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诚

包诚
  • 姓名:包诚
  • 别名:字兴言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泾县包村
  • 出生日期:1800
  • 逝世日期:1871
  • 民族族群:

包诚(1800~1871),清医家。字兴言,清代安徽泾县包村人,包世臣长子。安吴(今安徽泾县西南)人。受学于张琦。尝抨击当时庸医陋习,云:“各据门户,执‘古方不能治今病’,‘读医经不如多临症之说,不深求经方药录用意所在,徒创异说,以博名誉。论说日繁,医学日晦。”又谓“《本经》、《别录》诸书著其治而不言其理;《千金》、《外台》之方,详所主而不审其由”,故致力于阐药性制化之理。尝就其师节录刘若金所辑《本草述录》一书,以十二经络为经,以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为纬,分类表解药性,编成《十剂表》(1840年)。另著《广生编》一卷(1868年)、《伤寒审证表》一卷。前者系张曜孙《产孕集》之补遗;后者系据《伤寒悬解》列表,以求简明易览。

包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吴中旧事

吴中旧事

地理杂志。元陆友仁撰。 一卷。友仁字辅之,平江(今江苏苏州)人。著有《研北杂志》。是记吴中轶闻旧迹,以补地志之阙而成书。约九千余字。载有李育、程光禄、林德祖、朱勔及绍兴三年长洲地震、淳熙二年(1175)夏秋天久不雨、郡城北数里有古幢等人与事凡百余,间附按考。体似小说。其中辨吴会、吴下之名,及陆贽墓、张翰宅和会坊高彪碑等,对历史研究和考古颇有价值。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望炊楼丛书》本。

江湖异人传

江湖异人传

这篇记事的材料,十成中有两成是我亲目所见,八成是得之诚实可靠的友人,于今将它详细写了出来。在看官们的眼光看了这一篇满纸荒唐神怪的文字,未必不存一个“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和看《封神传》、《西游记》一般的念头。但是此刻的我,在提笔记述这一回事,脑筋中觉得有三种缺恨。三种甚么缺恨呢?第一、是恨我自己的文笔太恶俗,每次提笔作文,词不达意的地方太多,有许多曲曲折折的情事,我这恶俗的文笔不能描摹尽致,不能使看官们对于文字上发生一种美感。若在平日,作那些不相干的小说和种种消遣的小品文字,却妈妈糊糊地胡诌一会子所记述的事,半是空中楼阁。文笔所能达得出的,就写了出来;达不出的,便不写它也罢了。文章对不住事实的时候还少。惟有记这一篇的事,不能由着我这枝笔乱写。

文苑诗格

文苑诗格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旧题白居易著。一般认为是伪托的。书中讲诗“意”,有正统儒学文论的成份,但也从诗的结体、文藻、物象、用事等方面阐述了意的表现。如“依带境”,“抒析入境意”及“招二境意”都论及物色描写的“境”与意相合,由境见意;“影带宗旨”中讲文藻与意的关系,也主张以意为主,然后饰以文彩,即可“悉皆流美”;“雕藻文字”讲在“势”的基础上“精求”文字。“联环文藻”讲“隔句相解”,未免机械,但也强调了文为意服务。“精顺以事”与“叙旧意”主张诗中用事应有新意,不落古人窠臼;“重叠叙事”、“明五七言”推崇言辞的精炼。作者注重诗中之意,并不仅限于文字的表现,而是要达到“语尽而意远”的境界,并以清空幽远的写景诗句为说明,继承了唐代自释皎然以来的意境论的思路。有《格致丛书》、《诗学指南》等本。

盂兰盆经疏孝衡钞

盂兰盆经疏孝衡钞

佛典注疏。宋遇荣撰。二卷。是发挥和疏注唐宗密撰《盂兰盆经疏》的著作。书前有“科文”一卷。正文有三部分内容:初释疏题目、二彰造疏人、三释疏本文。在“释疏本文”中,先举宗密“疏”,后随遇荣“钞”。全书分上、下两卷,每卷卷末有音释。此钞有“旧本”,为梵夹装,刊印何时不详。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以方册本刊行。

增集续传灯录

增集续传灯录

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南石文琇(1345~1418)着,清康熙十年(1671)浙江嘉兴府楞严寺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二册。系文琇继‘续传灯录’之后,搜录宋至元代之禅宗典籍、塔铭、行状等,增订、编集大鉴下十八世至二十五世,计五百余位禅师之行实、机缘语要等。卷末附录五灯会元补遗一卷,增列大鉴下十七世,计二十人之略传。又于补遗之后增列法嗣未详者七人。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梵名Mu^la -sarva^stiva^da-vinaya 。凡五十卷。属小乘律部经典。唐朝武后长安三年(703)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佛陀入灭后三百年初期,由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分出之(根本)说一切有部所整编而成,系规定戒律之典籍。其内分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泥萨只波逸底迦法、九十波逸底迦法、四波罗底提舍尼法、众多学法、七灭诤法等八科,大多备载各戒法之制戒因缘。于汉译诸律本中,本律与十诵律最近似。其戒本为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此外,其余与说一切有部有关之律本律文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