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

黄生
  • 姓名:黄生
  • 别名:原名琯,又名起溟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歙县(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622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生(1622——?),原名琯,又名起溟,字扶孟,号白山。歙县(今属安徽)人。自以为钟灵秀于黄山白岳,故就己姓而别号白山。安徽歙县人。黄生在明代为诸生,入清不仕。所交王炜、龚贤、屈大均辈皆知名之士。于文字训诂之学极有根柢。曾授馆吴司训家近十年。蒋超督学京师,为蒋幕僚,两年后辞去。晚年闭户著书不出。生博学广艺,工于书画,尤精小学,著述甚多。自称研究杜诗三十年,著《杜诗说》。又有《唐诗摘钞》、《诗廛》等诗学著作。其诗多以明、清易代之际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为题材,有些作品还反映了清初种种弊政。《清明有感》、《筑堤行》等为其代表作品。诗笔雄骏,造语通俗明畅。其诗集为《一木堂诗集》因有碍语,于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被禁焚。其著述还有《字诂》、《义府》、《黄生文稿》、《三礼会编》、《三传会篇》、《载酒园诗话评》、《唐诗摘钞》、《杜工部诗说》等。《清史列传》卷六八有传。

黄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

11世纪初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代表作。日文“物语”一词,意为故事或杂谈。小说共分54回,前44回是源氏的故事,后10回为薰君的故事。天皇桐壶有一爱嫔,出身微寒。她遭其他妃嫔妒恨,生下一子后郁郁死去。天皇考虑此子无外戚做后盾,遂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12岁时娶了左大臣之女葵姬,后与继母藤壶妃私通,生子名冷泉。桐壶天皇对此子十分钟爱,立为太子。源氏追求各式妇女,达到狂热程度,前后染指女性近20人,上至皇婶,下至民女。后源氏纳养女紫姬为正妻。桐壶天皇因多病让位后,新皇上台,打击政敌,排斥异己,源氏被逼离开宫廷,放逐山乡。后冷泉登上天皇宝座,源氏便青云直上,掌朝廷大权,荣华绝顶。源氏营教六条院,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但好景不长,源氏一派内部矛盾加深,他感到自己政治地位不稳,又发现最后一位夫人与人私通生子名薰君。源氏得知真相,不胜懊丧,审人度己,慨叹报应。葵姬去世后,他钟情的藤壶、紫姬等也相继去世。他终于摆脱尘世,遁入空门。薰君长大成人,对浮舟等妇女追逐的故事在后10回予以描述。此书错综复杂的社会人物关系,涉及到的400多人物形象,在作家笔下得到生动体现。全书以散文为主,插入近800首和歌,并引入白居易诗句等汉诗文,可看作中日文化交流的记录。此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至今,研究“源学”的日本学者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仍在探讨源氏人物形象的特性等问题。《源氏物语》是日本古代物语文学的最杰出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写实长篇小说。

老君变化无极经

老君变化无极经

老君变化无极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北朝天师道徒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七言韵文,首先赞颂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学道者当修身洁己,慎勿贪淫。其次叙述老君变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汉时化名李弘降世,于蜀郡传道张陵,设二十四治等神奇故事。又称老君历观弱水、南蛮、辽东、东海等地,又纵观历代帝王之世,皆有种种灾难。唯清忠谦卑,抱朴守素,服食神丹,知阴阳之道,方能根深久固,长生升天。此经内容与《老子变化经》、《老子化胡经》、《三天内解经》等早期天师道经典相似。

仪礼释宫

仪礼释宫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古代宫室,都有定制,《仪礼》时其载述颇详,然而随时代变迁,宫室定制各不相同,后世阅读《仪礼》亦不尽知古时登降之节、进退之序,故有考古礼者不明于古人宫室之制,即不能全明《仪礼》之说。而李如圭作《仪礼集释》,又作《仪礼释宫》,考古人宫室之制,以与《仪礼集释》相辅。《仪礼释宫》仿《尔雅·释宫》体例,逐条分析,各引经记,以《注》、《疏》参考证明,详加讨论,辨析详明,深得经意,发前人之所未发,对《仪礼》古代宫室之研究,有一定的贡献。《朱子大全集》亦载《仪礼释宫》,与李如圭《仪礼释宫》大致相同,仅无序文,可能是《礼书》校定者认为是朱熹所着。亦有人将其编入《苏轼集》中。清儒编辑《四库全书》根据宋《宋中兴艺文志》确定为李如圭作,“诚治《仪礼》之圭臬也”。由于传本已佚,《仪礼释宫》是《四库全书》编纂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卷,以与《仪礼仪释》相附,其间字句与朱子本稍有不同。版本有宋刊本、乾隆间武英聚珍板本、守山阁本、《经苑》本、闽覆聚珍本、墨海金壶本。

药师经析疑

药师经析疑

《药师经析疑》,原系弘一律师遗稿。弘公圆寂后,该稿经圆拙法师整理完成,圆师并嘱余筹印。数年前余曾请慧剑居士协助付梓,但因缘未能圆满,故于中止,仅就岷市先印一千余本。慧剑居士崇仰弘一大师,其情殷诚,曾撰写《弘一大师传》流通行世,今又再印《药师经析疑》及《弘一大师文钞》,以供世人同飨,嘱余为序,故略述其因缘,以表赞喜!

莲月禅师语录

莲月禅师语录

六卷,清 道正说,性容等录。序文二,第一卷上堂,第二卷上堂,第三卷上堂小参,第四卷拈古颂古机缘,第五卷法语行实偈上,第六卷偈下书问像赞佛事,附住玉泉语录二卷。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全一卷。刘宋慧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述佛母大爱道比丘尼入灭送终等有关之事迹。西晋白法祖译之大爱道般泥洹经为本经异译,较本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