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锦燧

- 姓名:陆锦燧
- 别名:字叔岳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陆锦燧,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叔岳,一字楚善,号晋笙、䱐溪。陆方石族弟。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长洲举人。上海求志书院春季课案为经学一等。二十七年授福建崇安知县,调署安溪。三十二年革职。1915年考授山东济阳县知事,称名宦。寓居上海行医有盛誉,擅治内科、时疫,与张锡纯、杨如侯、刘蔚楚齐名,被誉为“医林四大家”。1926年被上海医界春秋社聘为顾问。学得陆润庠、陆世庆指授。精医学,深究医理,贯通诸家,治学勤谨。方药因病而施,注重简、验、便、廉,切于实用。曾将己著《外候答问》《景景医话》及子陆培初《病症辨异》、陆培良《用药禁忌书》,女陆咏媞《要药选》等,刊为《䱐溪陆氏医述十五种》。另编有《䱐溪秘传简验方》《学医便读》。辑有《香岩径》《重古三何医案》《存粹社医报》等,著有《䱐溪秘传简验方》《鬼僦术》《景景室医稿集存》《认病识症辞曲》《读尔雅日记》等。
猜你喜欢的书
走出非洲
发表于1937年,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纳森的自传体小说,叙述了她在肯尼亚悲欢离合的生活,缠绵悱恻,扣人心弦。作者充满深情地回忆了非洲的自然景色、动物和人,字里行间体现出作家对非洲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恋,处处洋溢着散文的内涵之美。 迪纳森的作品朴素清新,富于幻想,具有“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的风格,引人入胜,颇有国际影响。英国评论家约翰·达文波特赞扬道:“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少有作家像她那样写得少而精。”海明威在接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典礼上还说过:“如果这笔奖金授予美丽的作家伊萨克·迪纳森,我会更高兴。” 《走出非洲》以丹麦文和英文同时写成,出版后,不仅在东非和英语国家畅销,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数次再版,1985年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大获成功。《走出非洲》虽是散文,但兼有游记、速写、抒情小品、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特点,但又突破了其中任何一种 文体的固有格局。她以游记的手法写景状物,颇富神 韵。以速写笔法捕捉瞬间,神采飞扬。以小说手法写人 物,极富个性,呼之欲出。以散文手段抒情,诗意盎然。 《走出非洲》自问世以来,在全世界特别是东非国家畅销 不衰。
耻堂存稿
宋代诗文别集。8卷。高斯得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立朝謇谔尽言,惟以培养国脉搏击奸邪为志。本传载所论奏凡十余事,多当时切要,于宋末废弛欺蔽之象,痛切敷陈,皆凛然足以为戒”。如《君仁臣直论》一文,劝诫君主要倾听意见,善于闻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诗歌创作深得白居易讽喻诗的神髓,多有抒写悯时忧国心情的篇章。如《西湖竞渡》、《三丽人行》等,俱为真人真事,可称一代诗史。《孤愤吟》1首,指名道姓,直指奸佞:“桧侂当权十五年,始终只被一私缠。人心失尽天心怒,燎火炎炎故不然”。虽然语言较为粗率,但愤激之情,足以打动人心。此外,在《题爱梅亭》诗中,以梅花的高洁,喻自身的节概,含意深长:“生世梅花是故知,相逢不负岁寒期。自从一点梢头白,看到青阴弄实时。”
茶疏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相善。每逢茶期,次纾必 趋姚家品泉细啜,探讨品评,绍宪遂罄生平经验秘诀,悉以 相授。故次纾茶理最精,归著此书。凡一卷,约四千七百字, 分36则,论述产茶、品第、采制、收藏、烹点等茶事诸多 方面。其中,论述产茶与采制时有所得,推翻前人秋茶品质 差不宜采摘的说法,记述茶叶杀青粗茶用蒸、细茶用炒,为 我国最早记载的炒制绿茶方法,描述烹茶、品评茶汤的情况 尤为精细详尽,记录古人结婚以茶为礼,亦为前人所未言。 故 《东城杂记》评价《茶疏》:“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书前有万历丁未年 (1607)姚绍宪、许世奇 序,后有许次纾自跋。
纂要经验录
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论医道。又分两种,一种是医道总论,如“坏药伤人论”“看病切要”;一种是各种医学理论,如“阴阳证论”“阴证似阳、阳证似阴论”“吐血咳嗽论”“虚阳外越论”“非风证论”“虫证论”。 (二)病案。亦有两种,一种是附在每节医论之后,如“经验阴证似阳案证”“阳证似阴案证”“经验虚阳外越案证”“经验非风证案”;一种是先论医理,后附病案,如“脾虚气弱之症”“经验录实论”“妇女杂证论”“治痘论”“诚菴经验辨证录”。 (三)绪论一类。手稿有两个绪论,即“诚菴纂要经验录序”和“经验录自叙”。其可能是作者不同时期对医学的不同感悟。 其中,“妇女杂证论”主要记载了癥瘕、崩带、孕妇诸病,亦斥妇科专用四物汤之不良习用。“治痘论”所载之痘者,无一例用清热、外透之法,可能所治皆已成变证,故治已不在痘,而在变证。“诚菴经验辨证录”记载了临床多种疾病的辨证思路和用药原则,大多有病案附于其后。其记载的病种比较多:咽喉肿痛,脾约,老年性便秘,崩带,痿躄,痛风,眩晕,伤寒病,如见鬼祟者,出丹,阳虚伤寒,带状疱疹,大头瘟,咳血,下血,阳明病,旅途劳伤,腹痛,阳证似阴,少阳证,郁证,见鬼怕鬼,耳聋,头晕遗尿,肺痿,阳强漏精,阳虚便秘,虚劳,阴极似阳证,蛔虫病,虱病。该篇最后对阴证似阳的辨证思路进行了总结。
天元五歌
堪舆之之术,自古迄今,代出名师,研究推测,既精且详,可谓极矣,而名师间世而出,不得尝遇,即有口传心授,世又不获多闻,其假托名师,妄称秘诀者,遂滋蔓焉。
诗集传名物钞
八卷。元许谦撰。着述除《诗集传名物钞》外,还有《读书丛书》、《白云集》等。许氏鉴于朱熹《诗集传》重视文意的阐释而疏略于名物典故,于是写下《诗集传名物钞》一书。其体例一诗一释,先列诗名,下注诗旨,若不同于《诗序》,以“异”标出。阐释分“经”“传”两层,“经”阐释诗旨与义理;“传”阐释名物、典故、地理、音韵等。该书成就有三:一,对《诗经》中众多的名物,在总结前人注疏的基础上,以丰富的知识进行考订,训释。阐述其命名、变迁以及在诗中的作用,许多名物的训释可构成一段小史。对进一步理解《诗经》,对历史学、博物学都有重要的价值。二,该书虽以“名物钞”命名,但也重视诗旨与艺术的训释,有许多可取之处,如《秦风·无衣》旧说为讽刺诗,许氏则认为“秦人乐攻战”,该说更为合理。三,在研究方法上既承受师法又不拘守师法。许氏是王柏的再传弟子,书中承袭着王柏的许多成果,但对王柏删掉国风三十二篇的作法并不遵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之:“盖渊源接受,各尊所闻。然书中实多采陆德明《释文》及孔颖达《正义》,亦未尝株守一家,名之曰钞,盖以此云。”不足之处是道学气太浓,甚至用“三纲五常”去阐释周代的人伦关系。对“二南”篇目的更动,卷末所附的《诗谱》,对诗篇年代的考订,均缺乏充分根据,表现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康熙本、同治本),《金华丛书》本(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