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要望江南

作者:易静
兵要望江南

古代占验书。唐易静撰。一卷。中有《望江南》词五百首。分为占星、占梦、占六壬、占厌禳等二十六类。北京图书馆有旧抄本,今收入张璋、黄畬《全唐五代词》。《崇文总目》兵家类著录“《神机武略兵要望江南词》一卷”。原题武安军左押衙易静撰。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保定府刻本题《李卫公望江南集》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兵家类存目”中著录此书。其文为:“《兵要望江南歌》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是书详述兵家占候,凡三十二门,各以《望江南》词括之。《崇文总目》题‘武安军左押衙易静撰’。盖唐人也。晁公武《读书志》则称‘旧题黄石公以授张良’。其妄殆不待辨。此本又题唐李靖撰。案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词》,本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则其调起于中唐,世传《海山记》隋炀帝作《望江南》八阕,实出伪托。靖在唐初,安得预制是词。推厥所出,盖以《望江南》调始德裕。德裕实封卫国公。言兵者多称靖,靖亦封卫国公。此书以《望江南》谈兵,遂合两卫公而一之耳。末附李淳风《占风法》、诸葛亮《气候歌》。前有梁祯明三年,安邱刘鄩序,均词意凡鄙,亦伪托也。”

易静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功名十字路

功名十字路

他是一位平庸至极的武士;她是一位聪慧无比的女子。他只知上阵杀敌,博取功名;她助他腾挪周旋,化险为夷。在每一次命运的十字路口,夫妻二人同心协力,终于跨越乱世,筑成土佐一藩两百多年基业,功成名就。 永禄十二年(1569),织田信长势力如日中天之际,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武将木下藤吉郎也渐露头角。在妻子千代的提点下,原本身为信长近侍的山内一丰,转而投入这位武将麾下。他没有料到,这一不被人看好的举动,竟然是决定十三年后自己生死的关键! 庆长五年(1600)七月二十三日深夜,千代遣人十万火急从大坂秘密送来一个文书盒,山内一丰将其交给正为备战焦头烂额的德川家康。由此埋下了关原之战的胜局,以及山内家未来封疆拓土的伏笔…… 妾当若蒲苇,君当如磐石。愿倾一生绵力,只为守护结发之誓!

东洲集

东洲集

诗文别集。明崔桐(号东洲)著。二十卷,续集十一卷。卷首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曹金序。卷一至卷九为诗,卷一○为词,卷一一至卷二○为文。续集卷一至卷六为诗,卷七至卷一○为文、卷一一为杂著。卷末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周希哲跋。有嘉靖间刻本。

幼科汇诀直解

幼科汇诀直解

中医,儿科,清代魏鉴撰。九卷,约成书于清雍正四年(1726)。卷首为婴儿落地不声、噤风撮口脐风、初生儿护养及推拿良法等;卷一至卷五列小儿急惊、慢惊、痫症、哮吼、鹤膝风、语迟、痢疾、物入眼中、黄豆入耳、诸骨鲠、误吞铜铅金银等六十余种;卷六至卷九列痘症麻症汇诀直解。

真元妙道要略

真元妙道要略

真元妙道要略,原题郑思远(晋人郑隐)撰。但书中屡引唐人李勣、吴筠及五代烟萝子之语,当为五代北宋道士之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分为三篇,以论述内丹为主,兼述外丹。首篇〈黜假验真镜〉,论述识别真铅汞之重要性。认为「铅汞识真,万化穷矣」,修炼者若误认铅汞,则累修不成。书中列举外丹家错认铅汞,烧炼硫黄、硝石、水银、黑铅等药物,以致损身破家之事例三十余条。 其二〈证真篇〉,论述保养元精元气为长生登真之要。谓「三一元精者,天地之根,还丹之宗,万物之母,七宝之精,大道之体」。「人本从元气成身,再得灵元之精气补之,可以长生」。 第三〈炼形篇〉,论述炼形之要在守一。认为「一者出为精行,入为心性,乃是太和真一」。修道者若能保精运气,炼形化质,住心绛宫,使神静心定,则乱想不起,邪恶不生,「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王右军集

王右军集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

桯史

桯史

宋岳珂撰,15卷。记载两宋故事,凡140余条。所述宋金和战、交涉诸事,皆较正史详备。 所录诗文,亦多足以旁资考证。 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采是书资证。是书始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旧版刻于浙江嘉兴,现残存亡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刊本为常熟瞿氏之铁琴铜剑楼所藏,陈璧曾校勘、批点之,款式悉依宋本,后代诸本多源于此本。明有成化本,嘉靖重刻本、《津逮》本、《学津》本、《稗海》本等。清修《四库全书》,收入是书。存明成化十一年江泝刊本、嘉靖中钱如京重刊本、天启间岳元声校刊本、《稗海》本等为十五卷本。又《历代小史》本、《说郛》本等为一卷本。1981年中华书局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元刊本为底本,参校各本,标点出版,书后有附录二十一条,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