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 姓名:王守仁
- 别名:字伯安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余姚(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472年10月31日
- 逝世日期:1529年1月9日
- 民族族群: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因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后擢吏部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侯,官至兵部尚书。卒谥文成。守仁天姿异敏,好言兵,善射。年十七,师事娄谅,受朱子之学,并究心佛、老二氏,终不得其要。谪龙场后,始悟陆九渊心学,于是针对当时是朱非陆的风气,力倡象山之学。以正人心、息邪说,解救明王朝统治危机为治学目的。提出“心即理”的宇宙观,认为“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王文成公全集·传习录》,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论知行关系,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行之体本来如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上)因此“知行合一并进”,“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文成公全集·答顾东桥书》)又创“致良知”之说,将“良知”与“天理”相等同,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王文成公全集·答欧阳崇一》)“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王文成公全集·传习录》)“致良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文成公全集·答顾东桥书》)论修养,则主张存天理,去人欲,通过反求内心的方法,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谈教育,强调启发诱导,潜移默化,引导学者独立思考,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原则。论文则提倡创新,反对复古。守仁心学集中国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明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其弟子钱德洪、邹守益、王畿传其学。著作收入《王文成公全集》。
王守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一颗心的沦亡
《一颗心的沦亡》茨威格的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描摹,尤其善于在激情的煎熬中洞察女性内心活动。本书收录二十余篇短篇名作,如《一个女人沦役的故事》《看不见的藏品》《一颗心的沦亡》等。
德古拉
《吸血鬼伯爵德古拉》是最早的吸血鬼文学,其中涉及的概念,体例,角色设定等都为后世无数吸血鬼文学所引用,受到惊悚文学爱好者推崇,其中的惊悚、悬疑、玄奇、爱情、退魔等要素,格外受到读者欢迎。以书信、日记、电报、报纸通讯等形式,时空交叉描写了一个吸血鬼的施暴和灭亡的故事。公证人的年轻书记乔纳森·哈克被派去往特兰西瓦尼亚处理德古拉伯爵的房产事宜。但来到伯爵的城堡后,即被伯爵幽禁。期间从种种迹象看来,他觉得这个伯爵可能是一具僵尸,一个夜里从棺材里出来的吸血鬼。他暗暗监视德古拉的行径,双方展开了一次次斗争。起初是对方占了上风,得以去吸哈克未婚妻威廉·米娜的朋友露西·韦斯特拉的血,使她血被吸干而死。最后,约翰·西沃德医生请来他的老师,荷兰专门猎获吸血鬼的专家亚伯拉罕·范·黑尔辛教授和美国的吸血鬼猎人昆西·莫里斯,莫里斯用匕首刺穿德库拉的心脏,使他立刻化为灰烬,米娜也获得了解救。
救命书
兵书。明代吕坤撰。全书共2卷(一作1卷)。坤有《安民实务》,已著录。作者有感于明代后期兵祸连年、城防废弛,守备不力,遂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撰为是书,希望将士能以此守城保民,免于兵害。内容以城邑防御为主,条列城守事宜、遇变事宜和预防事宜共30余项。包括守御战法、城邑内外居民出入管理、粮食储备、水源保护、守城官选拔、紧急情况处置、团练乡勇组织训练、守城必用工匠和器物等。现存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本、万历四十二年(1614)乔胤刻本、清道光壬辰年(1832)束鹿堂刊本、道光戊申年(1848)瓶华书屋刊本、宁陵吕氏刊本、《借月山房汇抄》本、《指海》本、《泽古斋重抄》本、《式古居汇抄》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十余种版本。
太清五十八愿文
太清五十八愿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摘录灵宝经戒改编而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内容分三部分。其一为《五十八愿文》,罗列五十八条愿念,如「若见饮酒,当愿一切制于命门,以远祸乱」;「若见恶人,当愿一切弃凶即吉,不犯王法」;「若见帝王,当愿一切奉仰王道,孝如父母」等等。其二为《十善劝》,有劝人礼敬三宝、为人忠孝、写经布施、除嫉去欲等十条戒文。其三为太极真人所说六条格言,劝人忠孝、信道、不杀生、不饮酒、不嫉妒等等。以上愿念戒律,出自《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等早期灵宝派经典。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南北朝或隋唐之际,原书十卷,今《正统道藏》本缺第六、七、八卷,收入洞神部本文类。另有敦煌唐写本三件(S1513、P3344、S6009V),题作《老子十方像名经》。此经乃高上老子与十方真人神圣游历十方无极世界,见众生广造诸恶重罪,孤魂流落十方地狱之中受苦。老子遂说十方天尊应化灵像及名号,令人「敬礼称扬,悔过灭恶,生福长善」。经中列举十方天尊灵像名号,共1160名(今本有缺)。劝人「随其分力,金银珠玉、瓦石铜铁、丹青绣画,造其形像,布散十方,遍满国土,礼拜供养,立观度人,行道念诵,散花燃灯,忏悔发愿,奉诚持斋」。谓如此可消除罪恶,得福无量。
汇评三国志演义
汇评三国志演义,正文以毛伦、毛岗宗改评本为底本。批语包含了毛评本、李贽评本、李渔评本、钟伯敬评本等各评本的批语。批语汇评参考陈曦钟等《三国演义汇评本》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