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作者:程憬
作者程憬(1903~1950),字仰之,安徽绩溪人。1920年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以第三名的成绩被清华国学研究院录取为首批学员,1926年又以甲等第三名的佳绩毕业。曾任教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中央大学等。 《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一书,作者生前并未出版,其手稿于1950年由程憬遗孀交付顾颉刚整理,1955年经上海群联出版社排印校对,但并未付梓。中途几经波折,1980年顾颉刚逝世前仍未能整理出版。 全书将中国古代神话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天地开辟及神统”“神祇”“英雄传说”,书后附有程憬《山海经》相关单篇著作。该书受西方人类学派理论影响,又以中国疑古派史学方法整理材料,以希腊罗马古典神话为模板,提出了中国神话具有系统、存在过神话时代等观点,并在细致辨伪考释史料的基础上,努力为散乱于中国上古典籍中的神话叙述整理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是20世纪中国本土学者借鉴西方神话模式,建构中国古典神话系统这一学术范式的代表作。
章节列表
升序↑程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马洛伊山多尔是匈牙利伟大的文学大师,与茨威格、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齐名。因为他,二十世纪世界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他是凡间极少见到的高尚、独立、聪慧、坚韧、柔情、勤奋,且品质上几乎没有瑕疵的人。《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是著名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用四十一年写就的作品,写给真正的精神贵族。在书中,马洛伊以四位当事人的独白,回忆了两段失败的姻缘,道出这位精神骑士对于爱情的期盼和彻悟,追忆了欧洲最后一代贵族的文化追求与品格坚守。爱情不堪直视,孤独才是唯一真相。马洛伊以细腻的文字,节制的表达,磅礴的情感,书写爱的危险、狡黠、颓丧和悲凉。
秋灯琐忆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内容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是两个韵友。《秋灯琐忆》是一种“忆语体”,也就是回忆录的意思。文辞极美,叙事传情栩然哀切,辄催人泪下。据说秋芙天生体弱,却生具慧根,悟性奇高。凡古琴、绘画、诗词、书法等雅业,触手便通,让人讶异难解。有道家的高人说她是昙阳转世,蒋坦认为是真的。秋芙曾写过这样两句诗“空到色香何有相,若离文字岂能禅。”其境界之高,似非凡人气象。秋芙从小笃信佛法,诵经礼佛二十年,三十多岁的时候,终于西去了,真正是“人间不许见白头”。秋芙死后,蒋坦也全心礼佛,夕梵晨钟,忏除慧业。蒋坦向佛陀许下这样的心愿:如果自己能够往生西方,愿意和秋芙并肩而坐,听弥陀说法。如果还要堕入娑婆人间,则愿意和秋芙世世永为夫妇。四十二岁左右,蒋坦也死了。他是因为兵乱饿死的。
中原音韵
北曲音韵专著。元周德清撰。本书前一部分为韵谱,以北方实际语音(一说为大都音、一说为洛阳音)用韵为标准,分列19部,各部下字,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此即是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它是北曲最早的韵书,后世北曲甚至南曲曲韵著作,以及演员唱曲,正音咬字,都以此为根据。后 一部分为《正语作词起例》,作者强调声律至关重要,并对元曲的辨音、用字、格律、务头等问题,作了专门论述。原书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有周氏自序。元末已有刻本,今不传。现存的最早刊本为明正统六年(1441)讷庵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中华书局据以影印。存本甚多,通行者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近人任二北有《中原音韵作词十法疏证》,收入《散曲丛刊》。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创作于1920年代,阿英是一个通过赤裸裸的世俗追求来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形象,作为以妓女为书写对象的文本,丁玲的《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通常被看作一个鲜明的性别文本,通过妓女阿荚从早晨到晚上一整天的生活,展示作为妓女的阿英"纯粹的实实在在的女性心理的和身体的经验".作为类属的女性,阿英身体之于女性存在有着如下的意义,即:女性通过身体言说自我,建构主体;女性通过身体思考人生,介入世界,把握命运;女性通过身体嵌入历史,丰富存在,改进现实.
醴泉笔录
两卷,北宋江休复(一○○五~一○六○)撰。该书皆记北宋之杂说杂事,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据清刻本首次整理。
续近思录
十四卷。清代张伯行撰。此书依据宋代朱熹《近思录》书中的门类,摘录朱熹有关言论分别编入其中,并作了注解,计有六百三十九条,内容主要有“道体”、“论学”、“致知”、“存养”、“家道”、“辨别异端”等十四门类。有 《正谊堂全书》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