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十五讲
作者:周振甫章节列表
升序↑历代散文选评
- 鸣鹤在阴〔1〕
- 汤 誓〔1〕
- 天道犹张弓〔1〕
- 烛之武退秦师〔1〕
-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
- 谋 攻〔1〕
- 公 输〔1〕
- 寡人之于国也〔1〕
- 邹忌讽齐王纳谏〔1〕
- 逍遥游〔1〕
- 劝 学〔1〕
- 难 一〔1〕
- 谏逐客书〔1〕
- 狱中上梁王书〔1〕
- 将相和〔1〕
- 巨鹿之战〔1〕
- 邹阳计救梁王〔1〕
- 出师表〔1〕
- 《世说新语》二则〔1〕
-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1〕
-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1〕
- 上河东公启〔1〕
- 书褒城驿壁〔1〕
- 爱莲说〔1〕
- 《郁离子》二则〔1〕
- 养狙〔1〕为生
- 左忠毅公逸事〔1〕
- 报刘一丈书〔1〕
- 书鲁亮侪事〔1〕
- 登泰山记〔1〕
- 战于郎
- 曹刿论战
- 谏魏献子纳贿
- 庄暴见孟子
- 两小儿辩日
- 《庄子》的两则寓言
- 荆轲刺秦王
- 过秦论
- 省略和即小见大
- 归去来兮辞
- 闲情赋
- 与朱元思书
- 钱神论
- 谁能见赏
- 宜都记
- 师 说
- 送孟东野序
- 送董邵南序
-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 小石潭记
- 袁家渴记
- 郭 纯
- 岳阳楼记
- 醉翁亭记
- 赤壁之战
- 古 文
- 记承天寺夜游
- 乐工罗程
- 《梦溪笔谈》二则
- 跋傅给事帖
- 无官御史
- 《心史》总后叙
- 项脊轩志
- 楮亭记
- 游西山十记(二则)
- 五人墓碑记
- 为 学
- 书棚民事
- 病梅馆记
- 《核舟记》与《观巴黎油画记》
- 少年中国说
- 谭嗣同
猜你喜欢的书
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
斯宾诺莎(1632—1677),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并称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三大理性主义者。本书分为两卷和两个附录,第一卷为“论上帝”,第二卷为“论人和属于人的东西”,附录一为“论实体、自然、上帝”,附录二为“论人的心灵”。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基本上勾勒出了斯宾诺莎早期哲学体系的轮廓,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因而对于我们研究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知识起源论
18世纪法国哲学的重要著作。孔狄亚克著。成书于1746年。现在通用的是巴黎1924年法文版本。中译本只有几个片断,收入北京大学主编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之中。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dillac1715—1780),法国哲学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百科全书》的重要撰稿人。曾经担任过牧师和家庭教师,后被选入法国科学院,同时任柏林科学院成员。主要著作还有《论缺点和优点毕露的诸体系》、《论感受》和《论动物》。本书分3个部分。第1部分是引言,提出自己打算以建筑在观察、经验上的分析法来革新形而上学的计划,谈到本书的写作意图,即以阐明心灵活动的进展和语言的进步来指出避免谬误的方法。接下来是篇幅相同的2卷正文。第1卷用于论述我们的知识材料,特别是对心灵活动进行分析并论述其发展,观念的产生,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以及对我们的观念加以符号的心灵活动。第2卷主要论述语言和方法,从语言的起源,发展到谬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发现真理的方法。本书树起了法国唯物论的感觉论的旗帜,对于18世纪法国唯物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苕溪渔隐丛话
南宋胡仔编。10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84年版。该书是在《诗话总龟》影响下编辑的,两者是姊妹篇,集中了北宋以前诗话的精华。在编排体例上,以人为纲连类而及,对一些琐闻轶句采取分类附录办法,眉目清楚。凡属大家,均出其名,以年代为先后,把作家与作品、作品与本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文学流变的脉络清楚地呈现出来。于记事之外,兼重品评,学术性强。作者阅读面广,对于所辑录的材料经过严格选择,附有案语评议,申明自己的观点。纵横比较,眼界开阔。如论杜甫的诗学渊源、《杜鹃行》等,都能在充分引证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更为深刻、全面的看法。对杜诗出典、乘槎典故、韩愈《听颖师弹琴》、王建《宫词》中他人误入之作的探讨辨析,亦具此特点。这些问题往往是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公案,作者把主资料收集在一起,对研究者十分有用。作者独特的批评眼光还表现在能总结、点明诗歌本身的特殊规律,如对杜甫律诗变体、律诗扇对格的界定、分析皆令人信服。书中还经常引用三山老人(作者的父亲》语录评论某一诗人或作品,亦多精见,如论杜甫五言排律腾挪跌宕的格局、论《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深刻寓意等等。作者论诗,推崇李杜,认为他们都是集大成者。此外还收有对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评论。不少已经散佚的材料也靠它得以保存。可见它是唐诗专著中一部材料丰富、评论精当的力作。
宋景文笔记
又作《宋景文公笔记》、《笔记》。三卷,北宋宋祁撰。宋祁博学多才,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所见所闻,遇有心得,即加以笔录,日积月累,完成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曰《释俗》,记载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包括官员服饰、写书用纸、俚语音乐及遗闻轶事等。中卷曰《考订》(《丛书集成初编》本作《考古》),考订名物音训,也涉及文章史事。下卷曰《杂说》,分《庭戒诸儿》、《治戒》、《左志》、《右铭》几个部分。主要论述有关治国之道、君臣关系、为人处世原则等,是为教子而作的。书中颇多精详之论,其中,如论汉高祖吕后一条,后来为苏洵撰写《高祖论》所采纳。又如萧该《汉书音义》早已亡失,也赖此书存其略。今传有《四库全书》本、《百川学海》本、《学津讨原》本、《湖北先正遗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汉皋诗话
诗话著作。宋张某撰。张某,佚其名,北宋末或南宋初人。《汉皋诗话》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今传《说郛》本系节编本,仅十一则。罗根泽辑补二则,得十三则;郭绍虞辑补四则,得十五则。其论诗多偏于考据注释,尤以校正杜诗者为多,亦不为无见。然其中“鲍孤雁”一则,既误以南唐人诗为鲍当诗,又称“凡物有群而孤者皆然,何独雁乎”,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所讥。郭绍虞亦谓“其论诗不免拘泥与疏舛”(《宋诗话考》)。有《宋诗话辑佚》本。
养吉斋丛录
清吴振棫编纂。吴振棫,字宜甫,号仲云。浙江钱塘 (今杭州市) 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云南总督。其所书共36卷,中有丛录26卷、余录10卷,记述同治以前清代宫廷和行政机构的典章制度。是书不分纲目,以事为类,按次序对八旗源流、内阁、六曹、行省、武备、科举以至宫闱、苑囿、巡狩等事例一一列举,记录下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如清初圈占民地的地亩数据、大臣的满汉缺分、理藩院公文书处理和雍正年间任官不尽按制度的记载,有的为 《清史稿》或《清会典》 等未加详载,有的则记有异同,因此是书是深入考查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书籍。是书卷11记述仁祖(嘉庆) 六旬寿典的规模、经过,卷12记列圣庙号、列圣尊谥、列后尊谥和妃嫔、王公、贝勒的谥号,卷13、卷14记在养心殿举行的开笔之典、立春日在延庆殿举行的帝王的九叩迎春仪、二月朔日在坤宁宫举行的立竿祀神仪和四月八日浴佛、中秋祭月、重华宫茶宴、冰嬉等宫中礼俗和游戏,卷15记宫中各种宴请,卷16记帝王巡幸,卷17记各宫各殿的位置、用途,卷18记西苑宫殿等,这些都是清代宫廷和建筑的直接资料,与是书所载的清宫春联、进贡物品单、状元谢表格式等均可作为研究清宫室生活和礼仪规制的参考。是书取材谨严,不发议论,不采小说家言。间或采用一些传说,态度也很审慎。但其引用资料不标明出处。是书只有清光绪年间一种刻本,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根据此本校点,出版排印本。目前只有十七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