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數術略

(一)天文q7p中华典藏网

《泰壹雜子星》二十八卷。q7p中华典藏网

王先謙曰:“泰壹,星名,即太一也。見《天文志》。雜子星者,蓋此書雜記諸星,以太一冠之,猶下雜變星,以五殘冠之也。”q7p中华典藏网

按:《兵書略》陰陽家有《泰壹兵法》一卷,亦以太一冠之。q7p中华典藏网

《五殘雜變星》二十一卷。q7p中华典藏网

顔師古曰:“五殘,星名也。見《天文志》。”q7p中华典藏网

《黄帝雜子氣》三十三篇。q7p中华典藏网

沈欽韓曰:“《御覽》八百七十八引《黄帝占軍氣訣》曰:‘攻城有虹,欲敗之應。’《晉書·天文志》:‘黄帝創受河圖,始明休咎,故其星傳,尚有爲焉。’”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隋志》天文家有《天文占氣書》一卷,《候雲氣》一卷,梁有《雜望氣經》八卷,《候氣占》一卷,皆是類之書,亦或是書之殘賸。”q7p中华典藏网

《常從日月星氣》二十一卷。q7p中华典藏网

顔師古曰:“常從,人姓名也。老子師之。”q7p中华典藏网

按:或作常樅,見《文子》及《説苑》;亦或作商容,見《淮南子》。q7p中华典藏网

《皇公雜子星》二十二卷。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古天文家有此皇公一家之學,亦有徒衆傳其書,故曰皇公雜子。”q7p中华典藏网

《淮南雜子星》十九卷。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淮南之有是書,猶漢末劉表之有《荆州占》。皆欲以天文休咎,冀非分之望。本傳言外書甚衆,蓋不止三十三篇。此十九卷,亦外書之屬歟?”q7p中华典藏网

按:淮南王劉安有《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見《諸子略》雜家;有《淮南王賦》八十二篇,見《詩賦略》。q7p中华典藏网

《泰壹雜子雲雨》三十四卷。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泰壹雜子旣有《星占》二十八卷,又有《雲雨占》三十四卷。《開元占經》所載《雲雨占》,容有或出於是書者。”q7p中华典藏网

《國章觀霓雲雨》三十四卷。q7p中华典藏网

王先謙曰:“國章,人姓名。國姓出鄭國僑之後,亦云齊國氏之後,見《元和姓纂》。”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國章疑是人姓名,國章觀又似宫觀名,不可得而詳矣。”q7p中华典藏网

按:王説是也。觀字應作觀測解,謂觀測霓虹雲雨以占吉凶也。q7p中华典藏网

《泰階六符》一卷。q7p中华典藏网

李奇曰:“三台謂之泰階。兩兩成體,三台故六。觀色以知吉凶,故曰符。”q7p中华典藏网

沈欽韓曰:“《東方朔傳》:‘願陳《泰階六符》。’應劭以爲黄帝書。《郎顗傳》注引《黄帝泰階六符經》,《御覽》休徵部亦引之。”q7p中华典藏网

按:此書作者,蓋亦託之黄帝,故原名有經字。漢志則用省稱。q7p中华典藏网

《金度玉衡漢五星客流出入》八篇。q7p中华典藏网

王先謙曰:“《律歷志》:度,其法用銅,故曰金度。斗杓爲玉衡。詳《律歷》、《天文志》。《御覽》八百七十五引《京氏易》、《五星占志》,凡漢代事,以漢統之五星,或爲客,或爲流及出入,皆有占也。”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此言五星客流出入者,謂五星及客星流星出入於金度玉衡之間,度衡似即璇璣玉衡。”q7p中华典藏网

顧實曰:“五星,歲星即木星,熒惑即火星,太白即金星,辰星即水星,塡星即土星也。”q7p中华典藏网

全祖望曰:“自孔子作《易》,始以幽贊神明,闡蓍之德,而即大衍之策,極其圓神之用。蓍之顯於古也,蓋自孔子始也。”又曰:“蓍學旣盛,學遂失不傳。”q7p中华典藏网

按:《史記·策列傳》褚先生曰:“聞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傳》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其叢生滿百莖。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滿百莖長丈者。取八十莖以上,蓍長八尺,即難得也。”從知可用之蓍,最不易得。後世非惟卜廢,並蓍筮亦改爲錢卜矣。q7p中华典藏网

《周易》三十八卷。q7p中华典藏网

顧實曰:“《六藝略》有《易經》十二篇,此蓍家復有《周易》三十八卷,明其書不同也。《晉書·束皙傳》言‘汲冢得《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易繇》《陰陽卦》二篇,與《周易》略同,《繇辭》則異。卦下經一篇,似《説卦》而異’。由是言之,則古蓋《繇辭》别爲一書。故《左氏傳》引《易繇辭》亦多不在今存《易》中,或當在此蓍家之《周易》三十八卷中歟?”q7p中华典藏网

桑穀共生,太戊以興。雊雉登鼎,武丁爲宗。q7p中华典藏网

顔師古曰:“説在《郊祀》、《五行志》。”q7p中华典藏网

然惑者不稽諸躬,而忌訞之見。是以詩刺“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傷其舍本而憂末,不能勝凶咎也。q7p中华典藏网

顔師古曰:“《小雅·正月》之詩也。故老,元老也。訊,問也。言不能修德以禳災,但問元老以占夢之吉凶。”q7p中华典藏网

按:《正月》之詩,大夫刺幽王也。鄭《箋》解此二句云:“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問政事,但問占夢;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從知其時朝政頽敝,君臣相見之際,不論政之得失,但訊夢之吉凶。舍人事天,上行下效矣。q7p中华典藏网

(六)形法q7p中华典藏网

《山海經》十三篇。q7p中华典藏网

胡應麟曰:“《山海經》,古今語怪之祖。劉歆謂夏后、伯翳撰;無論其事,即其文與《典》、《謨》、《禹貢》迥不類也。余嘗疑戰國好奇之士,本《穆天子傳》之文與事而侈大博極之;雜傅以汲冢《紀年》之異聞,《周書·王會》之詭物,《離騷》、《天問》之遐旨,《南華》、《鄭圃》之寓言,以成此書。而其敘述高簡,詞義淳質,名號倬詭,絶自成家。故雖本薈萃諸書,而讀之反若諸書之取證乎此者,而實弗然也。《穆天子傳》至晉始出,而此書漢世獨完,緣是前代文人,率未能定其先後。”q7p中华典藏网

梁啓超曰:“夏、殷以前不能有此類卷帙繁重之書,此殆可以常理推定者。但如杜佑、朱子輩,指爲全屬漢以後人杜撰,則殊不然。比者,殷墟契文出土,而書中“王亥”、“僕牛”諸文,更得一鑿證(見王國維著《殷卜辭中所見先王先公考》)。益可見此書價值矣。至書中所見秦漢郡名,則出於附益,古籍多然,不獨此書矣。”q7p中华典藏网

按:《史記·大宛列傳》有云:“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可知《山海經》自是秦漢以前古籍。其中事物,多爲上世傳説,至戰國時,始著之竹帛耳。若劉歆(後改名秀)所上《山海經敘錄》,王充《論衡·談天篇》,趙曄《吳越春秋》,皆云禹益作《山海經》,則揚之過高,失其實矣。蓋原書本簡,後人附益之辭爲多。其中後出郡縣之名不少,皆附益者所羼,非本文所有,《顔氏家訓·書證篇》言之明矣。其書篇題,以《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海外經》、《海内經》、《大荒經》標目,以明其就宇内四方地形而爲書,故《漢志》列諸形法之首。《隋志》著錄於史部地理之前,則視爲最早之地理書矣。q7p中华典藏网

《國朝》七卷。q7p中华典藏网

沈欽韓曰:“《隋志》:‘劉向略言地域,丞相張禹使屬朱貢,條記風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國朝者,疑此是也。”q7p中华典藏网

《宫宅地形》二十卷。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論衡》數引圖宅術,又引圖墓書,又引葬歷,則漢時亦有相墓之書。《隋書·經籍志》五行家有《宅吉凶論》、《相宅圖》,《唐志》有《五姓宅經》,《崇文總目》有淮南王《見機八宅經》,及今相傳《黄帝宅經》,大抵皆祖述于是書。而相墓之術,王仲任言之鑿鑿,意亦在是書也。”q7p中华典藏网

按:《漢志》著錄之《宫宅地形》,本謂廬舍之建造也。《詩·大雅·公劉篇》所謂“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即斯術之濫觴。至於辨方位,審燥濕,皆營造之事所宜講求者,故爲書至二十卷之多,此乃世俗所謂陽宅也。由生前宫宅地形,而漸及於死後窀穸之地形,則相墓之説起,變而爲風水吉凶之説,遂成陰陽家欺世惑衆之具,相率棄實崇虚,舍人而事天矣。q7p中华典藏网

《相人》二十四卷。q7p中华典藏网

錢大昭曰:“《荀子·非相篇》楊《注》:‘相,視也。視其骨狀以知吉凶貴賤。’《春秋傳》曰:‘公孫敖聞其能相人。’《隋志》有《相書》四十六卷。”q7p中华典藏网

按:相人之法,起源甚早。孟子所言:“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見《孟子·離婁》上)此則辨人善惡最簡易之法也。蓋有諸内則形諸外,目爲人之精神所注,藏于心者正,則眸子朗明;不正,則眸子昏暗。此可由外以知内者也。其次,窺其行動與習性,亦可知其人之始終。孔子嘗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見《論語·爲政篇》)即是此意。他如《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篇》舉出觀人之術有六:一曰觀誠,二曰考志,三曰視中,四曰觀色,五曰觀隱,六曰揆德。言之尤爲深切著明。大抵古初相人之法,語其大者,不外乎此。至于視其骨狀以知吉凶貴賤,則又在其後矣。戰國時其説盛行,而荀卿闢之曰:“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顔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見《荀子·非相篇》)楊倞注末二句云:“再三言者,深非之也。”荀卿雖痛斥之,而其説未絶。至漢王充,以人生而有定形,於是彊弱壽夭之數定焉。深信骨相之説,爲不可易,作《骨相篇》以張之。證論甚詳,載於《論衡》,自漢以下言相人者皆宗之。《隋志》五行家著錄此類書,自《相書》四十六卷外,尚有《相經》、《相經要錄》、《相書》、《雜相書》、《相書圖》、《相手板經》之屬甚多,可覘其術之日出日繁也。q7p中华典藏网

《相寶劍刀》二十卷。q7p中华典藏网

沈欽韓曰:“《越絶》:‘客有能相劍者薛燭。’《吕覽·别類篇》:‘相劍者曰:白所以爲堅也,黄所以爲牣也。黄白雜則堅且牣,良劍也。’梁陶宏景作《刀劍錄》。”q7p中华典藏网

姚振宗曰:“《七錄》載《相寶劍經》二卷,似即此書之佚存者。《志序》言舉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吉凶,此書是已。”q7p中华典藏网

《相六畜》三十八卷。q7p中华典藏网

楊樹達曰:“《莊子·徐無鬼篇》記徐無鬼見魏武侯,語之以相狗相馬。而《荀子》云:‘曾不如相雞狗之足以爲名也。’《魏志·夏侯泰初傳》注:‘漢世有《鷹經》、《牛經》、《馬經》。’《鷹經》、《牛經》、《馬經》,正《相六畜》一類書也。”q7p中华典藏网

按:《隋志》五行家著錄《相馬經》一卷。又云:“梁有伯樂《相馬經》,闕中《銅馬法》,周穆王《八馬圖》,齊侯大夫甯戚《相牛經》,王良《相牛經》,淮南八公《相鵠經》,高堂隆《相牛經》,浮丘公《相鶴書》、《相鴨經》、《相雞經》、《相鵝經》各二卷,亡。”蓋散之則各自成帙,合之則總爲一編。其在漢時,殆悉納之此三十八卷中矣。q7p中华典藏网

右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q7p中华典藏网

按:今計家數卷數悉合。q7p中华典藏网

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徵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微之獨異也。q7p中华典藏网

姚明煇曰:“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即相地相宅。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即相人相物。形,相之也。黄鐘管長,其聲濁;應鐘管短,其聲清。十二律管有長短,聲有清濁;以今物理學言之,震動數多,則聲清,少則濁,自然之理也。以今堪輿家風水書言之,論形必大舉九州之勢而立城郭室舍,則所重在氣。氣有來龍,有過脈,有止處。氣者,陰陽五行之氣;形則山峙水流之形也。”q7p中华典藏网

凡數術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q7p中华典藏网

朱一新曰:“上文僅有百九家,十字當衍。”q7p中华典藏网

姚明煇曰:“如目,實二千五百五十卷,又八具。”q7p中华典藏网

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史官之廢久矣,其書旣不能具,雖有其書而無其人。《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q7p中华典藏网

顔師古曰:“《下繫》之辭也。言道由人行。”q7p中华典藏网

春秋時,魯有梓愼,鄭有裨竈,晉有卜偃,宋有子韋。六國時,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漢有唐都,庶得麤觕。蓋有因而成易,無因而成難。故因舊書以序數術爲六種。q7p中华典藏网

顧實曰:“此明數術之學,出於古史。則今之江湖醫卜星相之流,皆其苗裔也。然其授受,比諸古史世傳,則又迥異也。梓愼(襄十五年)、裨竈(襄二十八年)、卜偃(閔元年),見《左傳》。子韋見前陰陽家,甘公、石申夫詳《天文志》,唐都詳《律曆志》。q7p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