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国的改革
作者:刘子健
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全书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线,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分为变法、反变法和后变法三个阶段,完整地叙述了北宋后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变。作者指出,王安石的理想是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在这一点上,王安石与他的反对者并无二致 。问题在于王安石希望通过改造、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实现这一理想。由此,作者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官僚体制改革,聚焦吏役次官僚制,考察新政的政府运作,并以募役法这一新政核心制度作为个案研究,总结归纳新政的特点。本书的关注点不仅在于王安石变法本身,更在于王安石所代表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与纠葛。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与价值之所在。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小银和我
西班牙散文诗集。胡·拉·希梅内斯著。1913年西班牙阅读出版社出版。中译本有达西安娜·菲萨克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孟宪臣译《我和普拉特罗》刊登在《朝花》杂志1982年第8期。胡·拉·希梅内斯(Juan Ramon Jimenez,1881—1958),西班牙诗人、散文家,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安达卢西亚莫格尔镇。曾在塞维利亚上学,早年即开始诗歌创作。在马德里出版诗集《紫罗兰的灵魂》、《白睡莲》,与友人创办《赫利奥斯》、《复兴》等诗歌杂志,曾与妻子合译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流亡到拉美,1938年去美国从事创作和学术活动,1952年迁居波多黎各,在大学任教。主要诗集有:《悲哀的咏叹调》、《遥远的花园》、《哀歌》、《有声的孤独》、《牧歌》、《新婚诗人的日记》、《石头与天空》、《一致》、《美》、《全集》等。《小银和我》描写诗人和可爱的小毛驴小银在故乡莫格尔镇的生活,由137节散文诗组成,在1915年、1916年的版本中又补充了两节。诗歌讲述小银的生活、经历和死亡,有时带有伤感情绪,有时具有批评意味。作者以充满乡土气息、亲切感人、充满诗意的画卷向人们展示了莫格尔小镇的生活。作品曾用过一个副标题:“安达卢西亚的挽歌”。更确切地说,这本书是一部自传,展现了作者的忧愁和伤感。是一部供儿童阅读的经典著作,同时,对大人也很有教益。
会稽三赋
地理杂志。南宋王十朋撰。三卷。十朋字龟龄,乐清(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谥文忠。著有《梅溪集》。绍兴二十八年(1158),十朋官越州添差签判,仿《三都赋》体作此编。乃《会稽风俗赋》、《民事堂赋》、《蓬莱阁赋》三篇。嵊县周世则注《会稽风俗赋》,后郡人史铸病其不详,又为增注,并注后二赋。周、史俱为当时人,故所注颇为征信详赡。十朋有《梅溪集》行世,收有《会稽三赋》及周世则注,未收史铸注。
六根归道篇
六根归道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融会儒、释、道三教之说,阐述修道之要。作者认为世人学道者多,成道者寡,皆因不知守道之要。守道当先守心,心守则意不乱,意不乱则动止合礼,进退有度,而使身正。心正乎内而身正乎外,则耳目得其养,鼻舌不为患。心身耳目鼻舌皆得其守,「则六根悉静而大道存焉」。本篇与《三要达道篇》似出一人之手。
飞天神龙
清朝末年,武当派掌门人、飞天神龙志道恒,少年时替含冤屈死的兄嫂复仇,杀死吉安府知府的恶少周小仁,并致死致伤了为周小仁护院、助阵的两名崆峒派武师,因此与崆峒派门人胡剑秋、赵甲叟等人结下冤仇。二十年后,胡剑秋、赵甲叟终率崆峒派众多高手前来寻仇,飞天神龙和侄儿志精一、侄女志真真寡不敌众,败走他乡,从此骨肉分离,分别演绎出一段段曲折、惊险和离奇的故事。飞天神龙虽在炼魂谷中为崆峒派恶人所擒,但终为江湖异人解救,并在众多剑客、侠士协助下,使崆峒派的复仇图谋化为泡影。而随着情节的展开,崔仁虎、邱乙揆、白衣秀士、汤尹师、庄蒙蒙、白了翁、裘潞等善恶分明、性格各异的人物相继登场。更有为爱所累的李三姑、千娇百媚的柳花娘和肋生双翅的美女岛主平江艳绿。小说的背景、舞台,也从潇湘两岸,转到浙西的炼魂谷和南海的艳魔岛。该书除武侠长篇《飞天神龙》外,还包括了《飞天神龙》的续集《炼魂谷》和《艳魔岛》。建国后,该书未再版发行过。
补飨礼
一卷,清诸锦著。书中以为,“《仪礼》十七篇有燕礼、有公食大夫礼,而独无飨礼。然其见于《周官》、《春秋传》、《礼记》者,犹可得而考。元吴澄作《纂言》及《考注》,尝有补经八篇,补传十篇,独于飨礼之文未有特著。盖缘聘、觐篇中俱兼及飨食,谓其可以相通而略之,殊不知飨之为礼也,大非一聘觐所能该。有祭帝、袷祭之大飨,复有天子享元侯、两君相见及凡飨宾客之不同。使不自为一篇,则虽诸书可考,亦无自而察其全。”因据《周官》宾客之礼,以事相联予以编排,取《左传》、《礼记》中可以相互发明的材料,条注于下。全书不满二十叶,但清儒评价较高。为研究儒家礼学的重要资料。今存《四库全书》。
沙弥学戒仪轨颂注
律学著述。清弘赞述注。一卷。系以颂赞加注释的形式述沙弥十戒、威仪、轨则师范的著作。作者在前言中说:“初受沙弥戒,未能广阅十律全经,研究精要,须先学此颂,为律关键也。”颂文依据《沙弥戒经》及经律之言,并事师法等文句撰出。书中以二十字为一颂,共成一百一十七颂。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