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堂散记
作者:许豫和许豫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爱的作为
全书论述了基督教的爱为研究对象,对基督教的“爱的隐秘生活以及它在它的果实之上的可辨性”、我们的“去爱我们所见到的人们”的义务、爱是律法之圆满、爱是良心的事情、我们的“去驻留在相互所亏欠的爱之债务中”的义务等。本书写作体现了作者作为基督教神学信仰者对基督教的批判。也体现了基督教学者对基督教的反思精神。
星槎胜览
中国古代外国地理游记。费信撰。明正统元年(1436)成书。原本前、后集2卷,后有改订本为4卷;近人冯承钧校注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费信(1388—?),字公晓,江苏太仓人,14岁时代兄为太仓卫戍军,借书习读,22岁起随郑和4次下西洋(指今印度洋),历时约23年,就所见所闻写成此书。遍历南洋西亚各国,以所闻见,约于正统元年(1436)撰成是书。约四万余字。前集所记占城、暹逻(今泰国)、爪哇(今印尼)、满刺加(马六甲)等二十二国,均为作者亲赴所见。后集所记真腊、东西竺、琉球、三岛、麻逸、苏禄、阿丹、佐法儿和天竺等十六国,多采辑前人著述及传译。
家塾教学法
《家塾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史上首部以“教学法”命名的理论著作。清代教育家唐彪博采众多书法家和文字学家的精辟言论,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指导,诸多语文教学理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此次重新整理出版,对符合当下“大语文改革”教学思想及启蒙教育理念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力求为现代儿童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维诗集
《王维诗集》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整理者以乾隆元年(1736)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前十五卷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刻本订正前人之失甚多,是王维诗文的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笺注本。此次整理,赵注的引文也尽量据原文加以校核。是为一部完备可靠的《王维诗集》校注本。
焚香记
传奇剧本。明王玉峰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下上品”,说:“王魁负桂英,做来甚恳楚。”清梁廷楠《曲话》说:“《焚香记·寄书》折,关目与《荆钗记》大段雷同:金员外潜随来东,孙汝权亦下第留京,一同也;卖登科录人寄书,承局亦寄书,二同也;同归寓所写书,同调开肆中饮酒,同私开书包,同改写休书。无之不同,当是有意剿袭而为之。”近人姚华《菉猗室曲话》说:“此本为王魁翻案而作。”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此剧“打消背约事实,使之重圆,是虽出于传奇常套,反减杀悲剧之兴味焉。”“此记关目布置、用笔疏密不得其宜,宜疏处反冗漫令人倦,宜密处反草草一过,淡然无味。”《王魁负桂英》原为一部著名悲剧,作者为替王魁翻案而改为喜剧,实是点金成铁。关目布置处处捉襟见肘,情节发展落入传奇俗套。
朝鲜王朝实录[英祖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英祖实录]。李昑(1694年—1776年),即朝鲜英祖(조선 영조),朝鲜王朝第21任君主(1724年—1776年在位)。乳名禧寿,字光叔,号养性轩。朝鲜肃宗李焞次子(加上夭折者为第四子),朝鲜景宗李昀之弟,生母为淑嫔崔氏。李昑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受封延礽君。康熙六十年(1721年)被兄长景宗立为王世弟。雍正二年(1724年)继承王位。即位后就除掉了制造“辛壬狱事”的金一镜、睦虎龙,并于雍正六年(1728年)镇压了少论和南人中的激进派所掀起的李麟佐之乱。他标榜“荡平政策”,试图通过平衡老论、少论等朋党的势力等来缓和党争,由此来强化自身的合法性与王权。乾隆二十年(1755年)颁布阐明自己正统性的《阐义昭鉴》,同时确立了老论的优势地位。然而党争并未平息,他与思悼世子李愃的矛盾也日益深化,最终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处死思悼世子,是为壬午祸变。李昑在位时期,实施了以均役法为代表的惠民政策,编纂与刊行大量书籍,朝鲜的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开创了继朝鲜世宗到成宗时期以后朝鲜王朝又一个全盛时期。李昑的在位时间和寿命均居朝鲜王朝历代君主之冠。登位五十二年之后,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三岁,庙号英宗(朝鲜高宗时改为“英祖”),谥号翼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清朝赐谥“庄顺”),葬于元陵,由王世孙李祘继位,是为正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