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隐庐医学杂著
作者:王德森
医论。清王德森撰。一卷。德森另有《保赤要言》已著录。积多年行医经验心得,于咸丰三年(1853)撰成是书。载苦口婆心语、论湿温症因用药之误、麻症喉痛误以喉症治之必死说、急慢惊风辨、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阴证忌用寒凉说、血症不尽属火论、喉证亦有阴寒论、暑病有宜用参论等,凡十四篇。论述了临床辨证施治诸问题。多从病证误治辨别分析,反对不究病因证候,概以平稳方药论治。如反对时医治湿温必用豆豉,多以温热相助; 主张芳香、苦寒、淡渗,不可滋阴; 其论治疹,反对温散,主张以清火透斑化疹论治。辨论清晰,文笔流畅,所论颇多见地。有咸丰三年自刊本,一九一八年绍兴医学报社刊本,《中国医学大成》 本。
王德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瓦格纳事件
作者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是本篇幅很小的书,共有序、正文12节,还有2则附言。尼采在书中称赞比才的音乐而贬抑过去好友瓦格纳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为颓废的音乐。他认为瓦格纳是欧洲近代文化疾病的表现,因此做了此书来分析这个“个案”。
伤寒直指
清·强健撰。成书于乾隆廿四年(1759年)。全书约15万字,分为16卷。卷首列有著者自序、张仲景自序、伤寒论读法、伤寒直格总论,并转录林亿、严器之序。本书主要内容有:第一卷辨平脉,第二卷伤寒序例,辨痉湿暍脉证,第三至第六卷六经病脉证治,第七卷霍乱、阴阳易、瘥后劳复及汗、吐、下病脉证治等,第八卷伤寒原方,第九卷望色篇、舌法图注,第十至十三卷伤寒类证,第十四卷附变通方,第十五十六卷诸家名论。本书编次仍宗叔和条目,参以成无己原注,另据林观子《伤寒折衷》所集注疏作了精选校补。伤寒原方另汇一卷。著者认为伤寒注释汗牛充栋,前人蒐罗殆遍,但未厘剔是非。喻嘉言以禅说医,几成魔录,又限以法律,胶柱鼓瑟。读仲景书当如许学士师仲景法而不泥仲景方。著述当出自心裁,言则必穷根底、直指是非,故书名《伤寒直指》。本书上海中医学院藏有复印本。
素女妙论
《素女妙论》,中医性学书籍,此书包括了一些摘取自《素女经》 、《洞玄子》的文字,然后重写及重新编排,组成连贯性的文字讨论,在其中空白不连贯的地方加上了编纂者的意见和看法。全书以黄帝和素女的对话写成,似乎是一本男子实用性指南。这本晚明出现的性学书籍颇值得注意。 此书包括了一些摘取自《素女经》 、《洞玄子》的文字,然后重写及重新编排,组成连贯性的文字讨论,在其中空白不连贯的地方加上了编纂者的意见和看法。全书以黄帝和素女的对话写成,似乎是一本男子实用性指南。此书虽然还保留了过去一些性书中还精及用性作治疗的内容,但是却没有吸精及有关道教邪术的叙述。
春秋管窥
十二卷。徐庭垣撰。徐庭垣,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曾官新昌县丞。徐庭垣《自序》驳宋以来诸儒所谓孔子特笔之失曰:“世但知推尊圣人,而不知孔子当日固一鲁大夫也。于周天子则其大君,于鲁公则其本国之君,于列国诸侯,则俱周天子所封建,与鲁君并尊也。身为人臣,作私书,以赏罚王侯君公,此犯上作乱之为,而谓圣人肯为之乎?如谓所诛绝者非在伍之王公,岂先王先公遂可得而诛之乎?昌言无忌,祸之招也。纵曰深藏其书,不轻示人,然圣人者不欺屋漏,明知犯上干禁而故作之,又深匿之以图幸免,亦必无之事矣。举世袭先儒之论,而不究其非。藉有妄人,亦曰我欲法《春秋》也,亦削天子位号,黜当代公卿,其将何辞以遇之?”徐氏之攻诸儒,正所谓以谬攻谬,其失一也。又云:“观《春秋》一书,与《礼经》相表里,礼存其体,而《春秋》着其用。故必先达于礼而后能达于《春秋》也。”又云其书之体例云:“以《左传》之事实质经,以经之异同辨例,于《公羊》、《穀梁》二传以汉晋宋诸儒论释其合于义例,先后无悖者,不复置议。如其曲说偏断,理有窒碍,则就经文先后之例以驳正之。”其书亦时有考证,如隐公年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公》、《穀》以克为杀,徐氏引庄公之语“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证克为“角而得俊”之辞。《四库》系据抄本收录。
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
略称《十住心论》。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年)著,淳和天皇敕撰,大概成书于天长7年(830年)。此为空海的代表作,又是天长“六本宗书”之一。此书基于《大日经·住心品》的思想,把真言菩提心的展开分10个阶段加以说明。第一到第三是异生羝羊住心(凡夫贪欲如牡羊)、愚童持斋住心(相信世间道德说教,如愚童一样检点自己的言行)、婴童无畏住心(信仰死后可升天,因而如婴童无所畏惧,心安理得地生活),此三者为世间三住心。第四、第五是唯蕴无我住心(领悟一切皆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无实我存在)、拔业因种住心(决心拔除生死轮回的惑业因种,观悟十二因缘之理),此二者为声闻、缘觉小乘二住心。第六到第九是他缘大乘住心(以绝对慈悲心拯救众生)、觉心不生住心(认识到连心也是无生空寂的)、一道无为住心(认识到本来实有的“绝对真理”)、极无自性住心(认识到万有皆无自性,只是真如随缘显现),此四者分别相当于大乘中的法相、三论、天台、华严四宗。最后第十,是秘密庄严(曼荼罗)住心,为众生心内先天所具有,此即指真言宗密教。十住心论对人间政治、道德以及佛教各宗理论分类分层批判,最终论证真言宗最优秀,是最高深秘之教。此书既是比较宗教理论书,又成一综合性思想体系之书。十住心论又称广论,与此相对,其略论为《密藏宝钥》。
劝发菩提心集
佛教类书。唐慧沼撰。三卷。是把大乘三藏中关于修行方面的种种论述及仪轨加以分类引述而成。全书列六十门:卷上九门;卷中十七门;卷下三十四门。卷上九门引述的是关于发心修行方面的理论;卷中、卷下的内容为大乘戒律及仪轨等具体内容。此书国内诸藏不载,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