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古典精神
作者:李长之
本书收集了李长之1933—1942年期间6篇著译(另有一篇附录,是《五十年来德国之学术》的书评),1942年8月16日编次,1943年9月东方书社印行。6篇文章虽长短不一、译述参半,却也有内在联系:第一篇介绍德国古典主义的建立者、为歌德所向往的温克耳曼,第二篇是对席勒影响很大的康德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出的人性的优美与尊严性是德国古典精神的一个基石。接下来两篇是关于古典精神的两大领袖歌德和席勒的。有关席勒的论文的作者是宏保耳特(通译洪堡),第五篇就是关于宏保耳特的介绍。由于宏保耳特太严肃了,就殿之以热狂的诗人薛德林(通译荷尔德林)。这样的编排,在历史的顺序中兼顾了精神的节奏,成为第一部评介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完整著作。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乾隆历阳典录
安徽地方志。清陈廷桂纂修。三十四卷。廷桂字子犀,号梦湖,晚号花谷老人,安徽历阳(今和县)人。乾隆举人,官至京兆尹。著有《尚书古今文考证》等。廷桂少时屡阅乡邦《和州志》,见其多有谬误或纪事未详,即删伪订陋补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成是书。约三十万字。卷首有纪昀等八序,凡例十二则及采摭书目。正文分沿革、郡邑、山川、古迹、职官、人物、史事、诗话、杂缀、艺文十门。门下分列女、书目、状、表、序、记、诗等十九目。为历阳最有系统的私撰志书。纪昀称其“考据博雅, 辨论精严”。参考文献达五百余种。首叙疆域,详考历代统属关系。详记天门、褒禅、八公、乌江等名山大川二百余,并搜集李白《望天门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等历代名人诗文甚多。古迹载城、关、庙宇,并详考历代名人旧居之亭、堂、阁、庵等,载有项羽墓并附有关歌咏诗词。艺文载有记、书、祭文、诔、祈雨文、诗、词等各种体裁之文。其中收有李白、韩愈、白居易等人诗文。于了解该地史地、经济、人文等有文献价值。有嘉庆二十三年(1791)刻本,同治六年(1867)重刻本,光绪十二年(1886)重印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杨家将演义
讲史小说。原名《北宋志传》。传为明人熊大木作。共五十回。内容多采取民间传说,集中描写杨家几代人抗击辽、夏的故事,歌颂他们世代忠良、英勇无敌、为国家建立了丰功伟绩。其中对杨门女将的描写最为生动。作品语言通俗朴素,生动活泼,但结构不够严谨,情节亦有不合理之处,后五回中的封建说教和迷信成分较多,是作品明显的缺点。
我们的力量
自从1923年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工人运动能否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有没有能力解放旧中国,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引起了疑问,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也否认中国工人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针对这种情况,邓中夏在文中对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和整个工人阶级的素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是因中外资产阶级的发育而发展的。亦即中外资产阶级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与中国工人阶级相连的,中国工人阶级由于受压迫,已显示出阶级觉悟和反抗精神。而这些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不能比的。该文指出,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才配做国民革命的领袖。该文第一次明确指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工人阶级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理论的有力反驳,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有很大指导意义。收入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中夏文集》。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全一卷。刘宋法颖集。又作十诵比丘尼大戒、比丘尼大戒、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律比丘尼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系自广律集出者,计有三百五十四学处。敦煌出土之六朝时代古写戒本一卷,缺首部及尾题,记载三百五十八学处,其内容与用语类似鸠摩罗什之戒本。又有自库车发现比丘尼戒本之梵本断片。大正藏载此戒本为‘刘宋法显集出’,实系法颖之误。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律部五论”之一。附三秦录,属十诵。十诵虽云即萨婆多,实与萨婆多不全同也。
大乘百福相经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文殊师利请问如来福德之量?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初禅福,二禅福,摩醯首罗福,辟支福,后身菩萨福,如来毛孔福,八十随好福,八十随相文福,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又明有二种法,生如来身,一者胜愿力,二者方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