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作者:梁启超
近代梁启超著。梁启超(1873~1929),近代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二十四年(1898)入京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博通经史,又善于吸取西方思想和学说,在当时曾影响了一代青年。生平长于史学,尤长于学术文化史的研究。著作尚有《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等多种,后汇编为《饮冰室合集》。该书共包括《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清代经学之建设》、《清初史学之建设》、《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实践实用主义》、《科学之曙光》、《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等16篇。又附表多种。此书主要论述明末至民国初年近300年间的中国学术思想及其变迁。其中《反动与先驱》、《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等节,概括了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舍空谈,而趋实践的经世治用之学;由厌倦主观冥想,到倾向于客观考察;是对宋元明三朝道学的批判,和开辟未来新时代的先驱。此后又发展为乾隆嘉庆时期脱离时政的考据学,又发展成为道光咸丰以至晚清以变法维新、经世治用、托古改制为特点的近代今文经学。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等书中,比较
章节列表
升序↑- 提要
- 序言
- 目 录
- 一 反动与先驱
-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
-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黄梨洲 附:孙夏峰,李二曲,余姚王学家,李穆堂
-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顾亭林 阎百诗 附:胡朏明 万充宗
- 七 两畸儒——王船山 朱舜水
- 八 清初史学之建设——万季野 全谢山 附:初期史学家及地理学家
- 九 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张杨园 陆桴亭 陆稼书 王白田 附:其他
- 十 实践实用主义——颜习斋 李恕谷 附:王昆绳 程绵庄 恽皋闻 戴子高
- 十一 科学之曙光——王寅旭 梅定九 陈资斋 附:其他
- 十二 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 十三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经学 小学及音韵学
- 十四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 辨伪书 辑佚书
- 十五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史学 方志学 地理学及谱牒学
- 十六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
梁启超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凌沧草
诗文集,明王应斗撰,该集子题材丰富多样,涵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如描绘了明朝末年战乱频仍下百姓的流离失所、社会的动荡不安,也有对政治腐败的批判;还饱含个人情感的抒发,既有对故乡山水的深情眷恋,借景抒情之作展现出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向往,也有对人生坎坷遭遇的感慨,在仕途不顺、历经磨难后发出的无奈与愤懑之叹,还有对亲友的思念牵挂等细腻情感;同时不乏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品评,以史为鉴,表达对历史的独特见解与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才学与思想深度,艺术风格上兼具慷慨激昂和清新自然之姿,语言简洁明快且用典精当,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老古董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民国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本书为唐鲁孙作品集的第五册。本书专讲掌故轶闻,作者对满族清宫大内的事物如数家珍,而大半是亲身的经历,所以把来龙去脉说的详详细细,本书有历史、古物、民俗、掌故、趣味等多方面的价值,更能引起中老年人的无穷回忆,增进青年人的知识。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又名 《中西医判》、《中西医学入门》。医经类著作。清唐宗海(约1862—1918,一说1851—1908) 撰。二卷。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早年学文,后攻医。为早期汇通中西医代表人物之一。唐氏认为中西医各有长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唐氏从保存中医愿望出发,力图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著有《本草问答》、《血证论》、《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等。是书初刊于光绪十八年 (1892) 。上卷记有人身阴阳、五脏所生、五脏所属、五脏所藏、五脏所主、脏腑所合、脏腑之官、五脏九窍、男女天癸、血气所生、营卫生会、五运六气、经气主治、十二经脉等篇。下卷列全体总论、五脏所伤、五脏所恶、脏腑为病、诸病所属、四时所病、脏腑通治、望形察色、闻音别症、问察病委、诊脉精要、审证处方、气味阴阳、性味宜忌、七方十剂等篇。全书论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并以中西医理论对《内经》进行注释阐发。虽有穿凿附会之处,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一九四五年中西汇通医书单行本。陈先赋《唐宗海生卒著述考》(《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3.2) 可供参考。
丹阳真人直言
丹阳真人直言,金朝马钰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篇乃全真大师马丹阳在龙门山集会上为弟子讲道之言论,由其弟子记录整理成书。书中论述修道宗旨及修道者应注意事项,其要点有二。第一,修道须靠自己用力,别人代替不得。每日坐卧行住都是行道,「但能澄心遣欲,便是神仙」。第二,修道须养气全神。神全气固则法身轻举,永为神仙。
天凑巧
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罗浮散客又有小说《贪欣误》六回,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据书中内容判断,作者是明末人,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天凑巧》或误作《天然巧》,拟话本小说集,每卷演一回故事,共三个故事。第一回 《佘尔陈》,述吴中秀才佘尔陈恋妓小娟,欲以千金赎娶之,不料委托办事的社友江公子却借机将小娟骗走,后几番周折二人得完聚。第二回《陈都宪》,写一个又穷又蠢笨非常的读书人陈都宪,阴差阳错在科场上连中登第,后官至都御史的荒唐故事。第三回 《曲云仙》,写身有武技的女子曲云仙故事。小说对当时社会黑暗多有揭露,如第一回和第三回江公子、方公子骗夺人妻的丑行,第三回中方游击利用军权贪污自肥的故事。尤其是第二回陈都宪莫名其妙发迹的经历,在“天凑巧”的故事背后,深刻地讽刺了封建社会取士用人制度上的荒唐。该书原不知几卷,今存的清初刊本只存三卷。
陆倕诗集
陆倕的诗词全集共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