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在初民社会里名称的用处极大。名称既然相同,往往认为实质也相同。从称一个女子作姊妹到认真当她作姊妹因而禁止婚配,所差不过一步之隔。所以倘若第十从表(tenth cousin)和第一从表(first cousin)的称呼相同,乱伦的畏惧自然会引申到她的身上去。 (1) 为解释上的便利,我现在且举昆明近郊核桃箐村黑夷的亲属称谓作例。i4X中华典藏网

在这种黑夷的亲属称谓中,我们发现:i4X中华典藏网

哥哥、堂兄、姨表兄、大伯子、大舅子(?)同叫做;i4X中华典藏网

弟弟、堂弟、姨表弟、小叔子同叫做;i4X中华典藏网

姊姊、堂姐、姨表姐、大姑子、大姨子(?)同叫做;i4X中华典藏网

库诺(Herr Cunow)对于莫尔根的逻辑已经列举出有力的驳议。他说:“莫尔根只看见夏威夷称谓制的泛涵血亲(blood kindred)而没有注意他们的姻亲(relatives)和血亲(affinities)的分别。他们对于姻兄弟和姻姊妹各有名称,乃至丈夫的父母对妻的父母间的关系(亲家)也有一特殊的名称。倘若夏威夷亲属称谓代表血族婚制,那么这些称谓又有什么意义呢?兄弟姊妹既然通婚,那么我的妻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至少也是我的父母的同胞了。” (12)i4X中华典藏网

可是莫尔根的根本错误在于误认土语中译作“父”的一个字在土人的心中等于“生我者”。他觉得夏威夷人不会将舅父称做“父”,除非从前有一个时期舅父确与他的姊妹交合,因而是一个可能的“生我者”。但是这完全是证据的误解。其实,他们并不把舅父叫做父亲,乃是把舅父和父亲用同一的名称来称呼,而这个名词在我们语言里没有一个相等者。再说这种语言上的混同,一定以和同一女子媾合为基础,这是武断的假设,事实上会产生无意识的下文的。夏威夷称谓制的简单而正确的解释,是库诺的说法,它只是血缘亲属的辈分区别(the stratification of blood kindred by generation)。 (13)i4X中华典藏网

翻回来再谈俅子的亲属称谓问题。我们要知道他们虽然把叔父和岳父、姑父、舅父混同,把叔母和岳母、姑母、舅母混同,把姊妹和大小姨混同,可是下面几个亲属称谓却都独立不混的:i4X中华典藏网

照库诺对于莫尔根的驳议来推断,我们还不应该单靠前一节的几个混同的称谓便认为俅子曾有血族婚制的证据。 [18]i4X中华典藏网

总结本章所讨论,我们可以说,民族中的亲属称谓颇可作为研究初民社会里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的佐证,不过,应用它的时候,得要仔细照顾到其他文化因素,以免陷于武断、谬误的推论。i4X中华典藏网

注释i4X中华典藏网

[1] 托达人,印度少数民族,居住在马德拉斯的尼尔基里(Nilgili)山区,1978年时有约一千人。托达语属达罗毗茶语系。i4X中华典藏网

[2] 维达人,斯里兰卡少数民族,保留母系社会残余,仅有几百人。维达语属印度语族。i4X中华典藏网

[3] 密吉尔族,亦称阿伦人,在四个地域性内婚部落,下分若干外婚集团,1978年时有23万人。密吉尔语属藏缅语系。i4X中华典藏网

[4] 科里雅克人,分布在俄罗斯东北部,分养鹿游牧和沿海渔业两个集团,1979年时不到八千人。科里雅克语属古亚细亚语系楚克奇-堪察加语族。i4X中华典藏网

[5] 堪察达尔人,即堪察加人,分布在俄罗斯东北部。i4X中华典藏网

[6] 乞布察人,也叫穆伊斯卡人,拉丁美洲北部印第安人的一支,1978年时有27万人。其语言属奇布察语系。i4X中华典藏网

[7] 霍屯督人,义为笨嘴笨舌者,是荷兰殖民者对当地人的贬称,自称科伊科因人(Khoikhoin)。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1978年时有13.7万人。霍屯督语属科伊桑语系。i4X中华典藏网

[8] 赫勒人,又称赫雷罗人、奥瓦赫雷罗(Ovaherero)人,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1960年时有4.5万人。其语言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的尼日尔-刚果语族。i4X中华典藏网

[9] 巴苏图人,即索托人(Sotho/Basotho),与姆班德鲁(Mbanderu)希姆巴(Himba)族相近,主要分布在南非和莱索托,有300多万人,其语言属尼日尔-刚果语族。i4X中华典藏网

[10] 马孔德人,东非民族,分布在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有10万人,其语言属尼日尔-刚果语族。i4X中华典藏网

[11] 浪速,自称朗峨、勒期。浪速语,是景颇族浪速支系使用的语言,属藏缅语族缅语支。i4X中华典藏网

[12] 马匝特哥人,现在拉丁字母写作Masatecs,1978年时有15万人。其语言属奥托-曼格罗语系。i4X中华典藏网

[13] 特罗不连得群岛,今称基里维纳群岛(Kiriwina Islands),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珊瑚群岛中。i4X中华典藏网

[14] 威希蓝人,生活在美国华盛顿州克利基塔特哥伦比亚河北岸,自称Tlaklait人,操奇努克语,以捕鲑鱼为生,1960年时尚有125人。i4X中华典藏网

[15] 雅希人,是操霍坎(Hokan)语系的印第安人的一支,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多皮特河一带,最后一个名叫Ishi的雅希人于1906年死去。i4X中华典藏网

[16] 通加人,也称巴通加人(Batonga),分布在赞比亚河流域,有一百多万人,其语言属尼日尔—刚果语族。i4X中华典藏网

[17] 密瓦克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70年时与迈杜人(Maidus)合计有二千五百多人。其语言属佩努蒂亚语系。i4X中华典藏网

[18] 张桥贵《独龙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论及独龙族的婚姻状态时称:“在固定的开婚集团中,甲氏族的几个兄弟可以与乙氏族的几个姊妹同时或先后结成配偶关系。但乙氏族的男子则不能娶甲氏族的女子为妻,而只能娶丙氏族的女子为妻,有效地防止了血统倒流,从而形成了环状的外婚集团”,又说,“血水不能倒流的限制是十分严格的。”i4X中华典藏网

————————————————————i4X中华典藏网

(1) Robert H.Lowie,Primitive Society ,1920,吕叔湘译本《初民社会》[商务印书馆,1935;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页19,原文p.16。i4X中华典藏网

(2) 这里所用的材料采自高华年《昆明近郊的一种黑夷语研究》。i4X中华典藏网

(3) 吕译《初民社会》,页32,原文p.27i4X中华典藏网

(4) 吕译《初民社会》,页33,原文p.27。i4X中华典藏网

(5) Lin Yueh-Hwa,Kinship system of the Lolo,H.J.A.S .IX,2,June,1946,pp.94-99.i4X中华典藏网

(6) Florence H.Cowan,Linguistic and Ethnological Aspects of Mazateco Kinship,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Ⅲ,3,1947,pp.252,255,256.i4X中华典藏网

(7) B.Malinowski,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London,1932,(3rd edition),p.82.i4X中华典藏网

(8) B.Malinowski,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London,1932,(3rd ed.),p.45,原文pp.37-380i4X中华典藏网

(9) 吕译《初民社会办》,页46,原文p.38i4X中华典藏网

(10) 见著者《贡山俅语初探》,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油印论文之三,1942年8月,昆明印行。i4X中华典藏网

(11) 吕译《初民社会》,页68,原文pp.56-57。i4X中华典藏网

(12) 吕译《初民社会》,页70,原文p.58。i4X中华典藏网

(13) 前引书,页70、71,原文pp.58-59。i4X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