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作者:魏荔彤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金匮要略》注本,22卷。清代魏荔彤(念庭)撰,刊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此书注释《金匮要略》原文前22篇,以《内经》理论为本,结合喻嘉言等名家之论,对原文逐篇逐条予以注解。注文在吸取前贤精义的同时,颇多个人发挥,说理较为详尽。条文后之按语,常能简括病证之病因、病机、症状、兼证、治法和方药等内容,释文并能注意前后呼应,纵横比较,深入剖析,旁征博引。每一病证后又附总论,概述并分析所述病证之因证机理及治则用药。但注文间或杂有附会、不经之论。正文以《金匮要略方论》徐鎔传本为底本,按原本各篇分卷,每篇一小卷,又并属于上、中、下三卷。上卷载“脏腑经络先后”至“腹满寒疝宿食”;中卷载“五脏风寒积聚”至“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下卷载“妇人妊娠”至“妇人杂病”,删去原“杂疗法”等三篇。

魏荔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北宋道士陈景元集注。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陈景元序,内称《度人经》乃太极真人授东吴道士葛玄,南齐严东始为之注,唐李少微、成玄英、薛幽栖并有注解。陈景元采集四家之说,删去重复,精选密义,纂成四卷。此注本取《度人经》中道君前序、中序、后序、洞玄章、玉历章、灵书中篇等篇章,逐句逐段加以解说。其中严注偏重字词训释,李注引经据典,明于内音,成注发挥重玄哲理,薛注详解诵习方法。四家注解各有特色,然大抵以外修为主,与南宋以后各家注本偏重内修丹道有所不同。刘师培《读道藏记》称赞此书保存经文古本旧注,弥足珍贵。

太上洞玄灵宝太玄普慈劝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太玄普慈劝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太玄普慈劝世经,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寻声救苦天尊与普慈真人问答,劝导世人修道结缘。内称世间众生迷恋世法,如厕中蛆虫,以粪秽为乐。不知人身本为因缘会合,是假非真,「一朝气断空归去,百骸烂坏总成尘」。唯有勤心修持,行五戒十善,敬事三宝,方能免入恶道。修行之道有持斋、断谷、求仙、学道、得道、离苦。欲脱离苦难则须断恶修善,忏悔结缘,广种福田,广为布施。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

原名《恶姻缘》。长篇小说。清佚名撰。一百回。现存最早的同治庚午刻本题“西周生辑著”。杨复吉《梦阑琐笔》引鲍以文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但作者是否即蒲松龄,尚无定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未提此书。今人路大荒、黄肃秋、金性尧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明末章丘人著,书叙一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历史背景自明英宗正统年间至宪宗成化以后。二十二回前叙前世姻缘:武城县官僚地主之子晁源,曾射死一只仙狐。又娶娼妓珍哥为妾,纵妾虐妻,致妻计氏自缢而死。二十三回后,叙今世姻缘,地点移至绣江县明水镇。晁源托生为狄希陈,仙狐托生为狄妻薛素姐,计氏托生为狄妾童寄姐,珍哥托生为妾婢珍珠。结果珍珠为寄姐逼死,狄希陈备受素姐、寄姐虐待。素姐的酷虐尤甚,棒打、针刺、火烧,无所不用其极。后经高僧点明因果。狄希陈诵万遍《金刚经》方解除宿孽。以一个家庭为中心,暴露黑暗现实,反映广阔社会生活。全书用山东方言写成,语言流畅生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然书中充满因果报应思想。有乾隆年间刻本、同治九年(1870)重刻本、光绪二十二年(1894)上海书局排印本。一九八一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黄肃秋校注本(后附徐志摩、胡适等人作者考证十篇可参考)。

竹素山房诗集

竹素山房诗集

元诗别集。3卷。吾衍撰。吾衍一作吾丘衍。《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集中的诗未按体裁分类,似是吾衍自辑。《武林往哲遗著》本《竹素山房诗集》有一些增补,并在卷末附有《补遗》及附录。附录所收都是有关吾衍的诗文。《四库全书总目》评吾衍诗集说:“其诗颇效李贺体,不能尽脱元人窠臼。然胸次既高,神韵自别,往往于町畦之外逸致横生。”他留给仇远的绝笔诗未收入集中,被附在《补遗》之中,诗中说:“刘伶一锸事徒然,蝴蝶飞来别有天。欲语太玄何处问,西泠西畔断桥边。”尽管他轻生而死,这首诗也可看作他对自己一生的反省。有关资料提到他性好贬损文学士,本集的赠答之作中却时见他对文人学友的关切之情。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凡四卷。又作白云守端和尚广录。宋代僧白云守端(1025~ 1072)撰,处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守端之弟子编集守端于其所建江州(江西)之圆通崇胜禅院、承天禅院及舒州(安徽)法华山证道禅院、龙门山乾明禅院、兴化禅院、白云山海会禅院等六处之语录,以及祖堂纲纪序、偈颂、颂古一一○则等。

摩利支天一印法

摩利支天一印法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