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李康
  • 姓名:李康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人
  • 出生日期:约196年
  • 逝世日期:265年
  • 民族族群:

李康(约196年-265年),三国魏散文作家。字萧远,一作肃远。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人。生卒年不详。性狷介,不能和俗为乡里所嫉。曾作《游山九吟》,魏明帝异其文,遂起家为寻阳长。政有美绩。后封隰阳侯。病卒。《隋书·经籍志》著录“《隰阳侯李康集》二卷,录一卷……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载其文3篇。所作《运命论》,从“五德更运”的观点出发,认为各个朝代按五行更始,以次替代。这种“运”不是靠个人努力所能改变的。个人的穷达贵贱由各人的“命”和时代的“时”所决定。该文特别注重对士人出处问题的探讨,既强调天命,所谓“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于乐天知命矣”,“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又强调个人意志,所谓“遂志而成名”。这种理论,曲折地反映了魏晋易代之际知识分子对待政治的矛盾心情。


李康才华出众,曾作《游山九吟》,该作品得到魏明帝的高度赞赏。在仕途上,他曾任浔阳长,任职期间政绩显著,凭借出色的治理能力获封隰阳侯 。其文学成就以《运命论》最为突出。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联。李康秉持 “五德更运” 的观点,认为朝代更替遵循五行规律,依次相代,这种 “运” 并非个人凭借努力就能改变。同时,个人的穷达贵贱受个人命运的 “命” 与时代命运的 “时” 左右。文中列举众多历史上的正反面人物与事件,以此论证上述观点。如伊尹身为有莘氏的陪嫁小臣,却能在商朝成为阿衡;太公作为渭水边的卑微老人,在周朝被尊为尚父;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到秦国后秦国称霸。而孔子虽有至圣之才,却在鲁国、卫国不得重用,在陈国、蔡国遭受困厄。这些事例表明,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难以凭借个人意志转移。在《运命论》中,李康着重探究了士人出处问题,强调 “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他认为圣人能够顺应天命,无论身处困境还是显达,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同时,文中也指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一社会现象,即优秀杰出之人往往容易遭受外界的打压与非议。然而,志士仁人明知如此,却 “蹈之而弗悔”,他们甘愿冒着风险,也要 “遂志而成名”,展现出为了实现理想抱负,不惧艰难险阻、不在乎他人诋毁的高尚品质与坚定信念 。《运命论》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严谨的逻辑结构以及流畅的语言表达,成为三国时期文学领域的重要作品,曲折地反映出魏晋易代之际,知识分子在复杂政治环境下,对自身命运和政治前途的矛盾心理与深刻思考 。

李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共收入托尔斯泰的《三死》、《破罐子阿廖沙》、《舞会以后》、《谢尔盖神父》、《主人和雇工》等二十篇小说。托尔斯泰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经典著作,而短篇小说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本小说集中,这二十篇作品是从托尔斯泰无数的短篇小说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而这些作品更是囊括了托尔斯泰初期和晚期的代表作。而作品中所宣扬的博爱精神,以及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更是人生的一次洗礼课。每篇作品抑或浓挚动人,抑或苍老简括,但都字字暖人心脾,使人们透过这个污浊的世界,看到作者那充满博爱与包容的内心世界。

后村集

后村集

50卷,宋刘克庄(号后村居士)撰。克庄为宋江湖派重要作家。其诗初受“永嘉四灵”之影响,也学晚唐姚合、贾岛、李商隐等,后主要学陆游,律诗好用典故。文章雅洁,较诗为胜。题跋诸作,乃独擅胜场,有《四部 丛刊》本。上海古籍版《后村诗笺注》4卷,综合各传本之长,重新加以编排注释,可供研究参考。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原不署撰人。观其词旨,似为金元全真道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十度诵经以荐度亡灵幽魂之科仪。每度诵经前后,皆须依次启告十方天尊、宣符、疏关、送圣,祈请诸天尊圣真超度所荐亡灵幽魂脱离阴府,上登乐乡,「福被见存,庆流后裔」。

正一解厄醮仪

正一解厄醮仪

正一解厄醮仪。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醮仪,奉请北斗七星、五帝诸君,前列醮仪用具和作坛格式。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