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
作者:梁思成
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 “祖国的建筑”,包含《中国古代建筑史》(六稿)绪论、中国建筑的特征等内容,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伟大传统。第二部分 “建筑创作中的重要问题”,探讨了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建筑的民族形式等问题,涉及建筑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为 “随笔”,收录了《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等文章,以轻松的笔调分享了关于建筑的思考。第四部分 “北平文物”,有《北京 —— 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等,关注北京的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
梁思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是搜集自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合集,是作者叶芝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作为叶芝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一部饱含着诗人激情整理出的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全书笔法自由轻松至极,行文充满想象力,张扬一种神秘的美感以及对淳朴思想的热爱。
单身女子公寓
服部和子在下午四点左右离开公司。这天是星期六,所以比平时提早一个钟头半就下班。尽管提早下班,和子并不特别高兴,因为既没有约会的人,也没有想要看的东西。提早下班反而让她感到忧郁。她任职的公司是机械商行,她在那里打了十年字,年龄是三十二岁。这个年纪与年轻男性交往已提不起劲了,而在一个地方待了十年的她,对男性同事也早就失去了吸引力。现在居住的地方是公营的独身宿舍式公寓,在搬入这里以前,曾换过好几处公寓。两年前才达到居住者资格的收入而提出申请,很幸运地在去年抽到签,终于如愿以偿。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道德真经广圣义节略。原题《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按此书卷首《外传》及正文内容,系据唐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加以节略改编而成。改编者不知为谁,今暂据内容报定经名。其徐卷题均依原《道藏》不变。日人武内义雄疑其为后蜀乔讽所撰《老子疏节解》(见《老子 の研究》)。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其卷前有《道德真经疏外传》,开 列当时所流传的注疏六十余家,录自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 义》序。其注广引古籍,注释本义,申明唐玄宗注疏之义。
四时田园杂兴
宋组诗。七绝。范成大作。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诗前小序云:“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兴》。”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与“冬日”五组,各十二首。组诗结合作者观感,从多方面表现南宋江南农家的生活,诸如自然环境、节令气候、风情民俗、耕耘稼穑以及悲欢离合,均有真切生动的再现。如歌咏田园风光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描述农民辛勤劳动的:“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鞭挞繁重赋税的:“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这些诗继承了陶渊明、王维、储光羲的传统,却无闲适冲淡之风,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这便与历来以山水田园寄寓隐逸思想者迥然不同。组诗兼用赋、比、兴表现手法,意境活泼自然,风格明快,语言平实,给人以清新之感,是诗人代表作品。清王载南总评《四时田园杂兴》曰:“纤悉毕登,鄙俚尽录,曲尽田家况味。”(《柳亭诗话》)钱钟书指出:“他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不但是他的最传诵、最有影响的诗篇,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并评论说:“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根据他的亲切的观感,把一年四季的农村劳动和生活鲜明地刻画出一个比较完全的面貌。”(《宋诗选注》)
三身梵赞
一卷,宋法贤译。纯梵语,无华言。
大般涅槃经后分
亦称《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大般涅槃经后译》、《涅槃经后分》、《阇维分》。佛教经典。唐若那跋陀罗译。二卷。其情节紧接《大般涅槃经》,主要叙述释迦牟尼临终遗教及火化、分舍利等事项。译出后即与大本合部流行(编为第四十一、四十二卷),亦单本别行。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