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医验
作者:秦昌遇猜你喜欢的书
然后在第八天
二战时,埃勒里·奎因在荒野中迷失方向,误入与世隔绝的奎南山谷。虔诚的人们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完全不知道战争的存在。然而,随着奎因的到来,平静的山谷里发生了第一件谋杀案……这是奎因的探案生涯中最匪夷所思的案件,找出凶手绝不是故事的结尾……
中西经星同异考
一卷。清梅文鼎撰。文字尔表,宣城人。与其兄文鼎皆精研历算。是编将古传隋丹子《步天歌》与利玛窦《经天该》相比较,其星座有无,恒星数目,彼此多有不合。梅氏据南怀仁《仪象志》所载星名,依 《步天歌》之次序,将中西经星之异同,分行详注其下。
中国大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著作。谢无量著。上海中华书局1918年10月初版。全书分绪论、上古文学史、中古文学史、近古文学史、近世文学史等五编。由传说中的五帝至秦为上古,汉至隋为中古,唐至明为近古,有清一代为近世。作者在《绪论》第五章《古来关于文学史之著述及本编之区分》中述其体例说:“每期各分章节。先述其时势,次及文人出处,制作优劣。附载名篇,以资取法焉。”《绪论》中还对文学的定义、文字的起源及变迁、古今文学的发展趋势、中国文学的特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作者综合了刘勰、阮元等人的观点,采用广义的文学概念,以“文学为施于文章著述之通称”。并认为,唐以前之文主骨,唐以后之文主气,风尚所趋,代有偏重。为此他从所谓精神上观察古今文学发展趋势,将中国文学分为创造文学、模拟文学、国家文学和平民文学几大类,而其最美的特质在于奇偶相生、抑扬顿挫的骈文律诗。 由于作者以广义的文学涵义为指导思想,所以该书不仅介绍诗、文、词、曲和小说戏曲,还着重探讨了某些与文学发展有关的文体或思潮。以上古时期第二章第二节《黄帝时文学及于后来之影响》为例,作者列举古今诸书所称黄帝时的文体就有:颂、铭、议、曲、诏命、道书、医书、小说、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兵家、天文、历谱、五行书、占书、神仙书。作者认为,黄帝时文字既具,诸学并可传述,“黄帝诚于文学诸体,有开创之功也”。中古文学第十七章《元嘉文学》一章中还着重介绍了范晔与史学。同时作者还注意探讨各种社会现象、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如第二编中介绍了佛教输入、儒佛相争以及魏晋老庄学派等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避免了单纯罗列文学事实的简单化倾向。 该书力求做到言出有据,广泛征引古今文人学者的有关言论为本书立论做证。并有意识地尝试借鉴西方学者对语言与文学的研究成果。作者专辟一节介绍了西方学者有关文学定义的各类观点。在《字类分析与文章法》一节中使用西方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汉字,也颇有借鉴意义。
春明外史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4年4月 12日至1929年1月24日北平《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5月出版单行本。收《后序》1篇。小说以“报人”杨杏园的恋爱史为情节主干,展示了军阀时代北京纷纭的人生画面。杨杏园旅居北京5年,仍孤身一人。后结识了妓女梨云,两人情投意合。当梨云病势沉重,被鸨母送往小屋时,杏园尽心服侍。在梨云去世后,杏园又将她当未婚妻殓葬。其后,杏园在朋友剑尘家又认识了女士冬青。从此,两人时有诗文酬作,感情日深。杏园意欲与冬青永结良缘,然冬青因身患暗疾,自知薄命,故不得不在手绢上血书“我不负君”,愿以兄妹相称,并决心促成杏园与她的女友史科莲的婚事。杏园倍感冬青的深情厚谊,良苦用心,但仍表示非冬青不娶。在杏园病危之际,冬青突然赶到,执手相对,难受万分。杏园口授七绝4首,字字血泪。他又挣扎着写了两副自挽联后,便投笔死去。冬青也哭得晕倒于地。作者在《后序》中说:“予书既成,凡予同世之人,得读予书而悦之,无论识与不识,皆引予为友,予已慰矣。”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
三卷,尊者毗舍佉造,唐义净译。摄略有部毗奈耶之偈颂。
了本生死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之同本异译经有佛说稻秆经、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佛说大乘稻秆经等。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道安撰之了本生死经序,谓本经为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四谛四信之要旨。内容包括:(一)以内缘、外缘二缘为缘起之要素。(二)开示因相缚、缘相缚。(三)归纳内缘、外缘之起,皆需待非常、不断、不躇步、种不败亡、相像非故等五事之起。(四)说十二因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