。王豫誉之为“吴梅村后一人”。在中年赴官甘肃之后,诗风陡然一变。占大多数的写景、抒情、序志之什,均因江山之助而变得笔力雄健。尤以号称“可参史乘”的《伏羌纪事诗一百韵》影响较大。晚年回到京师后,发展出一种清新瘦硬的风格,卓然自立一格。他形容女子娇弱“娇如新月真宜拜,瘦到秋花转耐看”(《题梁溪女史凉瑶环仕女小帧》);渲染老来孤寂“虚堂说剑邀奇士,小像焚香拜美人”(《拨闷四首柬二三知己和之》之四),脍炙人口。
杨芳灿在乾嘉词坛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的《抝莲词》和《移筝词》各集温庭筠、李商隐的诗句为词,形式别致,亦显示出他本人的词学门径。杨芳灿骈文的成就和影响不亚于其诗。袁枚把杨芳灿与顾立方许为“门下双绝”。王昶誉其“骈体之工,几于上掩温邢,下侪卢骆”(《蒲褐山房诗话》卷上),全椒吴鼒认为其声名堪与乾嘉时期的“骈文八大家”相埒。光绪本《芙蓉山馆全集》含文钞8卷,收有骈文167篇,赋、记、书、启、序跋、碑铭、表诔、传赞各体俱备。有《散花集序》《绿净园记》《当亭诸烈士赞》等名篇。
著作有嘉庆刻本《芙蓉山馆诗钞词钞文钞》与光绪刻本《芙蓉山馆诗钞词钞文钞》。二本虽均名“芙蓉山馆全集”,但实为选集。另有清抄本《芙蓉山馆尺牍》16卷和光绪间赐书堂木活字本《志序存稿》若干卷等。
杨芳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魔鬼颂
《魔鬼颂》是布尔加科夫的早期作品,撰写于1923年。泯灭人性的官僚主义作风是作者极力批判的目标。 幻觉与现实的交错,可能与不可能的彼此碾压,希望与绝望同时并存,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平行世界的错觉。而这一切似乎都在引导读者聚焦一个事实——官僚主义导致的人格分裂。 小说副标题是“一对双胞胎如何毁了一位办事员的故事”,其实小说中的角色都呈现出双面,以魔幻的写作手法揭示出:官僚主义的办公室政治,使奴役人者需要“人格分裂”,受奴役者被迫“人格分裂”。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原题“太极左仙公葛玄纂集”,乃依托。大抵乃唐代李含光收集前代忏仪编纂而成。十卷。忏文主要为经文,均节取《太玄经》、《业报经》、《昇玄经》等,而以《昇玄经》为主。全书分为四十三品,各品仪节,大体相同。开始由师说经,其次说文忏悔,归礼十方天尊真人,其后为回向祝愿。其目的在为忏主宣讲经法,广说因果报应及持戒功德之要, 以达到超度祖宗,离三恶道, 同登道岸,并上祝国泰民安。收入《道藏》第297—299册。
古本水浒传
梅氏藏本《水浒传》又称,《古本水浒传》或《古本水浒》,初由江苏常熟医生、藏书家、小说家梅寄鹤发现,被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是《水浒传》的一个古老但长期被埋没的、甚至《水浒传》作者最初的版本。但是此说也被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并不属实,这一观点认为此书实为清朝或民国时所作。双方各有理据,此书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仍有争议。梅氏藏本《水浒传》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与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基本一致,后五十回则与现存任何其他《水浒传》版本不同。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一般所称“梅氏水浒”或“古本水浒传”等,即指此书后五十回部分。
林和靖诗集
又作《和靖诗集》。诗别集。北宋林逋(969—1028)撰。四卷。附拾遗一卷,附录一卷。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居西湖孤山, 绝仕, 终生未婚,与梅花、仙鹤为伴,有“梅妻鹤子”之说,卒谥“和靖先生”。史称其稿成则弃去,好事者往往窃记之。是集为其族孙大年集成。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其诗以五律见长,修辞秀雅,风格淡远。有清同治间朱孔彰校刻本。别有影印影明钞本。
酌中志
史料笔记。二十四卷,《明季野史汇编》为二十三卷。明刘若愚撰。崇祯间(1628 1644年)成书。刘若愚,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卒年不详。十四岁入宫,十七岁当宦官。初供抄謄之役。不久。升为奉御。光宗即位,升为司礼监写字奉御,天启初,升监丞。魏忠贤心腹李永贞当权时,入内直房管理文书笔墨之事。魏忠贤倒台后,刘若愚被谪充孝陵净军;不久,因高攀龙被诬致死案被逮下刑部狱。被判秋后处决。于狱中写成此书,后为崇祯帝所见,得免死。书叙万历中迄崇祯十四年宫闱见闻,一卷一题,叙述一事,计有:忧危竑议前、后纪、先帝诞生、今上瑞征、三朝典礼之臣、大审平反、光监遗事、两朝椒难、正监蒙难、逆贤擅政、外来线索、本章经手次第、客魏始末、逆贤羽翼、内臣职掌、大内规制、内板经书、内臣佩服等等。
挟注波罗蜜多心经
挟注波罗蜜多心经,一卷,佚名,有缺文,编号二七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