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实堂医案

作者:姚龙光
崇实堂医案

医案。清姚龙光撰。一卷。龙光字晏如,丹徒(今属江苏)人。幼承庭训,治文史,明算学。二十七岁时因患病误治,后又有请医难至之苦,遂矢志于医。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集个人验案撰成是书。计二万余字。卷首为崇实堂医学刍言,论述病分客惑(即伤寒温病)和杂证两种,及习医者学问由博而约、由粗而精,才能左右逢原,并抨击医界积习。次叙医案四十余则。包括伏邪温症、阴虚火结、血崩、脾虚湿重等证治。每案简述病症、病史,分析病因病机,并述诊断、辨证、方药及预后,简要明了。所载多为延治误治者,其中以外感温病证治为多。有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一九二三年裘吉生刊《三三医书》本。

姚龙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德国旧历史学派的基础著作。罗雪尔·威廉著。第1版1843年出版。中译本第1版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朱绍文译。威廉·罗雪尔(WilhelmRoscher 1817—1894),德国经济学家,旧历史学派的创始者。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高级法官家庭,曾在哥廷根和柏林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担任过哥廷根和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还有《十六七世纪英国经济学说史论》、《德国经济学说史》、《国民经济学体系》等。本书由序论和4编构成。第1编总论;第2编国民经济;第3编国家财政;第4编经济学说史。在本书中,罗雪尔把历史方法第1次运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为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但本书结构不严密,各编之间基本上是毫无联系地论述了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国民经济生活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时期);决定历史阶段发展的要素(主要是自然、劳动和资本);国家财政以及经济学说史等一系列国民经济学体系的问题。作者主要在历史方法上作文章。根据罗雪尔的解释,他的目的在于建立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体系,他要求读者“翻阅本书,将不致忽略贯串全书并成为它的基础的独特而严密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他认为历史方法“任何时候都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他的所谓历史方法就是认为政治经济学不应当限于研究现代的经济制度,而必须搜集大量的“历史材料”,认为可以从认识现代国民经济与历史的“类比关系中得到极为宝贵的启示”。对历史经济发展过程仅仅作纯经验主义的观察和描述,否定任何理论探讨的必要性。马克思称这种方法为“教授式的折衷主义空谈”。(《资本论》第1卷第110页)

樵谈

樵谈

一卷。南宋许棐 (生卒年不详)撰。许棐字忱父,海盐(今浙江海盐北)人。嘉熙年间(1237—1240)居秦溪,于水南种梅数千株,自号梅屋。居家之时,究心世道,心有所得,笔录成文,年积月累,以成是书。自序谓 “樵,身也;谈,心也”,因以名书。书中记载许多处世格言,如“耕尧田者有水虑,耕汤田者有旱忧,耕心田者无忧无虑,日日丰年。”“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闻小人谄笑,如嚼糖冰,爽美之后,寒冱凝腹。”“庸匠误器,器可他求。庸妇误衣,衣可别制。庸师误子弟,子弟可复胚乎?”皆寓劝诫之意。书中对世道不平、风俗变坏亦有针砭,如谓“东家富财,车马接踵;西家富德,风雪闭门。”“虎不食虎,人食人;虎不食子,人食子,哀哉”等等。今传本不一,主要有《盐邑志林》、《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商务印书馆《说郛》等丛书本。

黄庭内景玉经注

黄庭内景玉经注

金刘处玄注。刘处玄、金时人,北七真之一。述坎离铅汞之术。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唐终南山隐士裴铉编撰。《宋史•艺文志》着录:「裴铉《延寿赤书》一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神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所撰〈进书表〉,自称撰《延寿赤书》一卷,进献开元圣文神武法天至道皇帝(唐玄宗)。其书大半抄袭《真诰•协昌期》,分作八篇:其一〈郁仪前奔〉:言存思日月光芒及身神法术。 其二〈洗心内忌〉:言学道修真者日常起居栉沐之禁忌。 其三〈清神外禁〉:列举丰都六宫之名,并言辟恶梦法术。 其四〈藏密钩神〉:言存思内视法术。 其五〈宝神平气〉:言 *** 栉沐,返老驻颜之法。 其六〈注藏永图〉:言饮食服药禁忌及去疾除秽之法。 其七〈阴行真气〉:言 *** 眼目,使明亮彻视之法。 其八〈对时习真〉:言检制魂魄,消灭鬼尸之法,以及选择时日诵经修真。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经学著作。春秋卜商(子夏)撰。是 现存最早的《易经》。已佚。《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及 李鼎祚《周易集解》因引其部分佚文而得已留存。此 书所辑留的只有对《易经》原文进行注释的部分。所 注极为精辟,虽保留下来的不多,但对春秋时代的易 学水平也可窥见一斑,故价值极为珍贵。该本载《汉 魏二十一家易注》卷首。清代辑本有孙堂辑《子夏易 传》1卷,载《汉魏二十一家易注》。黄奭《子夏易 传》,见《汉学堂丛书》。马国翰《周易子夏传》,收 入《玉函山房辑佚书》。张澍《子夏易传》,载《二酉 堂丛书》及孙冯翼《子夏易传》1卷本。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宋周琪述并序(序文首缺)道冲跋,师范跋,心月跋,广闻跋(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