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司命
作者:虞抟
综合类著作。明虞抟(1438—1517)辑。八卷,卷首一卷。抟有《医学正传》已著录。卷首,有经论总抄、四言举要、内景图解、风寒感冒、药性五篇。其经论总抄,摘录中医基础理论有关内容,如天地阴阳、人身造化、脉病治法、五脏六腑等;四言举要,以四言绝句,阐发脉理; 内景图解,为人体解剖图说,述脏腑形态及生理功能;风寒感冒,述六经分证论治;药性,述二百四十种药物的性味、功能。继则分为元、亨、利、贞四集,八卷。分载中风、中暑、内伤饮食、七情、痰证等六十八种病证。以内科杂证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外、妇科等病证。每证先列病候,继则博采前哲之论,参以己见,以论述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有论有方,纲目清晰,便于检阅。有康熙十六年(1677)徐开先等校订刊本。
虞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文毅集
十六卷。明解缙撰。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指斥时弊,帝称其才,改任御史。以其年少令还家进业。明太祖卒,解缙奔丧至京,有司劾以非诏旨入京,谪河州卫史。永乐初,擢为侍读,并与黄淮、杨士奇等人直入文渊阁,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明成祖重视。后为汉王高煦所恶,数构谗言,先谪广西,又改交阯,永乐九年(1411)被逮下狱死。著有《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文毅集》、《春雨杂述》等。但解缙殁后多已散佚。天顺初,金城黄谏始辑刻其遗文为三十一卷。嘉靖中,罗洪复与解缙从孙解桐辑成十卷。此集共十六卷,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其十世孙解悦所补辑。解缙才气故逸,为文兴之所至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当时有才子之目。其文雄健奇古,佳者直逼司马迁、韩愈,甚有功力。至于其奏议,如《大庖西封事》、《白李善长冤》诸篇,俱明白剀切、流畅颇有气势。其诗风格与文章相似,“颇似李杜”,蔡朔认为其诗“豪纵放逸,一自胸中流出,譬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览者为之心惊目骇。”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所奉祖师有明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是知本仪撰于明。述伏魔经法谢恩醮仪。从内容和形式看,与正一部《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当为一书。
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或作《切鲙旦》,全称《望江亭中秋切鲙》或《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戏曲剧本。元关汉卿撰。四折。汉卿有《窦娥冤》已著录。全剧约万字。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居于女道观中。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观主于是从中作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想出妙计。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谷山笔麈
明于慎行撰。十八卷。书成于万历末年。于慎行,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兼东阁大学士,多次主持乡试、会试。本书主要记述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为考溯源流,亦时或兼及明前期诸朝之事。其中关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朝廷内阁的排挤倾轧、官场的腐败、士大夫的寡廉鲜耻及社会经济文化诸状况的记载,多出于作者亲历或耳闻目睹,颇具参考价值。而对科举考试及学校等,亦多有记述。如卷八《选举》,既记述了汉世用人之法,魏晋选部职掌以及科举之法行,再述唐宋元各朝行施科举变化状况,最后详述明代科举、任官等。有家藏抄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刻本、天启五年(1625)刻本,今有中华书局校勘本。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亦称《普贤愿经》。佛教经典。一卷。偈颂体。内容系颂赞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敬礼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旨在说明必须通过修十大行愿才能证入法界缘起。原为《华严经》的一部分。传统认为,《入法界品》是《华严经》最精华的部分,总摄华严入证因果;此经又是《入法界品》最精华的部分,称此经以十大行愿为所诠,以证入华严法界为旨趣,以利益有情广大意乐为入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
五灯会元
中国佛教禅宗史籍。南宋普济撰。二十卷。成书于宝祐元年(1253),清季有宝祐本的覆刻本和影印本;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亦有单刻本,并据以收入明《嘉兴藏》等若干版大藏经;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苏渊雷新点校的《五灯会元》上下两册。本书是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间先后问世的5种“灯录体”禅宗史籍的汇编本。禅宗把以法传人喻为灯火相传,故谓其传法史为“传灯录”, 简称“灯录”。五灯”指:《景德传灯录》,法眼宗道源撰; 《天圣广灯录》,临济宗李遵勖撰;《建中靖国续灯录》, 云门宗惟白撰;《联灯会要》,临济宗悟明撰;《嘉泰普灯 录》,云门宗正受撰。普济对上述“五灯”进行删繁就简, 将一百五十卷缩编为二十卷,合五为一,故称《五灯会元》。宝祐本沈净明跋言:“禅宗语要,具在五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