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雨集

诸证要方歌括明·东臬 徐春甫 著7gR中华典藏网

后学 男 良名 校正7gR中华典藏网

太学生 孙 本诚 书7gR中华典藏网

同郡门人 黄凤至 点校7gR中华典藏网

第一 中风门(1) 救暴厥卒倒方法歌7gR中华典藏网

卒厥南星半夏菖,木香苍术细辛甘。7gR中华典藏网

姜煎一剂调苏合,全蝎加时可散痰。7gR中华典藏网

先用半星辛角末,鼻中吹入嚏声还。7gR中华典藏网

即将前药频频灌,口噤乌梅肉最良。7gR中华典藏网

将来共捣星辛末,中指揩牙口自张。7gR中华典藏网

记取此歌能济世,何忧死去不回阳。7gR中华典藏网

发表小续命汤 十一味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滞。此方发表通经络,为疏风第一之剂。7gR中华典藏网

小续命汤参附子,防风芍药桂黄芩。7gR中华典藏网

麻黄芎杏甘防己,瘫痪诸风效若神。7gR中华典藏网

理气八味顺气散 人参顺气散 十一味。7gR中华典藏网

八味顺气四君汤,乌药青陈白芷藏。7gR中华典藏网

人参顺气甘陈术,桔芷芎麻芍朴姜。7gR中华典藏网

豁痰省风汤 五味,治中风,痰盛挟热,手足抽掣,口眼歪邪。7gR中华典藏网

省风星半与防风,甘草黄芩五样同。7gR中华典藏网

挟热有痰须此药,中风挛急始能攻。7gR中华典藏网

养血大秦艽汤 十六味,治中风,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动,舌强不能言。7gR中华典藏网

秦艽羌独石膏芩,白芷防风与细辛。7gR中华典藏网

养血荣筋无出此,八珍汤中减去参。7gR中华典藏网

理气乌药顺气散 十味,治中风,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语言蹇涩,手足不随。宜服此疏气道,后随证投以风药。7gR中华典藏网

乌药顺气并陈皮,桔梗麻黄枳壳随。7gR中华典藏网

芎草僵蚕姜枣佐,干姜火炮内温脾。7gR中华典藏网

平治愈风汤 二十七味,初觉风动顿服此药,不至倒仆。治未病之圣药也,中风证内外邪气已除,用此药行导诸经,大风毒去,荣卫调和,不复再作。7gR中华典藏网

愈风汤用大秦艽,知母柴苓桂杜麻。7gR中华典藏网

枳壳薄荷杞地骨,人参甘菊蔓荆加。7gR中华典藏网

平治羌活愈风汤 三十三味,调理诸经风证,或偏枯一肢,或半身不遂。7gR中华典藏网

羌活愈风即愈风,更加苍术茯苓同。7gR中华典藏网

朴前半夏芪防己,二地须知养血功。7gR中华典藏网

治虚大防风汤 十三味,疏风顺气,活血荣筋,又治痢后脚软不能行,名曰痢风。两脚肿痛,足胫枯小,膝大,名鹤膝,一切风痹、软风、风湿解动,惟此方最妙。7gR中华典藏网

大防风汤八物芪,附羌杜仲炒无丝。7gR中华典藏网

荣筋更有川牛膝,痢后虚风鹤膝宜。7gR中华典藏网

补虚续命煮散 十四味,治虚人中风,自汗无力,气血两虚,四肢瘈疭,二便清利,此方最宜。7gR中华典藏网

续命煮散半荆防,人参四物桂辛甘。7gR中华典藏网

葛根独活宁神远,自汗虚风实可安。7gR中华典藏网

疏里搜风顺气丸十一味。7gR中华典藏网

搜风顺气丸7gR中华典藏网

搜风顺气菟丝防,郁李车前独大黄。7gR中华典藏网

山药火麻牛膝挫,槟榔枳壳共为丸。7gR中华典藏网

第二 伤寒门太阳表实麻黄汤 四味,治太阳多汗,脉实者加入石膏,名大青龙汤。7gR中华典藏网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奇。7gR中华典藏网

恶寒发热身疼痛,一汗随瘥应手施。7gR中华典藏网

太阳表虚桂枝汤 三味,治太阳自汗加饴糖三匙,名小建中汤。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本方加升麻、葛根,名葛根汤,治太阳阳明合病,无汗恶风,身体疼痛之证。7gR中华典藏网

桂枝汤内药三般,芍药甘草一处攒。7gR中华典藏网

若把二方相合用,方名各半治伤寒。7gR中华典藏网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五味,治少阳往来寒热,心烦善呕,耳聋胁痛者。7gR中华典藏网

小柴胡汤只五般,半夏人参一处攒。7gR中华典藏网

更有黄芩与甘草,少阳和解号神方。7gR中华典藏网

解里阳明升麻葛根汤 四味,治阳明证,脉大数,头疼发热作渴,面赤口干,目痛不眠者。7gR中华典藏网

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 (2) 面赤口鼻干。阳明经可记。7gR中华典藏网

大柴胡汤 六味。7gR中华典藏网

大柴胡汤便不通,大黄枳实芍能攻。7gR中华典藏网

黄芩半夏加姜枣,表里兼之治有功。7gR中华典藏网

解表五积散 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恶寒内伤,呕吐腹胀者。7gR中华典藏网

五积散中桔梗多,麻黄枳壳二陈和。7gR中华典藏网

芎归并朴干姜桂,苍术还同芍药罗。7gR中华典藏网

解表十味芎苏散 治四时感冒,头疼发热,代麻黄汤用,亦要药也。7gR中华典藏网

十味芎苏芷葛根,二陈柴桔要相停。7gR中华典藏网

身疼羌活寒加桂,热甚黄芩按证增。7gR中华典藏网

解表十神汤 治冬时感寒,此药平稳。7gR中华典藏网

十神汤内紫苏陈,甘草川芎白芷升。7gR中华典藏网

干葛麻黄香附芍,风寒发散效如神。7gR中华典藏网

和解参苏饮 十一味,四时感冒兼内伤证,咳嗽发热头疼。7gR中华典藏网

参苏饮内二陈汤,桔梗前胡枳壳香。7gR中华典藏网

干葛枣姜煎热服,伤寒疑似最堪尝。7gR中华典藏网

和解藿香正气散 十一味,治感冒呕吐,山岚瘴气,头疼发热恶寒,似疟非疟。7gR中华典藏网

藿香正气二陈为,白芷紫苏大腹皮。7gR中华典藏网

桔梗前胡厚朴术,引加姜枣汗为奇。7gR中华典藏网

和解人参败毒散 十味,治四时感冒,疫疠通用,有汗伤风,身体疼痛,脉实恶风,口干,日晡恶寒发热。加防风、荆芥,名荆防败毒散。7gR中华典藏网

人参败毒桔芎苓,甘枳双胡二活分。7gR中华典藏网

和解八味羌活汤 解释:妙方,平和极当,胜于九味羌活汤。7gR中华典藏网

八味羌活桔防芎,枳壳柴芩白芷同。7gR中华典藏网

八味最佳于九味,当年易老未曾工。7gR中华典藏网

小柴胡汤半表里,少阳和解喜相逢。7gR中华典藏网

发散表里俱实证,防风通圣亦多功。7gR中华典藏网

解表九味羌活汤 一名冲和汤,治四时感冒,不正之气,时医稍为称为神方。7gR中华典藏网

九味羌活地黄芩,苍术防风与细辛。7gR中华典藏网

甘芷川芎诸痛愈,四时解利颇称神。7gR中华典藏网

和解消风百解散 六味,治四时感冒,咳嗽声重或喘促。金沸草散 七味,治感冒热甚有痰嗽。7gR中华典藏网

消风百解穗陈苍,白芷麻黄炙草姜。7gR中华典藏网

金沸前胡星半穗,赤苓旋覆草麻黄。7gR中华典藏网

发表清里解利两感神方大羌活汤 十三味,治太阳与少阴俱病。欲发表则有里,欲攻里则有表,故经曰:两感于寒者死不治。世云此方能治,不伤表里。甫此惟不伤表里,恐亦未能奏功也。若果能治,仲景岂不制方?姑存之以为同志者审焉。7gR中华典藏网

解利两感号神方,甘草芩连及地黄。7gR中华典藏网

二活二防辛二术,川芎知母亦平常。7gR中华典藏网

荣卫大青龙汤 七味,治风寒两感,荣卫通用方。 小青龙汤 八味,表里兼证可用。7gR中华典藏网

七味大青龙,风寒荣卫通。7gR中华典藏网

八味小青龙,停水喘咳用。7gR中华典藏网

小青龙即桂枝汤,辛半麻黄五味姜。7gR中华典藏网

表证未除干呕哕,竭而喘满此为良。7gR中华典藏网

阳明清里竹叶石膏汤 七味,治阳明汗多而渴,或利,饮水即吐,瘥后作渴用。7gR中华典藏网

竹叶石膏汤有参,门冬半夏草加临。7gR中华典藏网

须寻粳米生姜汁,止渴除烦效亦神。7gR中华典藏网

清里黄连解毒汤 四味,大热干呕,谵语呻吟,不得眠,汗下之后宜用此。 清里凉膈散 七味,治病后余热不除而燥者。下后热尚不退,脉实,宜用此方。7gR中华典藏网

黄连解毒汤,三黄 (3) 加栀子。7gR中华典藏网

凉膈草栀芩,硝黄薄翘耳。7gR中华典藏网

攻里大承气汤 四味,除去芒硝名小承气汤。治胃实不大便,发热烦渴,谵语,三焦俱实,痞满燥实坚全,故用厚朴、枳实苦寒去痞泻满,芒硝咸以软坚,大黄苦寒泻热,此为三焦俱实而用也。 攻里小承气汤 三味,上焦受伤则成痞满,用厚朴、枳实去痞,大黄泻实热,除去硝则不伤下焦血分之真阴也,此为上焦实热用之。攻里调胃承气汤 三味,加杏仁名桃仁承气汤。邪在中焦,则有燥、实、坚三证,甘草和中调胃,芒硝润燥,大黄泻实,不用枳实、厚朴以伤上焦之元气。 攻里桃仁承气汤 五味,为中焦瘀血积热,故用桃仁、肉桂二味破之。亦不用厚朴、枳实者,恐伤上焦也。7gR中华典藏网

大承气汤攻里实,硝黄朴实四般寻。7gR中华典藏网

狂言汗热兼微满,减却芒硝即小承。7gR中华典藏网

调胃只缘甘草得,桃仁承气桂相因。7gR中华典藏网

清膈大陷胸汤 三味,治大结胸,手不可按者。 小陷胸汤 三味,治小结胸,手按之微痛者。 破血抵当汤 四味,治积血结胃之证。7gR中华典藏网

大陷胸汤大结胸,硝黄甘遂喜相逢。7gR中华典藏网

小陷胸汤小结胸,黄连半夏瓜蒌同。7gR中华典藏网

抵当汤平血结胸,桃仁水蛭虻黄虫。7gR中华典藏网

温里理中汤 四味,治三阴自利,腹痛寒多,不渴而呕,或四肢厥冷用此。7gR中华典藏网

理中甘草用干姜,白术人参是泛常。7gR中华典藏网

若是内中加附子,便名附子理中汤。7gR中华典藏网

救里四逆汤 三味,治即病太阴,自利不渴,及三阴脉迟沉细涩,身体痛。7gR中华典藏网

四逆回阳附子君,干姜火炮炙甘臣。7gR中华典藏网

三阴寒厥回阳剂,一服须臾立可生。7gR中华典藏网

救里真武汤 五味,治即病阴证,伤寒脉微细,身痛。或发少水汗,以致筋惕肉 而用之。7gR中华典藏网

真武汤中术附苓,干姜芍药厥阴温。7gR中华典藏网

三阴寒证须宜此,顷刻回阳立复生。7gR中华典藏网

调和解 百合散 六味,治伤寒百合病,汗吐下后,月余不解,似寒非寒,不热非热,欲坐不坐,欲卧不卧,默默无所之,饮食欲美不美,将变成渴疾。 解 百合知母汤 二味。7gR中华典藏网

百合天花牡蛎栀,麦冬甘草竹姜豉。7gR中华典藏网

只将百合同知母,二味施之却亦奇。7gR中华典藏网

清表阳旦汤 桂枝汤加黄芩。 阴旦汤 桂枝汤加干姜温里。7gR中华典藏网

阳旦汤名何所因,桂枝汤内加黄芩。7gR中华典藏网

阴旦只缘寒在内,干姜加入此其神。7gR中华典藏网

第三 暑门清补清暑益气汤 十五味,脉大身热汗出者,得知伤暑。7gR中华典藏网

清暑益气葛参归,炙甘黄柏泽升芪。7gR中华典藏网

二皮二术神冬味,脉虚身热伏中宜。7gR中华典藏网

清暑香薷饮 三味。 十味香薷饮 清暑,兼补脾胃。7gR中华典藏网

香薷厚朴白扁豆,霍乱吐利伤暑宜。7gR中华典藏网

十味香薷陈扁豆,四君厚朴木瓜芪。7gR中华典藏网

清暑和中六味汤 十一味7gR中华典藏网

六味半夏杏砂仁,茯苓甘草藿香参。7gR中华典藏网

木瓜扁豆香薷朴,霍乱虚烦立可平。7gR中华典藏网

桂苓甘露饮 十一味,治伤暑湿及霍乱吐泻。7gR中华典藏网

桂芩甘露饮,葛泽四君同。7gR中华典藏网

石三香有二,治暑获奇功。7gR中华典藏网

缩脾饮 六味,解伏暑,除烦渴,霍乱吐泻,脾伤涣散。7gR中华典藏网

缩脾炙草砂仁葛,草果乌梅扁豆君。7gR中华典藏网

白虎汤 三味,清肺金,解烦渴。7gR中华典藏网

白虎汤名为石膏,佐之知草总清和。7gR中华典藏网

肺金受暑翻成渴,烦躁无如此剂高。7gR中华典藏网

第四 湿门 茯苓渗湿汤 十二味,治湿郁呕吐而渴,身面俱浮而黄,小水不利,不思饮食,不能安卧。7gR中华典藏网

茯苓渗淡泽猪苓,枳实连芩防己茵。7gR中华典藏网

二术青皮栀子炒,能除湿热致脾清。7gR中华典藏网

羌活胜湿汤 七味,治湿胜肩背强痛,脊项不可回转,腰如折,顶似拔,皆太阳经湿郁故也。此药用之愈。7gR中华典藏网

羌活胜湿独防风,炙草川芎蔓藁功。7gR中华典藏网

除湿汤 (4)7gR中华典藏网

除湿汤陈苍白术,藿苓半夏朴姜同。7gR中华典藏网

独活寄生汤 十五味,治湿郁腰腿痛周身疼。7gR中华典藏网

独活寄生防桂参,杜苓牛膝细辛寻。7gR中华典藏网

须知四物能滋血,此是三因方极神。7gR中华典藏网

当归拈痛汤 十五味,治湿热周身痛,肩背沉重,足脚尤甚者。7gR中华典藏网

当归拈痛葛升茵,羌活防风泽泻苓。7gR中华典藏网

二术二参知母草,半生半炒制黄芩。7gR中华典藏网

茵陈五苓散 (5) 治湿郁皮黄。 羌活五苓散 治湿郁身痛。7gR中华典藏网

第五 燥门 润燥汤 九味,一名润肠汤,治大便结燥不通。7gR中华典藏网

润燥升麻二地归,红花甘草大黄煨。7gR中华典藏网

桃麻仁碾须防铁,煎服空心润可回。7gR中华典藏网

通幽汤7gR中华典藏网

通幽即是润肠汤,除却麻仁与大黄。7gR中华典藏网

润肤生血饮 十二味,燥金用事,皮肤燥裂,搔之屑起,甚至血出,口干便秘。7gR中华典藏网

润肤生血酒红花,五味双门二地麻。7gR中华典藏网

归芪芩栝桃仁碾,数服肌肤腻且娇。7gR中华典藏网

生津甘露饮 十七味,治消中能食,渴而饮水,大便秘结。7gR中华典藏网

生津甘露杏桃仁,龙胆升柴母柏芩。7gR中华典藏网

羌活二防红地草,石膏芪蜜酒归身。7gR中华典藏网

脾约麻仁丸 六味,治脾约燥结不润,大便闭。7gR中华典藏网

脾约麻仁与杏仁,大黄枳实厚朴芍。7gR中华典藏网

第六 火门 黄连解毒汤 四味,治诸火。 凉膈散 七味,治三焦诸实火。二方并见“伤寒门”。7gR中华典藏网

升阳散火汤 九味,治四肢发热,筋骨之间热,扪之烙手,表里郁火。7gR中华典藏网

升阳散火用升麻,白芍防风葛粉加。7gR中华典藏网

甘草柴胡羌独活,人参虚实不宜差。7gR中华典藏网

泻黄散 泻脾胃火,五味。 泻白散 三味,泻肺金火。7gR中华典藏网

泻黄散用石膏栀,甘草防风藿叶施。7gR中华典藏网

泻白散因肺火用,桑皮地骨草同医。7gR中华典藏网

导赤散 三味,泻心火小肠火。 泻青丸 七味,泻肝经火。7gR中华典藏网

导赤散因心小肠,木通生地草为良。7gR中华典藏网

泻青胆草防羌活,栀子芎归与大黄。7gR中华典藏网

左金丸 (6) 三味,治肝经之郁火。 三黄丸 治三焦之火。7gR中华典藏网

火郁汤 八味,治郁火。 神芎丸 七味,治三焦实火。7gR中华典藏网

第七 痰门 二陈汤 四味7gR中华典藏网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治脾胃湿痰之散为主,燥热火痰忌。7gR中华典藏网

导痰汤 六味。 千缗汤 四味。7gR中华典藏网

导痰原用二陈汤,枳壳南星共一方。7gR中华典藏网

千缗半夏南星并,甘草还同皂角良。7gR中华典藏网

利膈化痰丸7gR中华典藏网

利膈化痰黑半黛,瓜蒌香附炒芩连。7gR中华典藏网

陈皮枳壳煎牙皂,杏贝姜糊蛤粉丸。7gR中华典藏网

滚痰丸7gR中华典藏网

甑里翻身甲挂金大黄八两, 于今头戴草堂深黄芩八两。7gR中华典藏网

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煅青礞倍若沉沉香五钱,礞石一两。7gR中华典藏网

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桐子意常真。7gR中华典藏网

千般怪证如神效,水泻双身却不任。7gR中华典藏网

流金膏 十一味,治一切痰火咳嗽等证。一方去南星加玄明。7gR中华典藏网

流金膏用大黄蒸,石橘连翘酒片芩。7gR中华典藏网

芎桔薄荷香附贝,胆星须要换玄明。7gR中华典藏网

十枣汤 三味,治痰饮、悬饮内痛。 三花神佑丸 六味,治痰饮走注,麻木或疼痛,气血俱不宣通。 小胃丹 七味,上可取胃膈之痰,下可利肠胃之痰。 控涎丹 三味,治痰饮走注,遍身或麻或痛,随气而至,人误认为风。7gR中华典藏网

十枣芫花甘遂戟,三花牵牛大黄加。7gR中华典藏网

小胃大黄黄柏炒,控涎芥子易芫花。7gR中华典藏网

濬川散 五味,治诸疾饮,痞满喘闷。7gR中华典藏网

濬川甘遂合牵牛,郁李硝黄实与俦。7gR中华典藏网

支饮留连兼喘肿,汤调一剂遂流通。7gR中华典藏网

舟车丸 十味,大治一切实痰饮,湿肿喘满者。7gR中华典藏网

舟车大戟遂芫花,轻粉牵牛总一家。7gR中华典藏网

更有大黄为佐使,香槟青橘气平消。7gR中华典藏网

竹沥导痰丸7gR中华典藏网

竹沥导痰丸橘半,芩连枳壳贝瓜蒌。7gR中华典藏网

石膏甘草同香附,竹沥和丸效实优。7gR中华典藏网

第八 咳嗽门和剂参苏饮 十一味,治风寒感冒咳嗽兼虚,方见“伤寒门”。7gR中华典藏网

三拗汤 风寒咳嗽声哑。 五拗汤 五虎汤 治喘嗽,降肺火。 七拗汤7gR中华典藏网

三拗风寒嗽失音,麻黄甘草杏仁生。7gR中华典藏网

五拗却加荆与桔,石膏茶叶虎之名。7gR中华典藏网

五味子加姜半夏,汤名七拗言须真。7gR中华典藏网

九仙散 治久嗽不已,诸药不效,惟此方收功。 九宝饮 新感咳嗽。7gR中华典藏网

九仙散贝粟阿参,五味乌梅桑款桔。7gR中华典藏网

九宝苏陈桑腹皮,三拗薄荷梅与桂。7gR中华典藏网

华盖散 十味,治一切发散风寒咳嗽。7gR中华典藏网

华盖双苏赤茯苓,麻黄枳壳杏桑陈。7gR中华典藏网

生姜半夏辛能散,寒嗽须知一服宁。7gR中华典藏网

琼玉散 治久嗽虚喘,诸药不效者。有一服则止,甚者三服,忌热物。7gR中华典藏网

琼玉樱诃桑白皮,广陈五倍炙甘宜。7gR中华典藏网

琼玉膏 治干咳劳嗽。7gR中华典藏网

琼玉膏中土地汁,参苓为末调和蜜。7gR中华典藏网

芦吸散 风寒咳嗽,取有奇功。7gR中华典藏网

芦吸冬花佛耳甘,桂心鹅管五般攒。7gR中华典藏网

碾来须要如尘细,吸入咽喉嗽立安。7gR中华典藏网

治嗽要分肺虚肺实之异,用药当知发散收敛之宜。7gR中华典藏网

肺虚参花款兜铃,实用麻黄桑杏仁。7gR中华典藏网

收敛乌梅诃倍粟,润阿蒌蜜二门噙。7gR中华典藏网

第九 喘门 苏子降气汤 七味,治气急喘嗽,不安卧。7gR中华典藏网

苏子降气汤,陈皮厚朴制。7gR中华典藏网

半夏与前胡,当归甘草继。7gR中华典藏网

葶苈大枣泻肺汤 二味,治肺实胸漏,上气喘急,身体两目俱浮肿。7gR中华典藏网

定喘汤7gR中华典藏网

定喘原来有妙方,麻黄桑杏草芩良。7gR中华典藏网

冬花白果同苏子,半夏先宜制用姜。7gR中华典藏网

导痰汤 千缗汤 二方俱见“痰门”。喘急不能卧,人扶而坐者,一服立止。7gR中华典藏网

第十 咳逆门 橘皮半夏生姜汤 五味,治上气痰聚,嗽而虚者。7gR中华典藏网

橘皮半夏生姜汤,人参通草蜜为良。7gR中华典藏网

乳根气海如神穴,姜枣同煎六子方。7gR中华典藏网

柿蒂汤7gR中华典藏网

柿蒂丁香各等分,生姜煎服妙无伦。7gR中华典藏网

十一 脾胃门 人参养胃汤 人参启脾汤7gR中华典藏网

人参养胃藿香果,平胃二陈兼四君。7gR中华典藏网

启脾已上加连炒,曲蘖香砂更倍参。7gR中华典藏网

丹溪保和丸 仁斋保和丸 二方利膈消痰,扶脾胃,进饮食,俱好。7gR中华典藏网

丹溪保和橘半苍,山楂神曲连翘卜。7gR中华典藏网

仁斋保和朴实加,芩连二术和香附。7gR中华典藏网

参苓白术散 十味,病后泻泄,调理取妙。 谷神丸 十味,消痰快气,健脾胃,进饮食。7gR中华典藏网

参苓白术连甘桔,薏苡砂仁扁豆山。7gR中华典藏网

谷神曲蘖青陈壳,稜木砂参附子香。7gR中华典藏网

二陈汤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平胃散7gR中华典藏网

二陈橘半茯苓甘,平胃苍陈朴草姜。7gR中华典藏网

四君参术茯甘划,橘半加之六子汤。7gR中华典藏网

葛花解醒汤 十味,治伤酒人呕吐,烦闷不食。7gR中华典藏网

葛花解醒酒病方,白蔻砂仁泽曲香。7gR中华典藏网

二苓参术青皮佐,姜枣同煎立便安。7gR中华典藏网

大健脾养胃丸 十二味,大补脾胃虚损,久服元气充畅,百病消除而益寿。7gR中华典藏网

大健脾丸参术苓,香连橘半谷芽仁。7gR中华典藏网

青皮枳实山楂肉,百壳丸名益笑龄。7gR中华典藏网

八仙糕 大养脾胃,作糕极便。7gR中华典藏网

参苓芡术干山药,莲肉米仁加白糖。7gR中华典藏网

十二 呕吐门 丁香安胃汤7gR中华典藏网

呕吐丁香安胃汤,六君姜藿主其方。7gR中华典藏网

湿痰酒积多清饮,平胃姜连却又良。7gR中华典藏网

理中汤 四味,治虚寒呕吐,腹痛甚者加附子。治中汤  六味,治肝气呕逆痞满。7gR中华典藏网

理中甘草炮干姜,白术人参是泛常。7gR中华典藏网

加上青陈消痞满,便名六味治中汤。7gR中华典藏网

柿蒂丁香汤 亦治呕吐。7gR中华典藏网

十三 嗝噎门 五嗝宽中散7gR中华典藏网

五嗝宽中厚朴姜,青陈白蔻木丁香。7gR中华典藏网

砂仁香附兼甘草,汤用姜盐点服良。7gR中华典藏网

嘉禾散 二十四味,治嗝噎有痰,饮食不进,气逆有痰。7gR中华典藏网

嘉禾廿四六君汤,白蔻砂仁藿木香。7gR中华典藏网

神曲麦芽五味子,槟榔大腹枇杷叶。7gR中华典藏网

丁沉杜仲青皮斛,薏苡随风仔细看。7gR中华典藏网

姜枣煎来除嗝噎,非 柿饼各相当。7gR中华典藏网

十四 翻胃门 养胃汤 十一味。 安胃汤 十味,治脾胃虚寒吐食证。7gR中华典藏网

养胃丁香二蔻参,曲芽甘草橘砂仁。7gR中华典藏网

安中椒木丁香橘,草果良姜合四君。7gR中华典藏网

十五 霍乱门 理中汤 (7)  治中汤 五苓散 六和汤 四方俱治霍乱。7gR中华典藏网

藿香正气散 合黄连香薷饮 并可治霍乱。7gR中华典藏网

不换金正气散 二味,治霍乱吐泻转筋,烦渴交作。7gR中华典藏网

不换金之正气散,藿香半夏平胃同。7gR中华典藏网

伤暑转筋成吐泻,枣姜煎服有奇功。7gR中华典藏网

藿苓汤 十四味,治内伤外感,受暑霍乱,转筋吐泻。7gR中华典藏网

藿苓枳桔二陈为,桂朴加苏大腹皮。7gR中华典藏网

十六 虚损门 补中益气汤 八味,内伤脾胃下陷,发热头疼,证似外感。调中益气汤 内伤脾虚,胀满用此。7gR中华典藏网

补中益气倍参芪,归术升柴陈草依。7gR中华典藏网

调中益气除归术,加上苍香理至微。7gR中华典藏网

八珍汤 加芪桂名十全大补汤7gR中华典藏网

十全大补八珍全,芪桂生姜枣共煎。7gR中华典藏网

气血两虚平要补,八珍四物四君兼。7gR中华典藏网

升阳益胃汤 十四味7gR中华典藏网

升阳益胃芍防风,二活柴胡发上功。7gR中华典藏网

白术参芪连泽泻,二陈姜枣共和中。7gR中华典藏网

固本六味丸 即人参固本丸合六味地黄丸,二方合用本原兼神,其妙通玄。7gR中华典藏网

固本人参天麦冬,滋阴生熟地黄功。7gR中华典藏网

牡丹山药山萸泽,茯白坤黄六味同。7gR中华典藏网

天王补心丹 心虚血少,神气不足,恍惚健忘,惊悸,夜卧不宁,宜此。7gR中华典藏网

天王补心丹,三参固本丸。7gR中华典藏网

茯苓神远志,柏子枣仁菖。7gR中华典藏网

甘桔杜仲味,当归百部安。7gR中华典藏网

滋阴大补丸7gR中华典藏网

滋阴大补桔苓菖,远志苁蓉熟地黄。7gR中华典藏网

牛膝山萸山药味,甘州枸杞杜茴香。7gR中华典藏网

加味虎潜丸7gR中华典藏网

加味虎潜归芍地,参芪知柏菟丝阳。7gR中华典藏网

茯苓杜膝酥龟板,枸杞甘山故纸良。7gR中华典藏网

七珍至宝丹7gR中华典藏网

七珍至宝菟丝归,故纸川牛杞子肥。7gR中华典藏网

二首二苓牛乳煮,蜜丸三服法须知。7gR中华典藏网

十七 疟疾门 清脾饮 九味,治疟热多寒少。7gR中华典藏网

青皮厚朴与黄芩,半夏柴胡草果仁。7gR中华典藏网

白术茯苓甘草炙,热多伤食疟堪平。7gR中华典藏网

四兽饮 八味,治寒多热少疟。 七宝饮 截疟用。7gR中华典藏网

四兽饮中有四君,乌梅草果二陈匀。7gR中华典藏网

七宝常山槟草果,炙甘厚朴及青陈。7gR中华典藏网

加减柴苓汤 八味,代清脾饮 (8) 治诸疟最好。7gR中华典藏网

加减柴苓治疟神,青皮草果及常槟。7gR中华典藏网

夜来阴疟升提法,加入参归各五分。7gR中华典藏网

金锡 (9) 截疟神效。小儿五分,大人七八分。发日黎明调,热多用白水,寒多用姜汤。7gR中华典藏网

斩鬼丹 截疟,五月五日午时用粽角来丸,用好飞丹加一雄黄碾极细调丸。7gR中华典藏网

一方加信一分尤妙。7gR中华典藏网

十八 滞下门今名痢疾 导气汤 八味,治下利脓血,里急后重,日夜多度,用此通。升阳除湿汤 六味,通后下坠不愈,用此升之。7gR中华典藏网

导气汤中归芍芩,大黄连壳木香槟。7gR中华典藏网

升阳除湿防风芍,二术生甘赤茯苓。7gR中华典藏网

四神香连丸 初痢一服即愈,重而甚者再服,有积便去亦愈。7gR中华典藏网

四神香连初痢神,空心一服积平分。7gR中华典藏网

借如积甚加倍服,曲突徙薪岂望恩。7gR中华典藏网

胃风汤 治久痢水谷不化,或下豆汁及瘀血。 戊己丸 治腹泻痢,水谷不化最效。7gR中华典藏网

胃风汤是八珍汤,加桂除甘及地黄。7gR中华典藏网

戊己丸中连芍药,吴萸三味共成方。7gR中华典藏网

驻车丸 四味,治下痢纯血,久而不愈者。 大安丸 三味,治泻痢不止,脾虚腹痛多服效。7gR中华典藏网

驻车方用炮姜连,阿末当归醋作丸。7gR中华典藏网

大安术茯蒸为面,白芍为臣醋炒研。7gR中华典藏网

真人养脏汤 十味,治久痢虚寒,收涩之圣剂。7gR中华典藏网

真人养脏粟诃参,豆蔻香归芍药停。7gR中华典藏网

肉桂炙甘同白术,更加附子脏寒人。7gR中华典藏网

十九 泻泄门 升阳除湿汤7gR中华典藏网

升阳除湿用升麻,曲蘖胡风陈草加。7gR中华典藏网

泽泻猪苓苍术主,湿多下泻效堪夸。7gR中华典藏网

加味三白散7gR中华典藏网

泻家三白定为君,曲芽苍陈猪泽臣。7gR中华典藏网

豆蔻香连寒热别,升提固涩久宜行。7gR中华典藏网

四神丸 治脾泻。7gR中华典藏网

四神脾泻木茴香,故纸为君豆蔻良。7gR中华典藏网

姜枣为丸空旦服,鞠芽曾换二香方。7gR中华典藏网

清六丸 益元散加红曲。 温六丸 益元散加干姜。7gR中华典藏网

清六温六俱益元,红曲干姜各自研。7gR中华典藏网

加入吴萸酸吐愈,芩连二术二陈煎。7gR中华典藏网

大安丸 治虚泻。 戊己丸 治湿泻。二方并见“痢疾门”。7gR中华典藏网

参苓白术散7gR中华典藏网

参苓白术连甘桔,薏苡砂仁扁豆山。7gR中华典藏网

二十 气门 大七气汤 十味,专治七情之气。7gR中华典藏网

大七气汤香附桂,藿香益智橘青皮。7gR中华典藏网

三稜莪术兼甘桔,十味专攻气痛宜。7gR中华典藏网

四七汤7gR中华典藏网

四七汤苏半夏苓,枣姜煎服气时清。7gR中华典藏网

分心气饮 十一味。7gR中华典藏网

分心气饮紫苏君,赤芍羌通橘二陈。7gR中华典藏网

大腹青皮桑白炒,好将官桂善调停。7gR中华典藏网

流气饮子 十九味。7gR中华典藏网

流气槟榔枳壳苏,青陈归芍木香乌。7gR中华典藏网

芎防大腹苓甘桔,半夏黄芪枳实求。7gR中华典藏网

蟠葱散7gR中华典藏网

蟠葱散内桂干姜,稜木青丁胡藿苍。7gR中华典藏网

甘草宿砂槟茯佐,诸经寒气痛宜尝。7gR中华典藏网

广荗 (10) 溃坚汤 治气积腹坚如石,服十剂痊愈。7gR中华典藏网

广荗溃坚益智归,红花神曲橘青皮。7gR中华典藏网

升柴草蔻甘姜朴,半夏芩连泽泻萸。7gR中华典藏网

木香槟榔丸 治诸积气,胸腹胀痛。7gR中华典藏网

木香槟榔丸,牵莪十二味。7gR中华典藏网

枳壳附当归,黄三皮有二。7gR中华典藏网

廿一 肿胀门 实脾散 脾虚发肿,先实脾土。7gR中华典藏网

实脾厚朴木瓜香,大腹甘苓附子姜。7gR中华典藏网

草果三仁君白术,枣姜煎服肿随宽。7gR中华典藏网

五皮散7gR中华典藏网

五皮地骨茯苓姜,大腹五加真更良。7gR中华典藏网

疏凿饮子7gR中华典藏网

疏凿饮子泽木通,秦艽羌活腹商同。7gR中华典藏网

槟榔赤豆寻椒目,更有苓衣利水功。7gR中华典藏网

木香甘遂散 此劫药,每服二钱,用清汤米汤调下,时刻泻水肿消。7gR中华典藏网

木香甘遂白牵牛,三味研来为末收。7gR中华典藏网

二钱一服调汤下,消肿时平调理求。7gR中华典藏网

中满分消丸7gR中华典藏网

中满分消君四苓,芩连半夏曲砂仁。7gR中华典藏网

陈皮厚朴栀仁实,滴水为丸淡水吞。7gR中华典藏网

廿二 痞满门 消痞丸 保和丸 方见“脾胃门”。7gR中华典藏网

消痞干姜苓泽参,炙甘白术曲砂仁。7gR中华典藏网

陈皮半夏连姜实,厚朴黄芩食远吞。7gR中华典藏网

失笑丸7gR中华典藏网

失笑干姜参术连,二陈朴实麦芽研。7gR中华典藏网

禹粮丸 治中满气胀,喘咳,有水气,浮肿。7gR中华典藏网

针砂同炒禹余粮,稜术羌苓附桂姜。7gR中华典藏网

牛膝蒺藜归酒浸,青皮雀脑木茴香。7gR中华典藏网

廿三 郁证门 六郁汤越鞠丸 二方治诸郁证。7gR中华典藏网

六郁香砂赤二陈,抚芎苍术及栀仁。7gR中华典藏网

越鞠苍芎栀附曲,栀芎合用郁堪平。7gR中华典藏网

升发二陈汤 九味,治痰火郁于下焦,大小二便不利。此药升发郁火,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7gR中华典藏网

升发二陈何为制,由来二便不通调。7gR中华典藏网

芎防加入升柴葛,九味能疏郁下焦。7gR中华典藏网

廿四 惊悸门 归脾汤 治思虑过多,劳心惊怖。 温胆汤 治心胆怯弱,痰滞为惊。7gR中华典藏网

归脾酸枣龙眼肉,术茯参芪草木香。7gR中华典藏网

温胆竹茹枳实炒,二陈六味有生姜。7gR中华典藏网

妙香散 治多惊不睡,此方调和气血,安镇心神。7gR中华典藏网

妙香甘桔射参芪,远志辰砂二茯依。7gR中华典藏网

山药木香同碾末,温汤调服使神归。7gR中华典藏网

十四友丸7gR中华典藏网

十四友丸柏子仁,茯神远志桂芪参。7gR中华典藏网

石英酸枣归苓地,片脑朱砂阿要真。7gR中华典藏网

安神丸 定志丸7gR中华典藏网

安神连地归砂草,定志参芪远志菖。7gR中华典藏网

若把二方相合服,精神敢拟倍寻常。7gR中华典藏网

廿五 头痛眩晕门 川芎散 风热头疼 川芎茶调散7gR中华典藏网

川芎半夏菊花辛,甘草双胡薄叶参。7gR中华典藏网

茶调白芷荆防薄,羌细川芎甘草匀。7gR中华典藏网

川芎羌活散7gR中华典藏网

川芎羌活蔓荆防,白芷辛膏藁本藏。7gR中华典藏网

若是上焦风火急,加之凉膈即时强。7gR中华典藏网

半夏白术天麻汤7gR中华典藏网

半夏白术天麻汤,痰厥头痛至要方。7gR中华典藏网

苍茯参芪黄柏泽,陈皮曲蘖炒生姜。7gR中华典藏网

廿六 胃脘痛门俗名心痛 当归流气饮 治心腹胀痛,胃尝当心作痛,其实非心痛。7gR中华典藏网

当归流气二陈苏,香附芎防枳壳乌。7gR中华典藏网

桔梗青皮兼枳实,槟榔还与木香投。7gR中华典藏网

手拈散7gR中华典藏网

手拈草果五灵脂,没药玄胡细末施。7gR中华典藏网

一服三钱温酒下,时间痛止效何奇。7gR中华典藏网

分气紫苏饮 (11)  分心气饮 并治诸痛,胃脘痛。方见“气门”。7gR中华典藏网

连附六一汤 治胃脘痛甚,一服止。7gR中华典藏网

炒栀子汤 治膈上郁作痛。7gR中华典藏网

廿七 腹痛门 河间黄连汤 治腹中痛甚,时欲作呕。此方升降阴阳,能作效。 黄芩芍药甘草汤 治四时热痛,最效。7gR中华典藏网

河间黄连半夏姜,人参甘草桂枝良。7gR中华典藏网

黄芩芍药兼甘草,热痛还宜此方尝。7gR中华典藏网

厚朴温中汤 治寒腹痛。 铁刷散 治寒痛。7gR中华典藏网

厚朴温中草果姜,陈皮炙甘茯苓香。7gR中华典藏网

铁刷良姜苍术草,茴香为佐共成方。7gR中华典藏网

廿八 胁痛门 大七气汤 治胁痛走注,上下攻刺,或小便不利,大便刍度,方见“气门”中。7gR中华典藏网

木香流气饮 治两胁痛。7gR中华典藏网

木香流气二陈芎,参术菖槟草果通。7gR中华典藏网

青皮苏藿莪香附,大腹丁皮桂芷朋。7gR中华典藏网

当归龙荟丸 治肝火湿热,两胁作痛。7gR中华典藏网

当归龙荟射三黄,栀子柴胡黛木香。7gR中华典藏网

更有大黄蒸以酒,耳鸣肝火亦能安。7gR中华典藏网

廿九 腰痛门 苍术汤 治湿热腰痛。 肾着汤 治寒湿腰痛。7gR中华典藏网

苍术汤中黄柏君,防风升发软柴平。7gR中华典藏网

肾着汤中甘草炙,干姜术茯总安宁。7gR中华典藏网

独活汤 治劳役气血俱郁而腰痛。7gR中华典藏网

独活连翘羌活承,桃仁归柏大黄蒸。7gR中华典藏网

二防泽泻同甘桂,酒水平煎效有神。7gR中华典藏网

东垣 (12) 健步丸 亦治腰痛,方见“足门”。7gR中华典藏网

如神汤7gR中华典藏网

当归肉桂玄胡索,为末能医闪挫腰。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 肩 痛门 苍术复煎散7gR中华典藏网

苍术复煎羌白术,红花泽泻藁甘麻。7gR中华典藏网

柴胡黄柏须盐炒,九味同煎汗即瘥。7gR中华典藏网

乌药顺气散 治肩髃痛最效,方见“中风门”。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一 足膝痛门 当归拈痛汤 治湿热遍身痛,肩背腰腿沉重,足膝疼,脚气通用。7gR中华典藏网

当归拈痛葛升茵,羌活防风泽泻苓。7gR中华典藏网

二术二参知母草,半夏半炒制黄芩。7gR中华典藏网

独活寄生汤 治湿热腰腿痛,寒热脚气要方。7gR中华典藏网

独活寄生防桂参,杜苓牛膝细辛秦。7gR中华典藏网

须知四物能滋血,此是三因方极神。7gR中华典藏网

半夏左经汤 治腰腿脚气,寒热通用方。7gR中华典藏网

半夏左经柴葛升,防风姜桂术苓芩。7gR中华典藏网

门冬小草兼甘草,流通诸经湿热宁。7gR中华典藏网

东垣健步丸7gR中华典藏网

东垣健步归牛膝,腹子吴萸芍桂心。7gR中华典藏网

苍术条芩生地橘,汤煎白术木通吞。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二 汗门 牡蛎黄芪桂枝汤 治诸虚自汗。 当归六黄汤 治阴虚盗汗。7gR中华典藏网

牡蛎黄芪桂枝汤,麻根术草麦浮良。7gR中华典藏网

六黄七味当归主,盗汗除虚至妙方。7gR中华典藏网

玉屏风散 四味,治虚汗。7gR中华典藏网

屏风芪术桂枝防,固表无如四味长。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三 消渴门(13) 地黄饮子 黄芪门冬人参白虎汤7gR中华典藏网

地黄饮子草参芪,金钗石斛枇杷肥。7gR中华典藏网

天麦二门兼五味,咽干消渴躁烦除。7gR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饮7gR中华典藏网

麦冬饮味瓜蒌地,葛草参知归茯神。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四 鼻渊门 石膏黄芩汤 甘桔玄参汤7gR中华典藏网

石膏芩草与桑皮,荆芥鸡苏桔梗宜。7gR中华典藏网

甘桔玄参芩贝母,天花枳壳地黄施。7gR中华典藏网

八味羌活汤 十味芎苏散 二方并治鼻渊,见“伤寒门”。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五 咽喉口齿门 清咽利膈汤 十味,清喉痛,痰涎壅盛。 清胃饮 五味,治牙痛,加石膏、薄荷尤效。7gR中华典藏网

清咽利膈本凉膈,牛蒡荆防玄桔连。7gR中华典藏网

清胃升麻归地牡,黄连五品本方全。7gR中华典藏网

玄参甘桔汤7gR中华典藏网

玄参甘桔薄荷翘,牛蒡天花它志加。7gR中华典藏网

甚者须同凉膈散,温煎临卧服为佳。7gR中华典藏网

升麻汤 (14) 六味,治咽喉肿痛,上焦热盛,口舌生疮等证, 加玄参、桔梗、薄荷叶尤妙。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六 痹证(15) 门五痹汤治风寒湿气留客肌肤,或遍身麻痹,手足不仁。7gR中华典藏网

五痹汤7gR中华典藏网

五痹姜煎防己真,羌甘白术五般匀。7gR中华典藏网

三痹汤 治风痹手足拘挛,经络气凝不仁证。7gR中华典藏网

三痹参芪续杜苓,秦艽羌独桂防风。7gR中华典藏网

细辛四物川牛膝,诸痹拘挛病可伸。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七 便浊淋闭门 萆薢分清饮 治小便白浊,虚久不清。 十全大补汤 治气血虚久,曰浊。7gR中华典藏网

萆薢分清益智乌,茯苓甘草石菖蒲。7gR中华典藏网

十全大补加龙骨,久浊曾经效最优。7gR中华典藏网

八正散 治湿热,五苓 (16) 五苓散加车前、木通、滑石、山栀仁。7gR中华典藏网

八正车前滑石通,大黄栀草扁瞿逢。7gR中华典藏网

更加石苇冬葵子,甚者金沙琥珀攻。7gR中华典藏网

清心莲子饮 治久浊,虚证宜用。7gR中华典藏网

清心莲子饮,参芪草茯苓。7gR中华典藏网

地骨车前子,黄芩及麦门。7gR中华典藏网

缩泉丹 三味7gR中华典藏网

缩泉山药台乌药,益智三般共作丸。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八 疝气门 橘核汤 治寒疝,遇冷即发者。7gR中华典藏网

橘核吴萸桂二姜,青皮川楝木茴香。7gR中华典藏网

胃苓为末须常服,一劫胡椒碾木香。7gR中华典藏网

五苓川楝小茴汤 治疝最效,久服除根。7gR中华典藏网

三十九 血证门 犀角地黄汤 凉诸经血热及吐衄等证。7gR中华典藏网

犀角地黄汤,牡丹同芍药。7gR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饮 治吐血,久即兼虚而不愈用此。7gR中华典藏网

麦门冬饮子,归地参芪味。7gR中华典藏网

十灰散 花蕊石散 二方止急用,方见《古今医统》。7gR中华典藏网

小蓟汤7gR中华典藏网

小蓟汤能治血淋,蒲黄生地藕栀仁。7gR中华典藏网

竹叶甘通归滑石,空心十味服如神。7gR中华典藏网

衄血不止诸药罔效,承气汤 加生地、丹皮,下之立止。7gR中华典藏网

四十 瘟疫门 人参败毒散 初用发散。  八味羌活汤 (17) 同上。7gR中华典藏网

普济消毒饮7gR中华典藏网

普济消毒板蓝根,粘子僵蚕马勃陈。7gR中华典藏网

甘桔连连参有二,柴胡西国酒黄芩。7gR中华典藏网

东坡圣散子 (18)7gR中华典藏网

东坡圣散治冬温,芎芷防辛藁本匀。7gR中华典藏网

平胃升麻甘草蔻,良姜附子藿香焚。7gR中华典藏网

麻黄赤芍葛猪泽,二活吴萸枳壳苓。7gR中华典藏网

粗末三钱姜枣煎,须曳微汗效如神。7gR中华典藏网

运气 (19) 五瘟丹7gR中华典藏网

五瘟方以运为君如甲己土运甘草为君, 肾柏心连肺用芩。7gR中华典藏网

脾草肝栀成五运,紫苏香附合为臣。7gR中华典藏网

大黄三倍煎膏和,鸡弹丸弓服七人每用一丸,井水七碗调化,匀之可与七人。7gR中华典藏网

衣用雄黄朱雀末,外加金箔更通灵。7gR中华典藏网

四十一 肺痈肺痿门 百合汤 薏苡仁汤 白及散 三方并可治肺痿,久服自然痊效。7gR中华典藏网

肺痈肺痿贝瓜蒌,枳壳桑皮百合状。7gR中华典藏网

薏苡参芪甘桔味,冬花紫菀及阿求。7gR中华典藏网

四十二 疮疡门仙方活命饮外科散解诸毒,此为第一要方。7gR中华典藏网

仙方活命饮7gR中华典藏网

仙方活命草天花,皂角金银贝母加。7gR中华典藏网

防风归芍山陈芷,乳没加时汗立瘥。7gR中华典藏网

飞龙夺命丹 (20) 外科第一解毒妙药,必先用一丸,汗即平。7gR中华典藏网

黄连消毒饮 解毒托里,甚是要药。7gR中华典藏网

黄连消毒散芪参,知柏连翘草藁陈。7gR中华典藏网

羌活二防生地木,当归桔梗及黄芩。7gR中华典藏网

内疏黄连汤 阴毒脉沉,托里解散。7gR中华典藏网

内疏黄连甘桔芩,连翘栀子大黄蒸。7gR中华典藏网

薄荷归芍香槟等,阴毒沉兮服着神。7gR中华典藏网

内托散阴阳二毒,俱要托里。7gR中华典藏网

内托散7gR中华典藏网

内托参芪二术芩,二防归芍桂心苓。7gR中华典藏网

桔甘地骨同煎服,诸毒俱宜内托根。7gR中华典藏网

升麻和气饮7gR中华典藏网

升麻和气二陈苍,甘桔干姜葛芷黄。7gR中华典藏网

芍药当归和血脉,诸疮湿痒最堪尝。7gR中华典藏网

槐花金银酒7gR中华典藏网

槐花二合 炒焦,金银花五钱 ,同煎,酒二碗,服之取汗。7gR中华典藏网

人参败毒散 虚人宜用。 流气饮 郁者宜用。7gR中华典藏网

二方见“伤 (21) 寒门”、“气门”。7gR中华典藏网

四十三 胎产门 调经汤 治月经或先或后,或一月两至,或间月一来,此药用十剂可正。7gR中华典藏网

调经汤用归芎主,芩术香苏芍地臣。7gR中华典藏网

阿艾人参虚必用,柴胡有热亦须寻。7gR中华典藏网

八珍益母丸 方见《医统》,调经受孕,安胎易产,产后补虚。7gR中华典藏网

八珍益母八珍汤,益母为君午日良端午日采者佳。7gR中华典藏网

砂术泽兰为佐使,调经保产此神方。7gR中华典藏网

安胎饮 治孕娠胎气虚者,或二三月时有腹痛,或见微红,急宜用此方。7gR中华典藏网

安胎饮用八珍汤,苏桔砂仁不炒良。7gR中华典藏网

白术条芩称圣药,妊娠须备永无妨。7gR中华典藏网

千金保孕丹 孙真人方,万不失一。7gR中华典藏网

千金保孕仗归参,续仲原来本自神。7gR中华典藏网

智者须知完造化,世间岂有坠胎人。7gR中华典藏网

玉浊散 胎前产后俱可调和,间或用之,自刍病至。7gR中华典藏网

玉浊调和得命名,香砂四物术苓平。7gR中华典藏网

束胎饮 妊娠八九个月,恐胎展大届期难产,用此束之,易产,三日一剂。7gR中华典藏网

束胎饮以橘苓君,白术条芩四物匀。7gR中华典藏网

达生散 (22) 妊娠九月或临月间或用之,自然易产。7gR中华典藏网

达生大腹木参陈,归芍甘功夏用苓。7gR中华典藏网

枳壳香砂通用物,妊娠临月服须勤。7gR中华典藏网

黑神散 产后瘀血,积气不行,或上冲头晕,宜用此。7gR中华典藏网

黑神黑豆同姜桂,四物蒲黄生用行。7gR中华典藏网

四十四 小儿门 保和丸 治小儿一切食积腹痛,恶心吐泻,或发热恶食,腹胀面黄,通可用。7gR中华典藏网

保和平胃山楂肉,曲蘖香砂术茯同。7gR中华典藏网

只饭和饴丸似芡,米汤调服一丸功。7gR中华典藏网

五疳丸 治小儿疳证腹胀,面黄发竖,午后发热,腹痛溏泻,牙疳肿。7gR中华典藏网

五疳丸用保和君,百谷虫中最有功。7gR中华典藏网

甚者胡连须要用,川连萸炒合常逢。7gR中华典藏网

十全抱龙丸 镇惊清热,微惊即用一丸,自刍惊来,方见《三十六方》。7gR中华典藏网

金枣化痰丸 (23) 治急惊速效,方见《医统》。7gR中华典藏网

乌蝎四君汤 治慢惊久泻不止或吐食,遂成慢惊风证,宜用此方。7gR中华典藏网

乌蝎四君汤,丁陈附子姜。7gR中华典藏网

更加煨肉蔻,须调苏合香真正苏合香丸,只用半颗调服。7gR中华典藏网

茯苓丁香正气散 治小儿吐泻,伤食霍乱。7gR中华典藏网

茯苓丁香正气散,藿香半夏平胃同。7gR中华典藏网

【注释】7gR中华典藏网

(1) 第一中风门:捷要本作“中风门第一”,五字均为大字。此后各门标题均如此,不另注。7gR中华典藏网

(2) 甘草:此后原衍“四”字,据文义删。7gR中华典藏网

(3) 黄:原作“补”,误,据文义改。7gR中华典藏网

(4) 除湿汤:原脱,据目录及文义补。7gR中华典藏网

(5) 茵陈五苓散:此方与其后的羌活五苓散后无歌括。7gR中华典藏网

(6) 左金丸:此方与其后之三黄丸后无歌括。7gR中华典藏网

(7) 理中汤:此方及以下共六方,均无歌括。7gR中华典藏网

(8) 金锡:金锡作为药名,罕见记载。明清时期,将未经火炼过的色白有黄晕之生砒称为“金脚砒”,据载有“截疟”之用。据功效及用量看,此“金锡”或为“金脚砒”之隐称。7gR中华典藏网

(9) 清脾饮:原作“青脾汤”,据上文改。7gR中华典藏网

(10) 广荗:即广莪术,古代莪术入药有两种,一为莪蒁,一为莪荗。7gR中华典藏网

(11) 分气紫苏饮:此方与以下连附六一汤、炒栀子汤均无歌括。7gR中华典藏网

(12) 东垣:原脱,据目录及“足膝痛门”补。7gR中华典藏网

(13) 三十三消渴门:捷要本作“消渴门三十三”,与其他各门标题相比,缺“第”字。7gR中华典藏网

(14) 升麻汤:此方无歌括。7gR中华典藏网

(15) 证:原脱,据目录加。7gR中华典藏网

(16) 五苓:疑衍。7gR中华典藏网

(17) 人参败毒散、八味羌活汤:二方均见“伤寒门”。7gR中华典藏网

(18) 东坡圣散子:捷要本作“东垣圣散子”,均为大字,下文“东坡”也作“东垣”,显属误改。7gR中华典藏网

(19) 运气:原脱,据目录补。7gR中华典藏网

(20) 飞龙夺命丹:此方无歌括。7gR中华典藏网

(21) 伤:原脱,据上下文补。7gR中华典藏网

(22) 达生散:此方歌括原倒之黑神散歌括之后,据文义改。7gR中华典藏网

(23) 金枣化痰丸:“丸”字原误作“化”字,据目录改。此方无歌括。7gR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