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则[标点本]
作者:陈骙![文则[标点本]](/d/file/books/9649544fb677e54f20b1512d439f25f1.jpg)
宋代陈骙著。王利器 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陈骙字叔进,临海(今属浙江)人。绍兴时中进士第一。宁宗时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所著《文则》现存最早版本有元代至正十九年(1359)陶宗仪刻本。分上下两卷。以常见的几部古书为基本材料,经过比较分析,归纳成系统的十章六十二条,系随笔性质。作者写书的目的,是探讨作文的法则。论述的内容包括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技巧、修辞和语法的关系、文体及其风格等内容。提出了“浅俗”和“贵简”的修辞原则,反对用古语来说今事。论及助词在修辞上的作用“犹礼之有傧,乐之有相”。论述的重点,一是修辞技巧,归纳出“蓄意”、“曲折”、“对偶”、“倒语”、“疑辞”、“取喻”、“援引”、“重复”、“答问”、“继踵”(层递)、“练句”、“同目”(反复)、“交错”(复辞)、“用一类字”、“上下相接”、“上下同曰”等二十多种修辞格。二是文体及其风格,认为很多文体均源于古代经典著作,可分为“载事之文”和“载言之文”两大类型,概括为八体:“一曰命,婉而当;二曰誓,谨而严;三曰盟,约而信;四曰祷,切而悫;五曰谏,和而直;六曰让,辩而正;七曰书,达而法;八曰对,美而敏。”论述每一问题时,既有理论,又有例证,而且创造了专门的术语。该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猜你喜欢的书
简单的谋杀艺术
该书是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家钱德勒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所收录的八个短篇作品曾发表于美国通俗小说杂志Pulps上,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在小说形式、结构方面非凡的驾驭能力。另外,书中另有一篇作者的论述文章,对侦探小说和文学作品的联系和区别、侦探小说的特征、侦探小说史上知名作者作品均有精妙见解。
烛烬
空寂的庄园,主人老将军迎来了一位罕见的访客,一位曾与他金兰之交的故友。 昏暗的客厅里,将军与访客秉烛对坐,彻夜长谈,怀念将军逝去多年的妻子,审判一段由爱情及友情、忠贞和背叛交织的三角关系。混乱与骚动在年已迟暮的两位故友心灵深处涌流,情欲与仇恨的余烬不断闷烧。 在扣人心弦的激烈争辩中,马洛伊用沉郁如挽歌的文字怀念逝去的帝国时代,还有随之消逝的贵族品德和君子情谊。奥匈帝国面临衰亡时的哀伤,以及世界秩序坍塌时人们传统道德的动摇,在字里行间纤毫毕现。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九真明科》,又名《玄都九真明科》。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敦煌道经P2459抄本已引此经。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包括两篇。其一为《太上九真明科》,分上中下三品,言传授上清经法之科仪戒律。其二为赞颂四章,即〈太帝君谒大有妙赞〉、〈天帝君赞〉、〈太微天帝君诵〉、〈后圣金阙帝君诵〉,分别综述《大有妙经》要旨,赞颂其妙谛。以上两篇原载于《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一书,后人从该经中析出单为一卷。
太清导引养生经
古代气功养生术书。作者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著录。论述行气导引的养生方法。列叙赤松子、宁先生、彭祖、王子乔等人之导引法以及虾蟆行气法、龟鳖行气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运用一些呼吸运动形式强身治病。指出:“行气者,则可以补于里。导引者,则可以治于四肢。”导引可以使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能精诚勤习,则骨节坚强,以愈百病。更有导引思气法,运用六气(呵、呬、呼、嘘、吹、嘻)兼治五脏五官。收入《道藏》第五百六十八册。
说岳全传
小说。钱彩编次,金丰增订。全称《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作者根据前代民间传说、杂剧、小说进行再创造而成。从岳飞的出生、学艺写起,记叙他抗击金兵、屈死风波亭的一生经历,还写其子岳云继承遗志,终于直捣黄龙,完成抗金扶宋的大业。作者歌颂了岳飞的爱国热情,揭露了统治者卖国求利、屈膝投降的丑恶嘴脸。作者目的在于借南宋史实悼念明末爱国将士,谴责汉奸外寇,同时也宣扬了忠孝等封建伦理道德。作品较成功地塑造了岳飞、牛皋、宗泽、梁红玉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浓笔重墨,性格鲜明,充满了传奇色彩。
鬼谷子
署名鬼谷先生撰。全书共17篇,分上、中、下3卷。主要论述纵横捭阖之术,游说人主所必备的言谈技巧,以及“揣”“摩”“权”“谋”的策略。强调游说之术,贵在适时,重在知己知彼,旨在通过言语打动人心,说服对方。其中关键在于主体与客体双边活动的和谐。认为,作为游说主体,除要重视自身的技巧、道德、才学等方面的修养外,还须善于审时度势、审己度人,全面了解游说对象的才干、性格、好恶、修养、学识、品弟及其疑虑与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以期获得对方信任,使其倾听相赖,言听计从,达到预期目的。透过全书机巧、诡诈之辞,这部旷世奇书实际包含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思想。现存于世的有正统道藏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汉书·艺文志》无著录;《隋书》列为纵横家;《唐书》以为苏秦之书;《通志·艺文略》引皇甫谧注以为楚人著作。近人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断为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