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西晋文纪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西晋相传四叶,为时不多。何晏、王弼等人主张 “援老入儒”,君主无为而治,遂至于南渡偏安。然观此编一代之文,则讨论典故,崇励风俗者,犹居其半。东汉以来,老师宿儒之遗训越三国而尚存,此编则进而伸张了礼教之本。书中多采辑诗赋之序,以足篇帙,特较梅鼎祚所辑他代《文纪》为繁,殊嫌割裂。而司马懿以及师、昭,虽 《晋书》本纪三祖并登,而揆以史法,终成断限;梅鼎祚既统编陈、隋以前之文,自宜附之魏末,使名号不舛,时代靡差。此乃因仍 《晋书》之失。此书有 《四库全书》本。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唐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用于醮祀上清仙箓、灵宝真文、八景五法、六甲秘符、正一盟威箓等道教符箓书中出现的神真仙灵、将官吏兵、玉童玉女等大小神灵,旨在「荐诚于天地,祈福于冥灵」,外消灾厄,内镇五脏,使人早成神仙。其醮仪程序有设坛、斋洁、入户祝、发炉、出灵官、请官启事、送神真、小户祝、醮后诸忌等十三节。从本篇醮仪中可见隋唐道教所尊奉之主要神灵和符箓:第一设立坛位, 第二洁坛解秽, 第三入户祝, 第四发炉, 第五出灵官, 第六请官启事, 第七送神真, 第八敕小吏神, 第九内官, 第十覆炉, 第十一送神颂, 第十二出户祝, 第十三醮后诸忌。从设坛位开始,中经请神送神直到醮后诸禁忌都有明确规定,从中可见唐代道教醮仪的一般情况。 此书为作者编录整理的道教坛醮著作,对研究唐道教斋醮仪式有一定参考价值。
正红旗下
当代长篇小说。老舍著。初载《人民文学》1979年第3至5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6月初版;1987年5月又将《正红旗下》与作者的另一作品《小人物自述》合为一册再版。两个版本的正文前面均有胡絜青写的代序《写在〈正红旗下〉前面》,书后均附录胡絜青、舒乙合写的《记老舍诞生地》一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5月初版的《老舍文集》第七卷中,收有《正红旗下》。《正红旗下》是老舍晚年的作品,发表于他逝世以后。正红旗下——正红旗,清代八旗之一。八旗是清代满族的一种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以旗的颜色为号,有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八旗(正即整字的简写),凡满族成员都隶属各旗。这是“ 满洲八旗”,以后又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成员,统称“旗人”。本文作者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所以这篇自传体的长篇小说,即取名为《正红旗下》。著于1961年至1962年。遗憾的是,因当时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老舍并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中国通史(第三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三卷——上古时代(上、下)》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中的第三卷,主要论述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情况及研究情况。本书在编写体例上有所创新,全书分为文献资料和研究概况、综述、典志、传记(国别传记和人物传记)几个部分,对该时期的历史作了综合论述。该书注意吸收最新的考古和研究成果,并对这一时期一些历史问题讨论中的学术观点也作了综合的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畅达、论述精到,并有胡厚宣、史念海等专家参与撰写专章。
南台备要
本名《南台备纪》,《永乐大典》摘录时作今名,又作《南台类纪》。是元代江南行御史台有关典章制度的汇编。南台掾属刘孟琛等纂述。成书于顺帝至正三年(1343)。书中除南台记事外,还保存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元代江南社会经济和各族农民起义的档案资料。有《四库全书》本,仅存二卷,自 《永乐大典》卷二六一○——二六一一“台” 字韵中辑出。
一初元禅师语录
清元说,真开、真智等编。收上堂、示众、小参、机缘、行实、颂古、象赞、诗偈、杂著、佛事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