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医案
作者:施今墨章节列表
升序↑内科病案
- 流行性感冒
- 中 暑
- 疟 疾
- 丹 毒
- 猩红热
- 流行性腮腺炎
- 风 疹
- 麻 疹
- 天 花
- 霍 乱
- 水 痘
- 白 喉
- 伤 寒
- 副伤寒
- 颈淋巴腺结核
- 肺结核
- 腰椎结核
- 结核性脑膜炎
- 肠结核
- 结核性腹膜炎
- 肾结核
- 膀胱结核
- 寄生虫病
- 阿米巴痢疾
- 黑热病
- 细菌性痢疾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百日咳
- 支气管哮喘
- 急性支气管炎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扩张
- 阻塞性肺气肿
- 大叶性肺炎
- 胸膜炎
- 肺脓疡
- 先天性心脏病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风湿性心脏病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肺源性心脏病
- 眩 晕
- 高血压病
- 冠心病
- 头 痛
- 神经官能症
- 失 眠
- 癫 痫
- 周围性面瘫
-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 三叉神经痛
- 坐骨神经痛
- 脑溢血
- 脑血栓
- 糖尿病
- 口腔炎
- 急性扁桃体炎
- 食道狭窄
- 食道癌
- 食道炎
- 神经性胃痉挛
- 急性胃炎
- 慢性胃炎
- 胃弛缓症
- 胃扩张
- 胃酸过剩症
- 消化性溃疡
- 萎缩性胃炎
- 胃下垂
- 呃 逆
- 急性肠炎
- 慢性肠炎
- 慢性结肠炎
- 阑尾炎
- 痔 疮
- 便 血
- 肠弛缓症
- 便 秘
- 肠梗阻
- 黄 疸
- 肝硬变
- 腹膜炎
- 脱 肛
- 急性肾炎
- 慢性肾炎
- 肾盂肾炎
- 膀胱炎
- 前列腺肥大
- 遗 尿
- 遗 精
- 阳 痿
- 输尿管结石
- 副睾丸炎
- 风湿性关节炎
- 淋巴腺瘤
- 甲状腺肿
- 阿狄森病
- 过敏性紫癜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施今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通雅
明清之际方以智著。五十二卷。另卷首三 卷。1639年已有草稿,1643年修改完毕,最后“缀集”於 流离岭南期间。1664年于福建建宁初刻,四十卷。该本 已佚。今见最早刻本为康熙丙午(1666)夏日龙眠(在桐 城境内)姚文燮作序本,即“此藏轩刻本”。此书仿《尔雅》体制,分为疑始、释诂、天文、地舆、身体、称谓、姓名、官制、事制、礼义、乐曲、乐舞、器用、衣服、宫室、饮食、算数、植物、动物、金石、谚原、切韵、声原、脉考、古方解共24类,每类之中又有子目。卷首末附有专论音韵训诂的文章八篇。内容主要是辨证词语训诂,考证古音古义,议论方言俗语,并论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及各物、医学等。分类编写,广征博引,考证精细,是明代的小型百科全书,可供研究古汉语及词源者参考。
医略抄
方书。1卷。日本丹波雅忠辑于日本永保元年(1081年),丹波元简校订于日本宽政七年(1795年)。此书选录《肘后方》、《范汪方》、《小品方》及苏恭、陶弘景、陈藏器等34家晋唐医方,计242首,分为52门。辑蒐颇广,间有《千金方》、《外台秘要》所未载,后世方书所罕见者。现存《聿修堂医学丛书》本、《皇汉医学丛书》本。
道德篇章玄颂
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阅史郄视
四卷,续一卷,清李塨撰。李塨字刚主,蠡县人,康熙年间举人,官通州学正,从博野颜元游。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苦筋力,习六艺,讲世务。书中讲道: “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然后大事可为。”持论极平,能不因人废言; 力主熟读经书以恢复宏扬圣贤道统。方苞志墓,谓刚主闻其言,取不满程朱语,载经说中已镌版者,削之过半,盖未能尽从也。德州孙勷为此书作跋,称其忧深识远,旨约言文,固也不是无用之学。《阅史郄视》后收入《畿辅丛书》中。
诗传大全
二十卷,明胡广等著。为明永乐年间所修《五经大全》之一。本刘瑾《诗传通释》损益而成。仅删刘书冗蔓者数条,余皆如故。唯改原书“瑾案”二字为“刘氏曰”,并将刘氏原书以《小序》分属各篇,合为一篇。顾炎武、朱彝尊对此都有辨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述其沿革:“自北宋以前,说《诗》者无异学。欧阳修、苏辙以后,别解渐生。郑樵、周孚以后,争端大起。绍兴、绍熙之间,左右佩剑,相笑不休。迄宋末年,乃古义黜,而新学立。故有元一代说《诗》者,无非朱传(《诗集传》)之笺疏。至延祐行科举法,遂定为功令,而明制因之。然元人笃守师传,有所阐明,皆由心得。明则靖难以后,耆儒宿学,略已丧亡。广等无可与谋,乃剽窃旧文以应诏。此书名为官撰,实本元城刘瑾所著《诗传通释》而稍损益之。”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