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哲敷

胡哲敷
  • 姓名:胡哲敷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安徽合肥人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胡哲敷(1898—?)‌安徽合肥人,民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早年投身教育事业,曾与吴梅、吕叔湘、钱穆等学者共同执教于苏州中学,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在近代教育领域颇有建树。其学术研究以历史学、哲学及教育方法论为核心,尤擅史学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阐释,代表作包括《史学概论》《老庄哲学》《历史教学法》等。胡哲敷最为人熟知的研究成果当属《曾国藩治学方法》。该书以民国视角系统解析曾国藩的治学理念与人生哲学,从修身、治学、处世等维度展现其从“普通读书人”蜕变为“巍峨君子”的精神历程。曾国藩之女曾纪芬曾为该书作序,称其“直指圣贤血脉”,揭示了学问与事功相融合的深层智慧。此外,胡哲敷亦关注王阳明心学,将王守仁与曾国藩并称为“五百年来以学问成就事业之典范”,强调“知行合一”对治学与人生的指导意义。作为学者,胡哲敷以凝练的笔触与深刻的思辨见长,注重从历史人物精神中提炼普世价值,其著作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启发性。同时代学人誉其为“极优秀的学人”,认为其研究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接轨提供了重要参照,至今仍具学术生命力。

胡哲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心理与力学

心理与力学

该书运用物理学上的力学原理分析人的心理及其变化的轨迹,提出“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观点,深入揭示了人与人的复杂关系,他还联系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指出了“人事变化之轨道”和“世界进化之轨道。”并对当时在中国思想界影响颇大的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判。 本书再版的封面采用了1936年成都公论社版,封面是著名思想家、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的题字。吴稚晖,字敬恒,生于1865年,卒于1953年,其人才气横溢,举止怪异,被称为“吴疯子”、“民国第一怪人”,与李宗吾的特立独行颇多相似之处。

春雨杂述

春雨杂述

书学论著。明解缙撰。一卷。本书涉及书法的部分,有《学书法》、《草书评》、《评书》、《书法详说》、《书法传授》等。在《书学详说》中论及学习书法的过程:“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忽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此余所以为书之详说也。”

书断

书断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

元始天尊述六十八龙王名号,劝人书写念诵龙王经,烧香供养,建立道场,以降雨消灾。

香山集

香山集

十六卷。宋喻良能(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复以国子监博士召,兼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兼旧职,出知处州。不久,以朝请大夫致仕。喻良能与兄良倚、弟良弼,均因古文词有声名于当时。杨万里与之有交谊,曾作《送喻叔奇知处州》诗,云“括苍山水名天下,工部风烟入笔端”颇相推许。其诗风格与杨万里略近,只是不如杨万里诗之博大。陈亮《龙川集》中称:“叔奇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之则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所著《香山集》十六卷乃清四库撰官以《永乐大典》和《南宋名贤小集》中所载,互为参补编掇而成。名为香山,因集中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中有“清梦到香山”句。良能又自注曰:“余所居山名”。即以所居之地名集。见于《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和《续金华丛书·集部》。

已疟编

已疟编

笔记。明刘玉撰。一卷。玉字咸栗,万安(今广东万宁)人。弘治进士,知辉县,升御史,因忤刘瑾削籍、瑾诛,起河南安察司佥事,官至刑部左侍郎。此编纪明初洪武间南京附近临江所建楼阁及明初诗人(如宋濂、刘三吾等人)游踪,官妓接待四方宾客,王侯、公主等轶闻。其中所记闽中杜景新有好古玩奇之癖,且多得之于不义,游汉江时,骤起风暴,江神索报;汶川秀才穆敬之过石斛山与墓鬼相恋事;陕西鲁子京游终南山搏虎遇仙故事,多小说家言,而有一定历史依据,可作传奇读。所记南夷魁离国进绝色十人“服以金丝敷霞钮花之衫,垂以泉润穿云鸣玉之珮”,能为迷心舞,军前舞之,则使三军解体。可作史料读。有《稗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