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审证表

作者:包诚
伤寒审证表

一卷。清包诚撰。包诚字兴言,泾县(今属安徽)人。同治年间曾官湖北同知。从学于张宛邻,私淑黄元御。张宛邻崇拜黄元御之医术,令包氏校雠黄氏诸书。包氏尤致力于 《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文奥义精,难以记诵,如注家不明旨意,不分纲目,读者难解大旨。故撰此书。书中以表格形式阐发伤寒六经辨证之法。将太阳经分为本病中风、伤寒、兼证、阳盛八腑、阴盛八脏、坏病、不治病七种;将阳明病经分为脏病连经、腑病、阴病、不治病四种;将少阳经分为经病、本病、入阳明病、入三阴病、坏病五种;将太阳经分为脏病连经、脏病二类;将少阳厥阴经分为脏连经、脏病、不治病三种;将汗下宜忌分为可汗、可吐、可下等六种。各种内容下面以方药附之。此书均以表格形式,钓玄提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博而能约,便于记诵。就证列治,明晰精当。便于后学研究仲景之学。有同治十年(1871)湖北崇文书局刊本。

包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过河入林

过河入林

这是海明威于1949年去意大利旅行和打猎回国之后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坎特威尔上校躲在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全书描写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主人公在战后不久去意大利的福萨尔塔重访他当年作战负伤的地点,去威尼斯游玩,与朋友们一起打野鸭子,并着重描写了他与美丽的意大利姑娘蕾纳塔之间毫无功利目的纯真爱情,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人类前途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价值、爱情与死亡的思考。本书书名取自美国内战时期南军将领托马斯·杰克逊临死前所说的话,表现了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也名括他本人--视死如归的坚强性格。

寒松阁集

寒松阁集

宋代诗文别集。3卷。詹初著。首卷《翼学》10篇,为论述儒学的文章。次卷《日录》,内容皆为谈修生养性之道的语录。卷3为诗。其中有以诗阐道的枯燥乏味的理学诗,如《读〈易〉》:“先天本无言,有言即后天。欲知先天易,须在无言前。”但亦有部分可读之作,如《新春》:“岁月新更又一春,迎春还是旧年人。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虽为说理,但尚称朴实无华。又如《梅》:“万木枯岁晚,寒梅独不移。幽香对白雪,清景月明时。”也富于诗情画意,堪称佳作。本书有《四库全书》本、《宋人集丙编》本;另有明嘉靖十七年(1538)詹景凤刻本,题作《宋国录流塘詹先生集》3卷,附录1卷。

难经

难经

中医医经类著作,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战国秦越人撰。秦越人,人称扁鹊或卢医。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据文献考证成书年代约在《内经》之后,《伤寒论》之前。《难经》的作者,唐以后历代注家多认为是秦越人。本书以问难形式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和某些疑难问题。总设八十一篇,故名《八十一难》。第1~22难论述脉诊,其中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切于临床实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第23~29难主论经脉流注始终、经脉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及所主病证。第30~47难主论脏腑、对三焦、肾与命门提出新见解。第48~61难主论疾病的证候、诊断及四诊。第62~68难论述脏腑井俞诸穴。第69~81难论述针刺补泻之法。此外《难经》还首次提出了“七冲门”、“八会穴”和“伤寒有五”等新观点。全书文字简要,理奥趣深,辨析亦颇精微,在祖国医学经典中每每与《内经》相提并论。在古今中外均有较大影响。历代刊本和注本颇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吕博望《注众难经》、杨玄操《集注难经》、丁德用《补注难经》、滑寿《难经本义》、熊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徐大椿《难经经释》、黄元御《难经悬解》、日人丹波元胤《难经疏注》等。现存明刻本,及1940年黄竹斋校本等。

自证说法

自证说法

《大正藏》第79卷,然此自证三菩提(文)尔者于自证极位。可云说今经乎。答。此事古来难义。末学虽难一定。且依相承一义非自证极位之说可答申也。两方也。若云非自证说者。凡思今经以自性法身为能说教主。以自觉境界为所说法门。此则一家不共之实义。诸教超绝之规模也。是以我乘内证智如来金言。自受法乐高祖定判。悉非显为自证说旨乎。若又依之云尔者。思自证极位超言议境过心思域。争有说法义乎。加之案文段起尽。住自证境无众生蒙益义故。住神变加持三昧说今经(见)尔者两方也。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一卷,明如馨纂要并题记。

观音义疏

观音义疏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普门品疏、别行义疏、观音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内容解释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文句。初设时节、标人、敬仪、正问等四问,而答以口机感应、意机感应、身机感应等,明示观音树王之冥益;次就身、口、意等三业设问,而以别答、总答、劝供养等作答,明示普门珠王之显益。书中巧用四教、三观之教法,以破斥他师、旧解等诸说,于观世音信仰阐明其理论与观行,为后世解释普门品之指南。又本书与观音玄义一书皆举扬天台之性恶法门。此外,宋代知礼就本书而作观音义疏记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