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医案三编

作者:王士雄
王氏医案三编

医案。清王士雄撰,徐亚枝辑。三卷。士雄有 《温热经纬》 已著录。亚枝继《王氏医案》及《王氏医案续编》之后,续采自咸丰元年至四年王氏临证验案,仍仿编年体例编辑成帙,于咸丰四年 (1854) 刊行。收载王氏诊治各科病证治案凡一百四十则。其中亦有连续复诊详案,有利于了解辨证施治全过程,研究其学术思想。有咸丰四年刻本,《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 本。

猜你喜欢的书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Ein Landarzt)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1920年春天由德国科尔特·沃尔夫出版社(Kurt Wolff Verlag)出版,共收录了卡夫卡的十四则故事。《在法的门前》《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等名篇均收录在册。字里行间皆是奇诡的想象,反讽的语言风格鲜明。本书还收录了短篇小说《在流放地》(In der Strafkolonie),它首次出版于1919年10月。流放地有一台可怖的行刑机器,曾被用来处决犯人,这一行为遭到新任司令官的反对。执行处决的军官极力维护这台机器的价值却失败,最终用机器自杀。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又名《政治权力的原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中 译本根据奥比蔼版、摩·哈伯瓦斯注释本译出。译本曾于1958年以《民约论》书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1963年初版、1980年2月修订第2版。全书共分4卷38章。第1卷以社会契约为中心,论述原始社会如何通过社会契约进入政治社会,建立以人民主权为核心的共和国等。作者首先对格劳秀斯、霍布斯等人提出的转让自由和主权的契约论加以批判,认为他们的主张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在他看来,真正的社会契约不是人民和统治者订立的,而是人们相互之间订立的。社会契约的宗旨是:“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从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象以往一样地自由。”(《社会契约论》第23页)所以,这个契约的主权在于人民自己,而不在于统治者。第2卷以人民主权为中心,指出人民主权具有如下四个原则:人民主权不可转让性、不可分割性、不可代表性和至高无上性,以及法律的定义、法律的分类、立法权由人民行使等等。第3卷论述政府与国家的区别及政体理论。第四卷主要论述政治制度等。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公意,即人民的公共意志。卢梭把在社会契约基础上形成的人民主权国家比喻为公共人格,具有自己的意志和最高权威、最大力量。公意构成主权,是国家活动的动力。它的基础,是人民的公共利益即人人平等和自由,而它的基本精神是个人服从整体的集体主义。由于公意的主权权威性,作者把法律解释为公意的行为,主张政府的行为要符合公意。本书集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最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即以暴力推翻封建贵族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美国独立战争、特别是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誉为“革命的圣经”,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

金石史

金石史

二卷。明郭宗昌编撰。郭宗昌,字允伯,华州 (今属陕西省)人。平生笃好金石文,与同时周至赵崡,都以搜集古刻为事。他在住地的白崖湖上,筑一亭子,亭子上的廊柱、柱基、屋基等处,刻满了各种铭赞,都是自己书写和刻石。上卷起周秦迄隋唐;下卷载唐碑二十余种,还著录宋绛州“夫子庙记”一篇。此书以论书法为主,不甚考究史事。书中考证衡岳碑、比干墓、铜盘铭、季札碑、天发神谶牌、碧落碑等条,都有较好的见解,能确指其伪。但有的论说,明属偏颇,所据不确,不足为信。孙承泽虽多有批评,但他在作《庚子销夏记》,论列诸碑时,用了郭书中很多考释材料和论语,足见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传本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等。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参同契释疑(原题俞琰),宋末元初学者俞琰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摘录《参同契》诸版本中异字异词或词句颠倒之处,相互参校考释,判明正误。所校诸版本除彭晓、朱熹、张伯端、詹谷、刘永年、王保义、陈致虚等人注本之外,亦有不标出外之佚本。大抵贬彭晓而推崇朱熹。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一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之戒本也。说二百五十戒之戒相。说戒时诵之者,谓为戒本。

放钵经

放钵经

一卷,失译,即普超三昧经奉钵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钵于地下入地中,至赖毗罗耶佛刹悬空中,使诸弟子索之,不得,最后,文殊师得索之,还献佛所,赖毗罗耶佛因为诸弟子说诸菩萨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闻之,遂发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