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

- 姓名:秦伯未
- 别名:字之济,别号又辛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上海县陈行镇人
- 出生日期:1901年07月31日
- 逝世日期:1970年01月27日
- 民族族群:
秦伯未(1901年07月31日~1970年01月27日),现代中医学家。字之济,别号又辛、谦斋,上海县陈行镇人。祖父秦又词习儒而兼业医。父亲和伯父也都精通儒学。秦氏受此影响,酷爱文学。后毕业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绩优异。博览中医典籍,能考诸家之得失,排众说之纷纭,对中医古籍整理致力尤多,在沪边行医、边著书。为维护中医事业,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政府消灭中医的斗争,受“全国中医药团体联合总会”委派,曾赴南京请愿。对《内经》研究卓有成效,被海内同行誉为“秦内经”。曾创建“中医书局”,影印古本医书近百种,搜集医学图书不下数千种。建国前曾任《中医世界》、《中医杂志》、《中医指导社》、《现代国医》、《中医疗养专刊》等杂志社社长、主编或编辑,又任上海中医公会执行委员,中医试验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秦氏在中医教育方面贡献很大。1924年任江苏中医联合会编辑时曾撰《实用中医学》作为中医教材用。1927年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前后20余年,毕业的学生不下二、三千人。1955年离沪北上,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兼北京中医学院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医中药组成员,药典编委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并到河南、陕西、吉林、黑龙江等地讲学。他授课深入浅出,注重实践,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先后从学者200余人。所著《中医入门》、《谦斋医学讲稿》、《内经知要浅释》、《临证备要》等,对传播中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秦氏对中医学所持的态度是:搜集材料,整理精华,发扬光大。对于中医之长,竭力保存之,宜扬之。间读西医典籍,未敢谓中医学理,无处不合科学; 更不愿以西医学说,强释内、难、伤寒(见朱寿明《汉法传染病临床医典》序)。他认为医之价值,当求诸实验之结果。结果之完满,即医学之进步。临诊极为精审,遇险症重症,有胆有识,敢于投剂用药;对题难杂症,善于思索,尤擅长治虚劳痼疾,著有《膏方大全》,谓膏方亦以却病为目的,不补之补胜于补之多矣。秦氏学养功深,但从不背后评人,不以己见强加于人,故人皆乐与交往。平生著述很多,如《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读内经记》、《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金匮杂记》、《各家学说评议》、《清代名医医案菁华》等。于医学之外,还擅长诗、书法,人人称秦氏三绝(诗、书、医)。有《谦斋诗词集》等著作。
猜你喜欢的书
自由主义
英国霍布豪斯著政治著作。该书是一部对19世纪自由主义在英国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论述的专著,重点在于论述边沁、穆勒、格莱斯顿和科布登这些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彼此的内在联系以及在英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表述了作者本人对于自由主义的见解,认为自由与平等紧密结合,社会是仲裁人,其任务是主持公道。国家的职责是为个性创造发展的条件,使公民能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所需的一切。 该书全面表述了霍布豪斯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成为20世纪英国新自由主义的第一篇宣言,对西方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宋稗类钞
笔记集。清潘永因编。永因,字长吉,金沙(今江苏金坛)人。此书三十六卷(一作八卷)。分君范、吏治、武备、科名、鉴识、文苑、词品、神鬼、工艺、古玩等59类。广采前人笔记、野史、诗话群书,经过章节与文字上的整理而成。资料丰富,便于查检。但引书不注出处,杂有唐、元、明故事,体例不甚严谨。其中选录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如《不修药栏》、《局量宽厚》、《爱石》、《落笔如云》、《中途乃返》、《“舍弟岂能为人也”》、《海井》、《女巫》。有刘卓英点校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一卷。近人王国维撰。《长春西游记》为元代丘处机弟子李志常所述。《元史·宪宗本纪》载,元宪宗元年(1254)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即李志常。长春在元世祖十八年(1281)二月八日,自宣德州启程,赴成吉思汗的西域之召,至二十年(1283)七月回到云中,往返历时三年。李志常从行,将其亲身经历的山川道里,于元初著成《长春真人西游记》。此书可与移敕楚材《西游录》相题并论。乾隆末年钱大昕于苏州元妙观读是书,始表彰此书并为其作跋。阮文达遂写此于内府,著录于委宛别藏。嗣后徐星伯、程春庐、沈子敦迭有考订,然诸氏考地理通病,疏史事则伤漏略。嘉庆十一年 (1806),王国维以辽金元三朝史事,以此书于蒙古史事有特发之复,不独为全真教史留一奇迹,创为之注。其中地理人物,颇有创获。如《至元辨伪录》称刘仲禄即刘温,也即《元史·河渠志》的刘仲禄。阅者如将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黑鞑事略》、《蒙鞑备录笺证》与此注对照参读,则金元间史事思过半。
厦门志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凌翰等纂。十六卷。凯字仲礼,一字芸皋,浙江富阳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府、分巡道员。 凌翰,孝廉,官闽清县教谕。是志始修于道光十年(1830),成于十二年(1832)。首载厦门、御碑亭、朝天宫等八图,及御制碑文、扁额。次为分域、兵制、海防、船政、台运、关赋、番市、艺文、职官、选举、列传、风俗、旧事等十四门,含街市、津澳、城寨、岛屿、港澳、潮信、风信、台澎海道等一百零二目。约三十万字。为厦门第一部志书。
生生堂治验
日本中神琴溪撰写、门人小野匡辅编,医话,成书于日本享和三年(1803)。上卷载有两目生翳、妊娠、水肿、癫狂、腹痛、身发奇痒等七十六则病案;下卷录背痛肢挛、脚气、反胃、杵伤、耳聋等七十七则案例,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一百余种病证。本书除详细述辨证、治方用药外,还善用针灸和其他外治之法,对临床证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念三宝经浅说
法尊法师译,凡是佛陀的弟子,当随时忆念所皈依的三宝功德,培养自己对三宝的虔诚信敬心;从而展转地、深刻地对三宝功德加深了解和体会,引生滋长自己善法之欲;从而发起精进勇猛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