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则[标点本]

作者:陈骙
文则[标点本]

宋代陈骙著。王利器 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陈骙字叔进,临海(今属浙江)人。绍兴时中进士第一。宁宗时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所著《文则》现存最早版本有元代至正十九年(1359)陶宗仪刻本。分上下两卷。以常见的几部古书为基本材料,经过比较分析,归纳成系统的十章六十二条,系随笔性质。作者写书的目的,是探讨作文的法则。论述的内容包括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技巧、修辞和语法的关系、文体及其风格等内容。提出了“浅俗”和“贵简”的修辞原则,反对用古语来说今事。论及助词在修辞上的作用“犹礼之有傧,乐之有相”。论述的重点,一是修辞技巧,归纳出“蓄意”、“曲折”、“对偶”、“倒语”、“疑辞”、“取喻”、“援引”、“重复”、“答问”、“继踵”(层递)、“练句”、“同目”(反复)、“交错”(复辞)、“用一类字”、“上下相接”、“上下同曰”等二十多种修辞格。二是文体及其风格,认为很多文体均源于古代经典著作,可分为“载事之文”和“载言之文”两大类型,概括为八体:“一曰命,婉而当;二曰誓,谨而严;三曰盟,约而信;四曰祷,切而悫;五曰谏,和而直;六曰让,辩而正;七曰书,达而法;八曰对,美而敏。”论述每一问题时,既有理论,又有例证,而且创造了专门的术语。该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陈骙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八月之光

八月之光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1932年出版。包括两个故事。农村姑娘莉娜·格劳夫与洛卡斯·柏奇相爱而受孕,到杰弗生镇来找柏奇,天真地指望和他结婚。她在镇里遇见老实厚道的青年工人拜伦·班奇。班奇了解到莉娜的遭遇,把她暂时安顿下来,然后设法找到了柏奇。不料柏奇又丢下莉娜逃走。班奇看到已经分娩的莉娜,不禁爱上了她。一个月以后,两个人搭上马车,离开了杰弗生。这是一个结局光明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厌恶资本主义文明、“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此相对立的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残忍而又悲惨的故事。就在莉娜到杰弗生镇来寻找情人的8月, 流浪汉乔·克里斯麦斯杀死了他的情人,白人老小姐勃登,然后放火灭迹,逃跑途中被人抓住给打死。原来克里斯麦斯是个私生子,而且血管里流着黑人的血液。他出生后不久就被憎恶黑人的外祖父弃置在保育院的大门前。他5岁的时候偶然窥见女厨师的隐私,因此被诬告为黑白混血儿而被赶出保育院。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了流浪生活,犯下一系列罪行。克里斯麦斯不幸而罪恶的一生本来是种族主义造成的恶果,但福克纳迴避了社会原因,而单纯从生理遗传方面去寻找犯罪的根由。他认为克里斯麦斯的血液里遗传有野蛮残暴的基因,他的命运是注定了的。

同文算指

同文算指

十卷。由明代在华耶稣会士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编译。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613),第二年刊行。此书主要依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明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编译而成,汇中西算术于一编。此书介绍了西方的算术知识,引进比我国固有的“筹算”和“珠算”更为便捷的西洋笔算法。还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所缺少的象“以减试加”、“以除试乘”等“验算”方法。它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诊验医方歌括

诊验医方歌括

清代坐啸山人著,成书于1644-1911年间 。坐啸山人,生平履历不详。该书以歌谣的形式,将中医的诊疗经验和医方融为一体,便于读者记忆和实践。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医诊断的各个方面,如望闻问切四诊法、脉诊和舌诊等,还总结了大量经过临床验证的方剂和针灸疗法。书籍内容分为诊断和治疗两部分,在诊断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各种诊断方法判断病机及其所在部位;治疗部分则汇集了众多名医的临床经验,提供了方剂和针灸疗法的介绍。作者用简练的文字,使得这些疗法易于在实践中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好管闲事的人

好管闲事的人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7月初版。收《好管闲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喽罗》、《怯汉》、《卒伍》、《爹爹》等短篇小说7篇。本集中的作品一类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其中《或人的太太》用第三人称的手法,描写北京城中一位太太“同时爱这个也爱那个”的变态心理。《焕乎先生》记叙一位靠卖文为生的青年作家在纷乱的旧社会里,始终“为一种不可知的命运”所支配的悲剧。《好管闲事的人》描写都市中上层阶级空虚无聊的心态。小说写到《银光画报》的少年编辑从来稿中偶然发现一张少女照片,经理认为“这相像一个我熟的人”,就随手取走。少年编辑怀疑这相片与经理有“秘密”,竟不惜化了两周时间去侦破。最后,当他得知经理根本不认识这相片上的少女时,他自己也“觉得无聊起来”。另一类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其中《喽罗》和《卒伍》带有自叙传的性质。前者记叙“我”小时候被山大王掳上山去,在喽罗中度过5个月“自由自在”的难忘生活。后者描写母亲因家中生活艰难,就在“我”(沈岳焕)13岁半那年,不得不含泪让“我穿上不相称的又长又大的灰布衣服”到辰州去当兵,从此踏上“到外面来猎食”的人生之路。

聂隐娘

聂隐娘

唐代传奇小说。裴铏撰。原为《传奇》中的1篇。《太平广记》卷194采入。托名段成式《剑侠传》也收入本篇。《古今说海》本不署撰人。《无一是斋丛抄》本题唐段成式撰。《绿窗女史》题唐郑文宝撰,皆属误题。《旧小说》、《唐人小说》均选收本篇。故事叙述唐魏博大将聂锋女隐娘10岁时被老尼窃去,授以剑术。5年学成回家,能在白日飞剑刺人于都市,又自择磨镜少年为夫。聂锋死后,魏帅以隐娘夫妇为左右吏。元和年间,魏帅命隐娘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刘昌裔预知此事,命人迎接隐娘,以诚相待。隐娘感动,叛魏留许,为刘昌裔斗杀魏帅所派刺客精精儿,智退空空儿。后来隐娘又归隐于江湖。隐娘的形象是女剑侠的形象。她有不寻常的剑术和智慧,又有不寻常的思想观念。不以亲情为重,不计较门第自己择婿,游戏人间的态度使她明显不同于俗人。本篇情节的引人入胜也对后世武侠小说产生过重大影响。宋人话本《西山聂隐娘》(已佚)、清人尤侗《黑白卫》传奇剧也取材于本篇。

唯识二十颂讲记

唯识二十颂讲记

唯识二十颂,是大乘唯识宗所依的一部论典。要讲此二十颂,先要介绍这本书的作者、译者、译本,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内容纲要。同时,还要略述一下此宗的学统。 在我国,唯识宗是大乘八宗之一,为法相宗的异名。法相宗又名普为乘教宗、应理圆实宗、慈恩宗。由决判诸法体性相状故,名为法相宗。由明万法唯识的妙理故,名为唯识宗。由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故,名普为乘教宗。由所谈的义理,均为圆满真实故,名应理圆实宗。由大唐慈恩寺玄奘、窥基二师所弘传故,名慈恩宗。而此宗的学统,是传自印度的瑜伽行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