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伤寒感冒门ElU中华典藏网

四季感冒方ElU中华典藏网

苍术(米泔水浸过。三钱) 甘草(三分) 姜(五大片) 连须葱(五根) 春夏加荆芥穗(一钱五分) 秋冬加防风(一钱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水煎。服毕用被盖体,有汗即可。ElU中华典藏网

承气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发汗、泄泻,去脏毒。ElU中华典藏网

大黄 朴硝 豆豉 枳实 厚朴(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煎至八分,空心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桂枝汤ElU中华典藏网

官桂 麻黄(去节用枝。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葱一根煎至八分,温服取汗。ElU中华典藏网

人参败毒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伤寒遍身发热。ElU中华典藏网

甘草(五分) 人参(一钱)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各一钱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五片、葱一根煎至八分,温服取汗。ElU中华典藏网

十味芎苏散ElU中华典藏网

川芎(三钱) 柴胡 紫苏 桔梗 陈皮 半夏 干葛 枳壳 茯苓(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五片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参苏半夏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感寒咳嗽。ElU中华典藏网

半夏(二钱) 甘草(五分) 陈皮 茯苓 桔梗 枳壳 干葛 前胡 紫苏 桑皮 杏仁(各一钱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藿香正气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感寒恶心。ElU中华典藏网

陈皮 半夏 茯苓 桔梗 白术 苍术 厚朴 紫苏 藿香(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大腹皮(一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十神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大寒之时感寒,头疼、身疼、无汗者。ElU中华典藏网

川芎 陈皮 芍药(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升麻(一钱) 干葛 白芷 麻黄 紫苏 香附子(各一钱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治伤风发热头痛咳嗽方ElU中华典藏网

川芎 白芷 陈皮 紫苏 香附子 甘草(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姜三片、葱二根煎至七分,空心服。ElU中华典藏网

治头疼发寒潮热方ElU中华典藏网

细辛 白芷 石膏 川芎(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煎至八分,空心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正气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中寒重者。ElU中华典藏网

苍术 厚朴 川芎 柴胡 藿香 半夏 陈皮 甘草(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煎至八分,温服,汗出为愈。ElU中华典藏网

小柴胡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传经五七日不退,寒热者。ElU中华典藏网

柴胡(七钱) 人参(三钱) 黄芩(三钱) 半夏(二钱五分) 甘草(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八分,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泻者加神曲、泽泻各三钱。嗽者去人参,加天花粉。孕妇去半夏,加生地黄各二钱。欲饮水者,用辰砂、滑石、甘草各五分,为极细末,调水服之。ElU中华典藏网

治永不再感冒ElU中华典藏网

白芥菜子(真者。三钱) 甘遂(生用) 红牙大戟(各一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碾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夜间上床之时坐服,姜汤送下。人壮服十二丸,弱者服七丸或八丸九丸,服后至鸡鸣时觉浑身骨节动,飨早饭时大后行一次,亦不须再补其药,随丸随服,久丸无效。ElU中华典藏网

灸法:治阴症伤寒、房事后感寒危甚者,甚效,如行热感冷亦可。灸脚后根,履地平,当中直量上至脚肚七寸,左右足各一穴,两手拳起,于手掌各断纹处略上二三分,小指桩骨当中下来五六分为穴,左右手各一穴,头额上当中入发际三分一穴,共五穴。每灸五壮,极效。此试效者,房室伤寒,眼红极者,试以灯火,一火看成两火,是其症也。ElU中华典藏网

神术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四时瘟疫头痛发热,及伤风鼻塞声重。ElU中华典藏网

苍术(米泔浸。五两) 藁本(去土) 香白芷 细辛(去叶土) 羌活(去芦) 川芎 甘草(炙。各二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寸煎七分,温服不拘时。如伤风鼻塞,用葱茶调下二钱。ElU中华典藏网

荆芥丸ElU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风邪上攻头目,咽膈不利,或伤风发热、头疼、鼻塞、声重,并皆治之。ElU中华典藏网

荆芥穗(二两) 天麻 附子(炮) 白附子(炮) 乌药 当归(酒洗) 川芎(各一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炼蜜丸,每两作十丸,朱砂为丸。食后细。ElU中华典藏网

消风百解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四时伤寒,头疼发热恶寒及风壅咳嗽,鼻塞声重。ElU中华典藏网

荆芥 白芷 陈皮(去白) 麻黄(去节) 苍术(各四两) 甘草(炙。二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茎煎七分,不拘时。如咳嗽再加乌梅煎。ElU中华典藏网

暑门ElU中华典藏网

六和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产中亦可服。ElU中华典藏网

宿砂仁 半夏(汤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 赤茯苓(去皮) 藿香叶(去土) 白扁豆(姜汁略炒) 木瓜(各二两) 香薷 厚朴(姜汁制。各四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每服一两,水三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钟,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十味香薷饮ElU中华典藏网

消暑气,和脾胃。ElU中华典藏网

香薷(一两) 人参(去芦) 陈皮(去白) 白术 黄芪(去芦) 白扁豆(炒,去壳) 甘草(炙) 厚朴(去皮,姜汁炒黑色) 干木瓜 白茯苓(去皮。各五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调下。ElU中华典藏网

清暑益气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长夏湿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减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疼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闷、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虚。ElU中华典藏网

黄芪 苍术(米泔制) 升麻(各一钱) 人参 白术 神曲 陈皮 泽泻(各五分) 甘草(炙) 酒柏 麦门冬 当归(各三分) 葛根(二分) 五味子(九粒) 青皮(二钱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大钟煎至一钟,去渣,大温食远服。ElU中华典藏网

代茶汤ElU中华典藏网

夏月服之以代茶,健脾止渴。ElU中华典藏网

白术(一钱五分) 麦门冬(一钱。去心)ElU中华典藏网

上煎作汤代茶,服此一盏可当茶三盏,夏日吃茶水多,必至泄泻。白术补脾燥湿,麦门冬生津止渴也。ElU中华典藏网

双解散ElU中华典藏网

又名六一散,又名益元散。治伤暑发热,并常人夏月饮水用,调服。ElU中华典藏网

滑石(飞过。一两) 甘草(六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水调服。ElU中华典藏网

六合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伤暑泄泻。ElU中华典藏网

人参 白扁豆(各一钱五分) 白术 茯苓 橘红 半夏 藿香 厚朴 香薷(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生脉汤ElU中华典藏网

生津止渇。ElU中华典藏网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ElU中华典藏网

上剉,水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二气丹ElU中华典藏网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泄,或呕。ElU中华典藏网

滑石 硫黄(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于银石器内火炒令黄色,再研,用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新汲井花水服下。ElU中华典藏网

龙须散ElU中华典藏网

一名甘草散。治中暑迷闷不省人事,及泄泻、霍乱作渴,一服即愈。亦能解暑毒。ElU中华典藏网

白矾(生一两) 五倍子(生。一作五味子) 乌梅(槌,去仁。各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一方生用) 飞罗面(一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入飞罗面拌匀。每服二钱,新水调下。ElU中华典藏网

一方加柯子肉,滴水为丸如弹子大。细嚼水下。名为龙涎丸。ElU中华典藏网

湿门ElU中华典藏网

四制丸ElU中华典藏网

滋阴降火,开胃进食,尽除周身之湿。ElU中华典藏网

黄柏(四斤。成片,一斤酥炙一十三次,一斤人乳浸一十三次,一斤童便浸一十三次,一斤米泔水浸一十三次) 无油苍术(一斤。四两川椒炒,四两破故纸炒,四两五味子炒,四两川芎炒)ElU中华典藏网

上去炒药四味,用苍术同黄柏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酒下,午茶汤下,晩白汤下。黄柏用六斤,刮去皮,净四斤;苍术用斤半,粳米泔浸过,刮去皮,净一斤。ElU中华典藏网

山精丸ElU中华典藏网

健脾去湿,息火消痰。ElU中华典藏网

苍术(二斤。先用米泔浸三日,竹刀刮去粗皮,阴干用) 桑椹子(一斗许。取汁去渣,将苍术浸入汁内令透,取出晒干,如是者九次,用木杵捣为细末听用) 枸杞子(一斤) 地骨皮(一斤)ElU中华典藏网

上俱研干为细末,与苍术一并细捣,滤过和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白沸汤下。ElU中华典藏网

羌活胜湿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ElU中华典藏网

羌活(去芦) 独活(去芦。一钱) 藁本 防风(去芦。各五分) 蔓荆子(二分) 川芎(二分) 甘草(炙。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温服。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加黄柏一钱、附子五分、苍术二钱。ElU中华典藏网

除湿丹ElU中华典藏网

治诸湿客抟,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目赤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走注,脚气,无首尾疮疖,不可尽述。ElU中华典藏网

槟榔 甘草 威灵仙 赤芍药 葶苈(各二两) 乳香 没药(各一两) 牵牛 大戟(炒。三两) 陈皮(去白。四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温水食前下。如服药,前后忌酒二日,药后亦忌湿面两三日,食温淡粥补胃尤佳。《经验良方》有泽泻、青皮、葶苈。ElU中华典藏网

治湿神效火龙膏ElU中华典藏网

生姜自然汁二瓯,用大铁杓熬作一瓯。牛皮胶明亮者二两,用一盏水熬化。麝香真正者二钱,研细。ElU中华典藏网

上将胶汁倾入姜汁内再煎,待稠粘将麝香末搅入,俟温暖适宜,却量手足湿痛处长短阔窄,均匀摊开,冷定,自不粘贴衣被,不必用油纸,七八日后渐次脱去,如前法再熬,贴不过六七次自愈。ElU中华典藏网

治湿神效煮酒方ElU中华典藏网

五加皮(三两) 宣木瓜(三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无灰酒三大壶入小磁瓶内,将前药㕮咀,亦入瓶内,坐放滚锅中,待酒数沸,取出冷一宿。空心饮六七杯,不过五七瓶,无不愈者。ElU中华典藏网

一方:治玉茎有时受湿痒甚。以肥皂一个,烧灰存性,用香油调涂于上即愈。ElU中华典藏网

一方:治男女下部湿痒。用蛇床子煎汤洗即愈。ElU中华典藏网

一枝春ElU中华典藏网

治中湿。ElU中华典藏网

葳灵仙 薄荷 桂枝 白芷梢(各四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酒水各一钟,前至八分,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麻黄白术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感风湿,身体烦疼、无汗发热者。ElU中华典藏网

麻黄(去节三两) 白术(四两) 甘草(炙。二两) 桂心(一两)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ElU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每四钱,水一中煎七分,空心服。ElU中华典藏网

平胃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常服暖胃消痰。ElU中华典藏网

苍术(米泔浸。五斤) 厚朴(姜制,炒) 陈皮(各三斤二两) 甘草(炒。三十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ElU中华典藏网

一方:加草果,名平胃草果散。ElU中华典藏网

除湿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脚腰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ElU中华典藏网

半夏曲(炒) 厚朴(姜制) 苍术(米泔制。各二两) 藿香叶 陈皮(去白)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 白术(生用。一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热门ElU中华典藏网

凉膈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上焦温热,眼目昏花,大便结燥。ElU中华典藏网

连翘(一钱五分) 甘草 大黄(二钱) 朴硝(一钱五分) 薄荷(一钱) 黄芩 栀子(各二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黄连清气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上攻,头目不清。ElU中华典藏网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防风 黄芩 黄连(各一钱五分) 川芎 茯苓 桔梗 枳壳(各一钱半) 荆芥(八分) 甘草(四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灵砂丹ElU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郁结、头目昏眩、头疼、牙痛诸症。ElU中华典藏网

天麻 独治 羌活 细辛 石膏 防风 连翘 薄荷(各二两) 川芎 栀子 芍药 荆芥穗 当归 黄芩 生大黄 全蝎(去毒,微炒) 菊花 人参 白术(各五钱) 朱砂(二两。为衣) 寒水石(生用) 桔梗(各二两) 砂仁(二两五钱) 甘草(二两) 滑石(二两)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细嚼,茶清送下。ElU中华典藏网

养荣清热和中汤ElU中华典藏网

当归(酒洗。一钱) 白芍药(炒。八分) 生地黄(酒浸。一钱) 白术(一钱) 白茯苓(八分) 黄芩(炒。八分) 黄柏(炒。七分) 生甘草(五分) 香附(童便浸。四分) 陈皮(去白。四分) 贝母(五分) 山栀仁(炒。六分。小便清利去之) 麦门冬(去心。七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食远服。ElU中华典藏网

上清丸ElU中华典藏网

《乾坤生意》本方。ElU中华典藏网

薄荷(半斤。去头,末。四两) 川百药煎(黑饼者。四两) 桔梗(一两) 寒水石(生用。一两五钱) 砂仁(头,末。三钱) 甘松(二钱) 玄明粉(二钱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以甘草膏为丸。口噙化甚妙。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薄荷(四两) 桔梗(二两) 甘草(一两) 硼砂(二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口噙化。ElU中华典藏网

消渴方ElU中华典藏网

治口渴心热。ElU中华典藏网

用天花粉一味,水煎。当茶常服,甚效。ElU中华典藏网

诸血门ElU中华典藏网

滋阴荣血汤ElU中华典藏网

当归(酒洗,去芦。一钱五分) 川芎(去梗。一钱) 白芍药(八分) 甘草(炙。五分) 熟地黄(酒洗。一钱) 白术(去梗。一钱) 广陈皮(洗净。一钱) 白茯苓(去皮。八分) 侧柏叶(去梗。一钱。春取东方,夏取南方,秋去西方,冬取北方) 香附子(石臼内舂去毛。一钱五分) 北五味子(去梗。八分) 知母(去毛。不见铁。八分) 麦门冬(酒洗,去心。十个) 黄芩(条实者。去梗。八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㕮咀,作一贴,用水二钟、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忌煎炒、鱼腥、胡椒、咸酸、油腻之物。ElU中华典藏网

治痨瘵吐血方ElU中华典藏网

黄芪 金钗石斛 五味子 天门冬 麦门冬 山药 牡丹皮 木香 人参 当归 川芎 白术 茯苓 熟地黄 肉桂(热不加) 甘草 御米壳(蜜炒过) 半夏 款冬花(嗽加)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姜五片煎服。有痰者加石膏、南星,疼者加乳香、没药,后服四物汤内加苏木、红花、桃仁。ElU中华典藏网

治男女诸般血病ElU中华典藏网

水芦花 茅香 红花 槐花 白鸡冠花(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忌腥、滑、发、气等物。ElU中华典藏网

吐红方ElU中华典藏网

韭菜根,净,石臼木杵捣烂,入童便在内,却用布绞去渣,止将汁与便瓷罐盛之,置火边令热,浊者居下不用,止取其汁便之清者,服之甚效。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用向东侧柏叶捣烂,入井花水,清晨凉服。ElU中华典藏网

肠风下血方ElU中华典藏网

白术 茯苓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防风 荆芥 苍术 厚朴 陈皮 枳壳 干葛 黄芩 乌梅(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煎服。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用黄柏去皮一斤,内四两盐酒制,四两乳制,四两蜜制,四两生用,共为细末,入猪大肠内,砂锅水煮烂为丸。不拘时服,屡试屡验,须侧柏叶煎汤送下乃验。其柏叶照依月建之方采取,阴干或用瓦焙干用。ElU中华典藏网

槐角丸ElU中华典藏网

治便红,肠风下血。ElU中华典藏网

槐角(一两。炒) 地榆 防风(去芦) 黄芩 当归 头身(酒洗) 枳壳(去穰,面炒)ElU中华典藏网

上每味用八两,如减黄芩则加黄连八两,酒蒸,为细末,滴水为丸。空心米饮服。ElU中华典藏网

治肠红下血方ElU中华典藏网

木香、黄连二味为末,入肥猪大脏内,两头扎定,煮极烂,去药食猪脏,或连药捣为泥,通食之。ElU中华典藏网

大便小便有血方ElU中华典藏网

茱萸共黄连,同炒不同研,粪前茱萸酒,粪后酒黄连。制法:茱萸一两、黄连一两共一处,用酒泡三日夜,取出同炒干,各为末。ElU中华典藏网

茱萸丸:治小便血。用泡药酒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ElU中华典藏网

黄连丸:治大便下血。仍用泡药酒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ElU中华典藏网

气冲血流不止ElU中华典藏网

红鸡冠花(烧灰) 棕树(烧灰)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好酒送下,待时即愈。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白鸡冠花烧灰,热酒调服,汗出为度。ElU中华典藏网

疟门ElU中华典藏网

疟疾治例ElU中华典藏网

王节斋曰:疟是风暑之邪,有一日一发,有二日一发,有三日一发,有间一日连发二日,有日与夜各发,有有汗,有无汗,有上半日发,有下半日发,有发于夜者。治法:邪从外入,宜发散之,然以扶持胃气为本,又须分别阳分、阴分而用药。邪疟及新发热者,可散、可截;虚疟及久者宜补气血。若过服截药,致伤脾胃,则必延绵不休。ElU中华典藏网

主方ElU中华典藏网

柴胡(去苗) 白术(各一钱) 苍术(米泔浸。一钱以上三味,疟疾必用之) 陈皮(七分) 甘草(炙。五分) 干葛(一钱二分)ElU中华典藏网

若一日一发及午前发者,邪在阳分,加枯黄芩、茯苓、半夏(各一钱),热甚头痛再加川芎、软石膏(各一钱),口渴加石膏、知母、麦门冬(各一钱)。ElU中华典藏网

若间日或三日发、午后或夜发者,邪在阴分,加当归、川芎、酒炒芍药、熟地黄、炒知母(各一钱),酒洗红花、酒炒黄柏(各四分),提起阳分可截之。ElU中华典藏网

若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人参、黄芪、白茯苓(各一钱)以补气,川芎、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各一钱)以补血。ElU中华典藏网

若阳疟多汗,用黄芪、人参、白术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白术、黄芩、干葛以发之。若阴疟多汗,用当归、白芍药、熟地黄、黄芪、黄柏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大川芎、红花、升麻以发之。故曰:有汗者要无汗,正气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ElU中华典藏网

若病人胃气弱,饮食少,或服截药伤脾胃而少食者,加人参(一钱五分)、酒炒芍药、大麦芽(各一钱)。ElU中华典藏网

若厌食痞闷或有食积者,加神曲、麦芽、枳实(炒各二钱)、黄连(炒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若痰盛加姜制半夏、南星、枳实(炒。各一钱)、黄芩、黄连(各六分)。ElU中华典藏网

若欲截之,加槟榔、黄芩、青皮、常山(各一钱)、乌梅肉(肥者。三个)。ElU中华典藏网

若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或无寒而但微热者,邪气已无,只用四君子合四物汤,加柴胡、黄芩、黄芪、陈皮以滋补气血。ElU中华典藏网

人参养胃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疟有暑疟、风疟、痰疟、食疟、瘴疟。必须托住其气不使下陷。ElU中华典藏网

人参(去芦) 白术(酒炒。各一钱五分) 厚朴(姜汁。六分) 陈皮(去白。一钱五分) 苍术(米泔浸,炒。二钱) 茯苓(去皮) 半夏(汤泡七次) 草果(去壳。各一钱) 藿香(八分) 甘草(八分) 黄芩(酒炒) 柴胡(去芦。各六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虚者多服数帖,旺者一二服,不拘远近。男妇皆治,先服此汤,再服后截药。ElU中华典藏网

截疟方ElU中华典藏网

常山(用草果不拘多少。二钱五分。煎汤,炒过。不用草果,止用常山) 柴胡(一钱五分) 前胡(一钱五分) 槟榔(二钱) 陈皮(一钱) 知母(一钱) 甘草(八分) 人参(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煎至七分,留下一宿,不必露天,次早五更空心服之,渣用水一钟煎五分,头日煎下。此方与各不同,神效。ElU中华典藏网

治疟方ElU中华典藏网

常山(二钱) 茯神(一钱五分) 肉桂(一钱) 甘草(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无灰酒浸之,露一宿,次早病未发之时,取去药渣,温服,立愈。忌生冷、油腻、鱼腥。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常山 槟榔 青皮(去白) 草果(去壳) 甘草 陈皮 厚朴(姜制)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露天露一宿,临发日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青皮(去白) 山楂(去核) 槟榔 草果 半夏 陈皮(去白) 川芎 藿香 茯苓 甘草 枳壳 柴胡 香附米 黄芩 苍术(米泔浸,炒) 厚朴 常山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姜三片、乌梅一枚煎至八分,温服。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发三四次后,服此药,不再发。ElU中华典藏网

常山 草果仁(各五钱) 乌豆(四十粒)ElU中华典藏网

上作一服,水酒各半钟煎熟,露一宿,次早温服,微利而止。ElU中华典藏网

五神丸ElU中华典藏网

治疟疾立应。ElU中华典藏网

东方巴豆(去油。五钱) 麝香(一分) 南方官桂(五钱) 朱砂(一钱) 西方白矾(五钱) 白芷(二钱) 北方青黛(五钱) 黑附子(三分) 中央硫黄(五钱) 雄黄(一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于五月五日修制,各另包按方放,午时取,五家棕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一丸,绵裹,于未发日晩,男左女右塞鼻孔中,立效。修药忌鸡、犬、妇人见。如用了的药,还收藏,再有患者用,醋过,重又绵裹与患人一丸,可治八九人病愈。须忌生冷、鱼腥、鸡、羊、发物。ElU中华典藏网

截疟丹ElU中华典藏网

五月五日,取独蒜不拘多少,舂烂,入好黄丹再舂,干湿适匀,丸如圆眼大,晒干,收贮。但疟疾二三发后,临发日鸡鸣时,以药一丸略搥碎,取井花水面东服之,即止不再发。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以柴胡汤与平胃散二剂合为一剂,空心五更时服,平明时并滓煎服,当日即止。累治有验。名为柴平汤。ElU中华典藏网

截疟雄神丸ElU中华典藏网

雄黄 人参 神曲(各五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三味为末,五月五日午时,用棕尖子七个和为丸如赤豆大。病未发时,面东服七丸,无根水送下。ElU中华典藏网

疫瘴门ElU中华典藏网

宣圣辟瘟方ElU中华典藏网

腊月二十四日,五更井花水。ElU中华典藏网

上平旦第一汲水,盛净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旦五更,暖令温。从少至大,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一二呷咽下,则一年不患时疫(孔平仲云:邪气氛瘟,未尝无所以,故宣圣轸念世人,设此术以传济生灵,避凶趋吉,不致夭横。孔氏继今六十余代用之,未尝有此患)。ElU中华典藏网

普济消毒饮ElU中华典藏网

罗谦甫云:先师监济源税时,四月民多疫疠,初觉增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之多不救。先师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已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盛,遂处方用黄芩、黄连,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臣;连翘、黍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苦寒,马勃、白僵蚕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共为细末,拌匀,用汤调,时时服之,拌蜜为丸,噙化之。服尽良愈,全活甚众。时人遂刊于石ElU中华典藏网

黄芩 黄连(各半两) 人参(三钱) 橘红 玄参 生甘草(各二钱) 鼠粘子 板蓝根 马勃(各二钱) 白僵蚕(炒七分) 升麻(二钱) 柴胡(二钱) 桔梗(二钱)ElU中华典藏网

或加薄荷、川芎、当归身,㕮咀,每服五钱,水二钟煎一钟,去滓,温服。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黄一二钱以利之;肿势甚,宜砭刺之;时行疫疾,虽热毒所染,其气实之人下之,可愈;气虚下之,鲜不危者。故东垣制此方以救人,其惠溥矣。ElU中华典藏网

遇仙丹ElU中华典藏网

一名一粒金丹。王经略于开通元年赴广东安抚,在任忽患山岚瘴气,肚腹胀满,无药可治。遍榜召,一时有一道人揭榜,云能治此病,随付药一丸,服之后取下一条,形如蛇,长尺许。当时留下本方云:此实济世之宝。言毕,转步烟雾中腾空而去。王经略病疾随痊,自此留传在世。凡人百病皆因饥饱、酒食、生冷过度,伤其脾胃,心腹胀满,呕吐酸水,面黄肌瘦,饮食减少,肠腹疾块,病初未觉,日久则成大患。此药能治五劳七伤,男女诸般劳嗽、吐痰、吐血、翻胃、转食、咳逆、风壅、痰涎、冷泪、鼻流清涕、水泻、痢疾、心腹疼痛、酒疸、食黄、水气、宿食不化、左瘫右痪,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润三焦,补精气,安五脏,定魂魄,壮筋骨,益元阳,宽胸膈,暖腰膝,止疼痛,黑须发,牢牙齿,明眼目,返老还少,行走轻健。五七日服一服。ElU中华典藏网

腽肭脐(二钱) 阿芙蓉(二钱) 片脑(三分) 朱砂(三分) 麝香(一分) 晩蚕蛾(一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放瓷碗内,别用火酒二钟,将射干草不拘多少入酒内煎至八分,然后倾于碗内,放水面以炭火滚四五次取出,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用沙糖或梨嚼烂下之。ElU中华典藏网

除湿去瘴汤ElU中华典藏网

治十指顽木,屈伸直强,行步蹇难。ElU中华典藏网

南木(一钱二分) 川黄柏(盐炒。一钱二分) 威灵仙(酒洗。八分) 山楂子(一钱) 当归尾(酒洗。八分) 香白芷(一钱) 萆薢(一钱) 汉防己(八分) 木瓜(一钱) 川独活(一钱) 南星(火炮。八分) 牛膝(去芦,酒洗。八分) 红花(五分) 全蝎(炒,去刺。五分) 厚朴(姜汁炒。七分) 秦艽(去芦,酒洗。焙七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十六味合一贴,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钟,空心热服,次早辰服渣。如效后复发,将此方倍秤,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空心嚼一丸,酒送下,白汤亦可。如夏时,勿宜赤足。ElU中华典藏网

正气散ElU中华典藏网

治山岚瘴气。ElU中华典藏网

苍术(米泔浸,麸炒。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 川厚朴(姜汁炒。一钱五分) 藿香(去土。八分) 甘草(五分) 半夏(姜汤泡。一钱) 苏叶(八分) 香附米(童便浸。研二钱) 槟榔(二钱)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二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远服。如感瘴气,以槟榔顶尖者为粗末三钱同煎服,泄气即愈。暑热加香薷、黄连;寒凉加木香、白豆蔻。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苍术(五分) 川芎(六分) 升麻(三分) 干葛(三钱) 白术(一钱) 人参(五分) 当归(一钱) 甘草(三分) 青皮(三分) 陈皮(五分) 黄芪(四分) 黄柏(五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酒一钟半、姜一片煎,食远服。未感,先服以固元气;既感,加槟榔五分、羌活五分、细辛三分、黄芩五分、生地黄五分、葱一根。双溪先生云:平胃散米汤调服,治瘴气甚妙;藿香正气散治感冒,重者亦妙。ElU中华典藏网

又方:用生熟大蒜各七片,共细嚼食之,少顷腹中鸣,或口吐血,或大便泄气,即愈。ElU中华典藏网

时病方ElU中华典藏网

半夏 川芎 茯苓 陈皮 山楂 白术 苍术(君) 甘草(七味各等分)ElU中华典藏网

上用水一钟半煎服。如头痛加酒芩;口渴加干葛;身痛加羌活、薄荷、防风、芍药。ElU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