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轨范
作者:徐大椿
八卷。清徐大椿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九 (1764)。“兰台”本是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又称史官为兰台史或兰台,本书即取材于历代医著撰写而成,作者认为其内容均足为治疗典范。故名。卷一为通治方;卷二至卷八为内科杂病、时病、五官、妇、儿科病证治,按证分门论述。徐氏持论,多以张机所传为主,认为古之经方,唐人流传下来的已有窜乱之处,至宋元以后更迷失古法。所以此书辨证论治悉宗《灵枢》、《素问》、《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之旨,所录诸方亦多取于上述诸书。而宋代以后方剂则采其经验证有效者。徐氏自称“本《内经》以探其本,次《难经》及《金匮》、《伤寒论》以求其治;其有未备者,则取六朝、唐人之方,以广其法,自宋以后诸家及单方异诀,择其义有可推试多获效者附焉。”此书取材十分严谨,对病名方药主治和配伍等内容论析简要,颇具条理,对各病的论述,较诸家方书只说主治某证而不言其所以然者,能先论病源,次辨病证,后立治法,反对单凭切脉诊断疾病和滥用补药,提出治病不应专用汤药,对单方、验方、针、砭、熨、引、按摩等法,亦应相宜采用。其学术见解,颇为后世医家所推重。然徐氏天性好奇,颇信服食之说,所注《本草》于其久服延年
猜你喜欢的书
临症验舌法
《临症验舌法》二卷,题为西吴杨云峰先生所撰。上卷述其验舌之法,首列临证验舌为准统 论一篇,提纲挈领。下列分虚实,分阴阳,配藏府,决死生各篇,殿之临证以验舌为准结论一篇。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云笈七签》卷20全录本经,名曰《太上飞行九神玉经》。基本内容与《北斗九皇隐讳经》同,但更为详尽。本经盖亦六朝古道经。太上大道君向北极真公述飞步七元九星之道,劝人步罡踏斗,存思九皇。
东城老父传
唐代传奇小说。1卷。陈鸿撰;一说系陈鸿祖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误录“陈鸿《开元升平源》一卷”,却未著录本篇。《宋史·艺文志》传记类著录“陈鸿《东城父老传》一卷。”陈寅恪据本篇中作者4处自称“鸿祖”,定为陈鸿祖撰(见《金明馆丛稿初编》)。《虞初志》卷7、《全唐文》卷720所收本篇也都题撰者为陈鸿祖。《合刻三志》、《说郛》、《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等所收本篇皆据《太平广记》卷485所载转录,题作者为陈鸿。陈鸿祖生平无考,《全唐文》小传所说是颍川人,也是据本篇而言。小说中的东城老父,即唐玄宗时在宫中驯养斗鸡的“神鸡童”贾昌。他因为善于养斗鸡受玄宗赏识,在父死归葬和娶妻两件事上备受官府照应,荣耀一时。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难,贾昌也与家人失散,后皈依佛门。98岁时应陈鸿祖的访问,历述其生平经历。谈起开元时的治乱情况,贾昌虽然也涉及到压迫剥削较重的事,但仍有一定怀旧的感慨,暗示今不如昔,使“鸿祖不敢应而去”。全篇所述基本上是实录,略有夸饰。
夷坚志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集。宋洪迈撰。《夷坚志》为其晚年所著,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语意。四百二十卷,其中甲志至癸志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至四乙二十卷。已残缺。 《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皆列子部小说类。 《宋史艺文志》题:《夷坚志》甲乙丙三志六十卷,丁戊己庚四志八十卷。可见此书在元代已有散佚。 《四库总目》著录五十卷。又有甲乙丙丁四集各二十卷共八十卷的本子。今传本以涵芬楼排印的二百零六卷本搜辑较完备。内容多为神怪故事,遗文轶事和方言民俗等。收录颇为丰富,可供考证。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禅宗语录。明黎眉居士集,日僧慧印校订。一卷。曹山元证(840-901),即本寂,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书首为本寂的简历。次为正文,收录《解释洞山五位显诀》、《逐位颂并注别拣》、《五位旨诀》、《三种堕》、《四种异类》、《三然灯》诸文。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二藏所收者略有出入。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
一切者。通指十方三世也。佛者。觉也。佛说无量法。唯明一心义。故云佛语心为宗也。迷心逐语。则语成糟粕。离语觅心。则心若龟毛。今以心契语。以语印心。故名佛语心品。然兹一经。共有三译。此名宋译。最居其先。文有四卷。品题唯一。次元魏菩提留支所译。文有十卷。品有十八。次唐朝实叉难陀所译。文有七卷。品题有十。必须三译并参。方知此经脉络旨趣。而今译序分甚略。流通未传。故亦旁引二译。方成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