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

作者:贺长龄
皇朝经世文编

120卷论文集,1826年编成刊刻。收清初至道光5年论学论治文献两千多篇,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八个方面,63个专题。其中学术6卷,对立志、立节、立言、立功、原性、原道、原天、原人、原命、天道、人为等问题进行探讨,是研究清代前期伦理思想的重要材料;治体分原治、政本、治法、用人、臣职五个专题,政本类提出了对皇帝的言行和道德要求,臣职类有评价人物的标准和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材料;礼政分礼论、大典、宗法、家教、婚礼、丧礼、制服、祭礼、正俗等专题,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伦理、礼法制度、行为规则、民情风俗、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材料。序言中提出经世致用的原则和贯彻全书的务实精神,对克服当时学术界盛行的考据末流和空谈心性的腐朽士风,有很大的作用。

章节列表

升序↑

贺长龄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知堂乙酉文编

知堂乙酉文编

《知堂乙酉文编》收入周作人文章十八篇(包括题记),多作于四十年代末。其中有知堂一向喜谈的历史、风俗、名物一类,淹通广博,立意深远,从容而谈中给人以启示,如《孔融的故事》《关于竹枝词》《北京的风俗诗》等;也有正经文章如《道义之事功化》,延续《《药堂杂文》以来的思想探讨;《日本管窥之四》《日本之再认识》则为其日本研究画上句点;另有《五十年前之杭州府狱》《红楼内外》一类回忆之作,平实真切,不落空言,开《知堂回想录》之先声。

伤寒括要

伤寒括要

伤寒类著作。明李中梓撰。二卷(另有三卷,方二卷本)。中梓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李氏曾撰有《伤寒授珠》十卷,毁于兵燹,后将其内容删繁去重,择其精萃,十存其二,而无遗漏,名曰“括要”,撰成于清顺治六年(1649)。首列总论,示人分六经、辨阴阳、审表里、察虚实辨治之要。继则以证为纲,分门别类,详析辨治之法。后则以方例证,简言临床应用之法,探究制方精义,末附杂方五十六首。阐发仲景奥旨,采诸家之长,条目清晰,立论公允,简明扼要,切于实用。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有清朱二然校白鹿山房活字本,一九八五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刊《珍本医书集成》本。

长沙药解

长沙药解

本草类著作。清黄元御撰。四卷。元御有《素问悬解》已著录。载药一百六十一种,方二百四十四首。卷一论述甘草、白术、人参等三十余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九十四方;卷二论述当归、阿胶、地黄等五十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四十四方;卷三论述黄芪、薯蓣、五味子等三十余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五十方;卷四论述茯苓、猪苓、泽泻等四十种药物及由之而组成的五十六方。全书以药名为纲,论述药之性味、归经、功用,及所组成诸方之主治、配伍。对《伤寒》、《金匮》二书方药基本上作了解析。因此本书不仅对学习本草、方剂有所裨益,而且也可供学习《伤寒》、《金匮》者参考。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燮和精舍刊本,民国元年(1911)上海江左书林石印《黄氏医书八种》本。

八骏图

八骏图

短篇小说。沈从文著。初收入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的短篇小说集《八骏图》。小说描写了一群受过欧风美雨新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知行乖戾,内心空虚,生命之根被拔出土壤,而不知归属的故事。作品的主人公达士,是个名作家,受聘出任青岛某大学暑期讲座教授。他每天一封信,不厌其详地给远方的未婚妻报告身边琐事;教授甲书桌上放着全家福照片,而蚊帐里却挂着半裸体的美女广告画;乙认为一个人过独身生活洒脱、方便,而在海滩上散步时,却常常“从女人一个脚印上拾起一枚闪放珍珠光泽的小小蚌螺壳”;丙自称是个没有恋爱观的老人,但每当他提起美丽的内侄女时,脸上便放出“奇异的表情”;丁主张默默地爱一个少女,直等她过了四十岁人老珠黄,才去向她表白;戊是个婚后又离婚的人,对女子常有掩不住的愤慨。他觉得唯有庚教授象个正常人,正在与一个二十五岁的女子恋爱,然而这爱也有点“捉摸不定”。达士认为,这七骏都有“病”,自认负有医治他们的道义。然而,这个以医治他人灵魂而自负的名作家,也“害了一点儿很蹊跷的病”,他由于收到了庚教授情人写给他的一封你“舍得离开海吗”的怪信,便毅然电告未婚妻,决定推迟了归期。作者以现实主义的彩笔,运用风趣的含蓄,微妙的暗示,不做作,不雕琢,细腻而传神地勾画了一幅旧时代真实而鲜明的“八丑图”。李健吾(刘西谓)曾给予作品精辟的剖析:“他在写一个文人学者内心的情态,……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四面八方烘染出来的。他的巧妙全在用过去反衬现时,而现实只为推陈出新,仿佛剥笋,直到最后,裸露一个无常的人性。”“《八骏图》是一首绝句,犹如那女教员留在沙滩上神秘的绝句。”(刘西渭《边城》)

痛史

痛史

历史小说,二十七回,未完。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原载《新小说》第八至十三、十七至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出版。宣统三年(1911)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书名“痛史”,写的是宋元之交的一段民族沦亡的痛心历史。小说取材于南宋灭亡历史,主要写贾似道等权奸卖国求和,苟延残喘,同时歌颂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抗战派。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1903年初刊于《新小说》,后有风雨书屋铅印本。有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章苔深校注本。

右绕佛塔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又作绕塔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应舍利弗之请,以偈宣说右绕佛塔之功德。初叙在家众右绕塔可得夜叉鬼神等之亲近供养、远离八难、具妙色相、生于最尊之姓、仪容端正等功德。次叙出家众右绕塔可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谛、根、力、觉、道,永离贪嗔痴,证独觉菩提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