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堂随笔

作者:王学权
重庆堂随笔

医论。清王学权撰。二卷。学权字秉衡,晚号水北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长于医术。对伤寒证治、本草药性、脉诊等问题,采摭先哲名言,抒发己见,于嘉庆十三年(1808)整理编撰成书。未及刊行而逝。后经其子永嘉辑注,其孙大昌校正,曾孙王士雄刊定,始得刊行。卷上论六气、虚劳、治案、方剂,卷下论药性并附解毒诸药、论看法。全书以随笔形式,采录有关内容,予以发挥。其中论六气、虚劳篇侧重阐发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案篇则除叙述己之验案外,尚分析其他医家之治验案例。论方剂及药性所收方二十七首,药八十七种,详述方之主治及药物功效、生药鉴定等,还论及五十三种毒品中毒及解救方法。论宗《内经》,取诸家之长,参以个人体会,通俗易懂。有《潜斋医学丛书八种》本,光绪三十一年 (1905) 上海书局石印本。

王学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柔肠一寸愁千缕

柔肠一寸愁千缕

《柔肠一寸愁千缕》是民国才女庐隐的一部散文随笔集。 庐隐的创作生涯很短,但其思辩才识相当健全,文学创作体悟非常,在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涉猎也相当广泛和深入。她提出了妇女独立获取人生价值的必要,也提出了文学对历史进步应起推动作用及革命之于文学的重要性等看法。 文如其人,《柔肠一寸愁千缕》展现出她的豪爽、朴实、倔强和她的独特的温柔。她无掩盖地暴露她的思想感情,她无顾虑地摊开矛盾、爱憎。从她作品中,可以寻到她“游戏人间”的踪迹,可以看到是怎样“玩火”,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辗轧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十种早期天师道法箓。即元命赤箓、青甲箓、赤甲箓、武甲箓、文甲箓、圣真神箓、黄图中纲箓、兼官箓、黄图赤箓、男女九十部将军箓。各种箓文格式相似,皆记述某人生辰八字,应受某位神君召。例如正月生,被太始将军召;二月生,被上始将军召;子时生,玄元始炁君召;丑时生,太始元炁君召……等等。又有「赤箓券」,「六甲六十真讳」,记载人身中五方圣人将军及六十甲子神之姓名、服色、治所、乡里等。此书盖用于召神护卫,拘制魂魄。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三卷。上卷假托元始天尊为无极真人说消灾护国之法。中下二卷假托太上老君为尹喜真人说道教经箓斋科,劝人修行天合斋法,消灾护福。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卷中述“剑州临津县”王法进修道事。考唐改始州为剑州,隋改胡原县为临津,宋省,“剑州临津县”之称当使用于唐五代时期,该经盖出自其间。

老实人

老实人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7月初版。收《自序》1篇,《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的作品,有描写边地淳厚民俗、朴素人情的《船上岸上》、《雪》,有记叙旧军队生活的《连长》,有反映旧教育制度弊端的《在私塾》等。《我的邻》描写居住在大学区附近公寓的所谓大学生们,他们白天不是唱戏就是“大正琴”独奏,晚上不是“臊骂着各式各样的娘”就是通宵达旦的打牌赌博,害得“我”这个必须靠每天写“一千字”小说的稿费度日的穷书生整日受着“无形的鞭子”的煎熬。《老实人》记叙靠卖文为生的青年作家自宽君,一日在北海公园里遇见“两个学生模样的女人”在看他写的一本书,他想听听对自己著作的“批评”,就跟踪她俩,结果被公园里的警察诬陷他来公园“捣乱”,硬把他带到警厅拘留所坐了4天牢,“这真象一种传奇一种梦!”暂缺《一件心的罪孽》

龙膏记

龙膏记

明代传奇剧本。杨珽撰。一说杨珽与王元寿合作(见《远山堂曲品》)。吕天成《曲品》著录。本事出于唐裴铏《传奇·张无颇》(亦见《太平广记》卷310)。写唐代南康书生张无颇滞留长安,问卜仙人袁大娘,袁盗宰相元载所藏御赐暖金盒相赠,并给予起死回生的玉龙膏。张旅途困顿,悬挂招牌卖药。元载女儿湘英患病,诸医无效,服下玉龙膏病情转好。张无颇被延入府中居住,因此与湘英相爱。张欲回乡探亲,临行,出暖金盒取玉龙膏付与元载。元载见盒,怀疑张与女儿有私情,遣张到括州,陷之入狱,湘英也被逼躲到侍女冰夷家。后张无颇经袁大娘救援出狱,因元载失势被抄斩,张才敢赴京应试,考中进士,经郭子仪撮合,与湘英成婚。最后袁大娘度两人成仙。今存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以影印。另有清光绪间上海飞影阁石印本。

药师瑠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药师瑠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药师瑠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一卷,日本无等题记,略云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极略药师消灾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