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有恒

- 姓名:金有恒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省桐乡县大麻镇
- 出生日期:1870
- 逝世日期:1921
- 民族族群:
金有恒(1870—1921),字子久,浙江省桐乡县大麻镇(原属德清县)人。祖籍杭州,侨居余杭县临平镇,后迁居大麻。父芝石,精儿科,亦治内科,弟有壬(字仲林),均著名于当地。
金家自南宋以来,世代业医。先生幼承家学,渊源有自,读书颖悟。时芝石公年衰多病,虑祖业之失传,因命先生侍诊左右。弱冠即小试于乡里,其时父母相继去世,哀痛之余,益自淬砺。先生业与年进,学验俱丰,辨证精确,疗效显著,誉驰遐迩。曾于1915年悬壶申江,兼任沪南慈善会施诊,轮值之日,病者数倍寻常,名更大噪。其为人治病,不论贫穷贵富,一视同仁,从不计酬之厚薄。对寡妇孤儿,免收诊金,且资助药费,直至治愈为止。有时出诊甫息,忆及邻近危重病人,虽未被邀请,亦去复诊,借以观察疗效和病情变化,虽风雨深夜不能阻。晚年在大麻家乡,每因诊号过多,中餐延至一二时,晚餐延至半夜,已属常事,而先生亦不以为苦。尝谓其门人弟子曰:“医者之对于病家,天职所在,无可或亏,不拘于地,不限于时,有召必往,有法必施,应诊未完,勿问他故。”可见其对病家负责之精神。此外,对地方公益,尤为热心。曾创设大麻初级小学,概免学费,使清贫孩童得有求学机会,校中开支,全部独自承担。
金氏虽声誉日著,但不自高身价,惴惴然常若弗及,犹恐学验不足,惠及无多,因此专心致志,更加奋发,尝谓:“医之为道,既不可偏执一端,亦不当轻讥同业,学力心机,相资并用,庶多一经验,而后少一谬误。”足见他诊疗态度之严谨。是以30余年来,信仰日高,延聘争先,踪迹所至,北抵齐燕,南及闽粤,大江南北,皆有先生足迹。医道医德,人所共仰,故慕名而负笈从学者,先后达150余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除教以《素灵类纂约注》《金匮要略心典》等经典著作外,《临证指南医案》尤为必读之书,而对温病诸家学说,亦属必修之课,门墙桃李,代有传人,形成别具风格之金氏学术流派。根据最近查访,金氏门生与再传子弟,遍及江、浙、津、皖、鄂、粤等省市,尤以江、浙两地,嫡传私淑,到处都有。对先生之抄本医案,辗转传抄,什袭珍藏,影响所及,既广且远。先生逝世后,门人吴兰士挽有一联云:“讲素问、授青囊,所承提命,历有多年;回首忆鸿恩,最难忘杖履追随,风雨同舟怜小子。浙东西,江南北,待起膏肓,不知凡几;惊心闻噩耗,又岂独门墙饮泣,山丘到处哭先生。”情深意切,颇可反映当时金氏盛名情况和大家对他的深切哀悼。
金氏医学精深,出诊时见有求神拜佛,每加告劝,道出病因,或是病中谵语,或是大热神昏的道理。故被开导放弃迷信而就医获愈的,为数不少。如一次在海宁县长安某家诊治,病家香烛高烧,正在祀神,先生诊毕曰:“此病吾能治愈,不必求神求鬼。”竟用旱烟管将神模祭品撩抛一空。此种提倡信医不信巫的可贵事例,至今犹传为佳话。在金氏医案中,确实未曾见到有关迷信鬼神和谶纬玄学的叙述,这也是他思想进步的一种表现。
金氏好学深思,舟车寒暑,手必一卷,而且记忆力很强,他的文学修养和医学知识是从自学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他早年的医案是仿叶天士的体裁,后来看到著名妇科陈叔御老医师善用四六俪体,遂相仿用。秦伯未先生曾有“名振南北,学问渊深,案语多俪体,千言立就,一时无两”之评。姚若琴等也称颂:“先生善属文,深得六朝神髓,故案语多以俪辞为之,有枚乘之速,相如之工。”辞虽过誉,但也足以说明其受到广大群众与同道们的钦佩和尊重。其中尤以近贤裘吉生氏所评论的:“治病如析狱,诊断老练,用药轻灵,所谓合江浙时宜之法也。”符合实际,允称至当。
金氏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全部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惜忙于诊务,无暇著述,所遗《问松堂医案》曾刊于1923年上海编刊的《中医杂志》,秦伯未所编《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姚若琴等所辑《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续编》、裘吉生所编《三三医书》等,均有部分收入,单行本《金子久医案》亦有发行,深受中医界所欢迎。
综观金氏一生,是一位重视临床实践和有一定造诣的医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较大,值得我们学习整理、继承发扬。
猜你喜欢的书
请你安静些,好吗
梭罗曾说过︰“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里。”在《请你安静些,好吗?》所收录的22则短篇小说里,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人生片段。它写的是我们身边毫不起眼却终日陷在生活琐事、人际关系难题里的小人物,对他们生活的现状,情绪和处境有着细微而深刻的描写与刻画。卡佛这部短篇小说处女作被当代评论家推崇为“极简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与其后期的小说不同,这部小说集里收录的小说写于卡佛自称为“第一次生命”和“坏男孩雷蒙德”的日子里,为其早期生活的缩影和折射,也是他跻身文坛的首次亮相。
佩文斋书画谱
一百卷。清代孙岳颁、宋骏业、王原祁、吴暻、王铨等奉敕编纂。岳颁,字云韶,号树峰,江苏吴县人。康熙壬戍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为康熙敕撰,康熙书斋“佩文”,因以书名。凡经史子集、稗官野乘、山经地志、释典道藏,靡不搜举。上自仓颉史皇,下暨近代皆予收录。书画同谱,补古之集录者,洵称钜观。令书断、画断、书史、画史等书皆各自成编,分门列目,凡所征引,皆列出处,便于稽考,为历代书画谱集大成之作。书首“御制佩文斋书画谱序”曰:“朕万几燕闲,披览典册,间临书家名迹,每观前代纪录书画,诸书种类错互,漫无统纪,遂即佩文斋所有者编葺之。使各以类相从,为一百卷。凡书画之源流,古今工于此者之姓氏,以至闻人之题跋,历代之鉴藏,悉备考而慎其择,亦可谓详且尽矣。”是编有关书学部分中,论书十卷,计书体、书法各两卷,书学、书品各三卷,历代帝王书二卷,书家传(五帝时至三国)三十三卷,历代无名氏书六卷(金二卷,石四卷),御制书画跋、历代帝王书跋各一卷,历代名人书跋十一卷,书辨证两卷,历代鉴藏书类四卷。是书系从一千八百四十四种有关典籍中采辑资料而成。每条下各注所出,使一字一句必有所征,而前后条贯,无所重复,亦无所牴牾。裒合众说,各列姓名,而融贯剪裁,如出一手。体例完善,引据详赅,义例精密,分类科学,为自有书画谱以来最完备之作。尽管出于奉命编纂,可满足统治者个人嗜好,然收集资料丰富,足资后世书画研究者参考。有康熙戊子内府刊本、静永堂刊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光绪五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近年中国书店影印本。
医学读书志
书目。清曹禾撰。二卷,附志一卷。禾字畸庵,江苏武进人。医家。学识渊博,医疗经验丰富,学术上受黄元御影响颇大。著有《疡医雅言》、《痘疹索隐》 等。深感中医典籍浩繁,诸书收贮馆阁,不易得见,遂据史志所载,闻见所及,于咸丰二年 (1852) 撰成是书。前有自序,后有门生刘汝航题跋。共选录“三坟”及列朝敕撰之书七十三种,三千余卷; 历代名医九十九家,医著四百十六种,三千余卷 (除重复外,实三百六十七种,二千余卷)。约二万余言。介绍医家生平,学术特点,考订著作源流,说明传本系统。观点明确,不淆众议,成一家之言。间有按语,详加论述,对诸书错误,亦有订正。可供医史、目录学研究参考。《武进阳湖县志》 已有著录。有双梧书屋医书本,一九八一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皖歙程氏所藏本铅印出版。
混元圣纪
宋谢守灏编。道教神仙传记。九卷。全称《太上混元圣纪》或《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原称《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实录》,别称《老君实录》。简称《圣纪》。宋真宗崇道,封太上老君号混元上德皇帝,书名由此而来。前有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陈傅良序,绍熙二年(1191)谢守灏进表。据作者说,尹文操编《圣记》八百二十章,贾善翔《犹龙传》析为百篇,虽记述很详,但枝蔓旁引,首尾失序,取舍不当,今遍考三教经典传记,究其源流,叙历代崇奉老君之事,编为《圣纪》,冠以年谱。全书以编年为体,收集有关太上老君的种种神话和传记,凡开辟以来自宋徽宗宣和(1119-1125)间老君名迹变化遗事及历代帝王崇祀老君之举都予记录,其中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事实隐含在内,为研究历代统治者尊奉老君的重要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
水云集
诗别集。南宋汪元量撰。一卷。元量有《湖山类稿》已著录。此集收诗凡二百三十七首。附录二卷,录诸家酬赠、诗话、作者生平事迹资料等。诗多记国亡北徙事及与文天祥狱中唱和之作。如《湖州歌》九十八首,写被俘后去北方见闻与感受,周详恻怆,人谓之诗史。有《四库全书》本,《武林往哲遗著》本,增附录三卷。另有今人王献唐《双行精舍校汪水云集》,版本校勘颇为精到。
青色大金刚药叉辟鬼魔法
青色大金刚药叉辟鬼魔法,一卷,亦名辟鬼殊法,唐空蜝述,有缺文,日本庆范题记,云 题记,相觉题记,一二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