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里医案

作者:张千里
张千里医案

医案。清张千里(1782—1839)撰。五卷。千里字子方,号梦庐,后珠村(今浙江桐乡)人。家清贫,博学能文,以品学和医术闻名于时。以禀贡生历署绍兴府教授、新城县训导。其医案遗稿辗转传抄,至一九二三年由裘庆元收入《三三医书》刊行。书中按证分类,载中风、暑温、湿、火、燥、咳嗽、肿胀、疝、诸痛、癎厥、疟疾、痿躄等数十种证治,约二万余言。每类若干案例,每案简述症、因、脉、治,间附按语。辨证精细,施治灵活,善于化裁古方,且析方释药,清晰明确。可供临证参考。有一九二三年裘吉生刊《三三医书》铅印本。

张千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批评之批评

批评之批评

《批评之批评:杜威价值论与伦理学》收录著名思想家杜威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包括他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价值论、政治学、宗教和美学等方面的经典著述,由国内研究杜威的知名学者选编作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便捷而全面地了解杜威思想的渠道。

门

《门》是夏目漱石所写“前期爱情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门》的故事情节是在《后来的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宗助和阿米的婚姻续写了代助与三千代的爱情。《门》是爱情悲剧的终结,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的女友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

福惠全书

福惠全书

清人黄六鸿著。该书是作者对地方行政的情况、阅历、经验和体会的记录,分十四部,三十二卷。撰于康熙三十三年,刻于康熙三十八年。书中对州县钱谷、刑名、户口徭役编审、土地清丈、保甲、教育、荒政、邮政等言之甚详,对地方弊端内幕亦有所揭露,是了解清初地方社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黄六鸿为官地方颇具政绩,多次被人称赞,入朝后卷入“长生殿”案被人所诟病,去官后却留下了官箴巨著《居官福惠全书》。《居官福惠全书》是清代最大的一部官箴书,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官箴书之一。它以“造福”、“施惠”为理念,体现了的是黄六鸿“仁慈”、“爱民”的慈善思想。

续鹰爪王

续鹰爪王

长篇小说。郑证因著。1946年励力出版社初版。《鹰爪王》的正统续集,全书共分一百个章节回目。鹰爪王一篇,写出去二百余万言始暂行结束,在雁荡山十二连环坞凤尾帮瓦解为止.单行本虽则陆续付印,而几度搁置,近始完全出版。过去又曾为鹰爪王续写数篇,如《天南逸叟》、《离魂子母罔》、《黑凤凰》、《女屠户》、《淮上风云》,均为鹰爪王正集中未完之事迹,另起炉灶,单独出版,未能与蹙爪王正篇一气贯通。兹应读者要求,令作者为鹰爪王续集写一有系统而完全结局之作。作者亦因该篇布局过大,‘未能完全归结。凤尾帮正确之立场,今再摭拾未完之事迹,将风尾帮作最后之归纳,兹为避免重复起见,将《天南逸叟》、《离魂子母圈》等各篇所续写之事迹,概述大略,俾使本篇可与第二十二集之鹰爪王衔接。

李白

李白

李长之著,1951年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印行。李白的生平事迹,以时间为序,讲述其一生的漫游生活;以开阔的视野勾画了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李白自由不羁的精神轨迹。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有文学家的才情,深入浅出,带你走进盛唐的斑斓世相和李白的内心世界。

江湖丛谈

江湖丛谈

记述清末民初京津等北方地区江湖社会诸行生意内幕的专著,连阔如著,署名云游客,作者在本书第一编“江湖之道”正文开篇之前,谦称:“著者自幼在外奔走,自谋衣食,对于江湖中的事儿有个一知半解,所以著述这部《江湖丛谈》。”“风”、“马”、“雁”、“雀”四大门,“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小门。内容包括:卖“梳篦”的、卖“刀剪”的、卖“香面”的、卖“膏药”的、卖“刀伤药”的、卖“眼药”的、卖“虫子药”的、卖“牙疼药”的、“挑汉册子”的、卖“戏法”的、变“戏法”的、“打把式卖艺”的、“跑马戏”的、“修脚”的、算“周易卦”的、算“奇门卦”的、算“鸟儿卦”的、“相面”的、“哑相”的、“灯下术”的、说“相声”的、唱“大鼓书”的、唱“竹板书”的,说“评书”的、卖“胰子”的、卖“避瘟散”的、“拉洋片”的等等,各色行当不下数百种。此外,记述两门,一为“骗术门”,一为“穷家门”。并介绍江湖黑幕、江湖人规律、艺术变迁、艺人小传、艺人传流支派、艺人道义、各省艺人团体的组织、艺人的沿革。本书以北方江湖行当的状况为专题,集纳了行行色色江湖行当的丰富资料,又作了方方面面有理有据地叙述,凡此种种,此书称得上是“迄今仅有的一部”。它涉及到曲艺史、评书史、相声史的研究,杂技史、武术史的研究,城市游乐设施民族化的研究,社会上存在欺诈活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探索等等。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资料价值。《江湖丛谈》成书于30年代,原由北平时言报社出版,共三集。1987年经中国曲艺出版社重排,汇为一册,重排时鉴于内容交互错结,阅读不便,编者特加以分编,调整编次;明显的错字也作了订正;每节正文均保持原貌,于198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