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翼

作者:尤怡
金匮翼

八卷。清尤怡撰。尤氏为补充《金匮心典》之不足,参照诸家之说,结合个人心得撰成此书。全书十八万四千字。卷一为中风、湿症、瘟疫;卷二为痰饮、饮食、血症;卷三为噎膈、虚劳、发热、恶寒、疟疾;卷四为尸症、癫狂、黄疸、消渴、水气、胀满积聚;卷五为头项、背臂、眩晕、耳、鼻、口、舌、齿、咽;卷六为心痛、胃脘痛、腹痛、胺胁痛、四肢痛、肿颤振、脚气、痺症;卷七咳、喘、呕吐、泄、痢;卷八为梦遗、癃闭、淋症、痧证等,共列四十八门。书中自辑杂病证治,各门有总论,然后分述各种证候和治法,辨表里虚实,补泻温凉之用,后附按语。于繁重诸证,详分治法,列为子目。如中风门有卒中八法;痰饮门分攻逐、消导、和、补、温、清、润七法;失血门分风热、郁热、蓄热、气逆、劳伤、阳虚、伤胃八法;噎膈门分痰膈、血膈、气膈、虫膈四法;虚劳门分营卫不足、肺劳、心劳、肾劳、肝劳、风劳、热劳、干血劳、传户劳九法;发热门分劳倦、火郁、血虚、阳浮、痰积、瘀血、骨蒸、食积、酒毒八法等。对内科杂病的分类较细,论述简明,选方切于实用。所载诸方,自 《金匮》以外;兼采古今名医之方,精选慎取,分录条下,使读者随证求方,不致盲目施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说:评其证候析其治法,表里虚实之辨,

猜你喜欢的书

高加索灰阑记

高加索灰阑记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取材于中国元代李行道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的灰阑断子的故事。情节移到封建时代的格鲁吉亚,而且用“戏中戏”的手法把这个古老的传说镶嵌在当代苏联社会主义生活的“框架”里。剧前的楔子写苏德战争刚刚结束,高加索两个集体农庄为一个山谷的归属而发生争执。民间歌手演唱了“从中国来的”故事《灰阑记》。说的是古时候的格鲁吉亚,贵族叛乱,推翻了大公,杀死了总督。总督夫人仓猝出逃,竟忘记了尚在襁褓中的独生子。叛乱分子杀死总督后还要斩草除根,四处寻找这个孩子。总督府厨房女仆格鲁雪发现大难临头的孩子,决定搭救他,带他逃出总督府。这个贫苦的姑娘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孩子冒充自己的亲生子,忍饥受辱,抚养他。战乱平息以后,总督夫人找到孩子的下落,要求格鲁雪归还给她。格鲁雪拒绝,被告到官府。一个乡村小文书在战乱中偶然当了法官,令人用石灰在地上画个圈子,把孩子圈起来,让两个争子的妇女同时往出拉。总督夫人虽是孩子的生身母,但并不爱他。她要孩子,因为孩子是总督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她爱财重于爱子,因此不顾孩子死活,拼命把他拉到自己一边。而格鲁雪为了孩子茹苦含辛,历尽艰险,真正疼爱孩子,怕伤害他而不肯使劲拉。明察秋毫的法官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因此把孩子判给了格鲁雪。民间歌手最后唱道: 一切归善于对待的,比如说,孩子归慈爱的母亲,为了成材成器, 车辆归好车夫,开起来顺利,山谷归灌溉人,好让它开花结果。

圭斋集

圭斋集

诗文别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元欧阳玄撰。此集前有揭傒斯序,称玄有《诗流》三卷、《鈆中》十卷、《驱烟》十五卷、《强学》十卷、《述真》三卷,其门人王师模所编。《四库提要补正》引沈涛《十经斋文集》所载《圭斋集》跋语,辨揭序非为欧阳玄集所作甚详,序中所谓“欧阳先生”当别为一人,而玄之后裔铭、镛见《揭文安公集》中有《欧阳先生集序》,以为必是序其先人之文,而置于卷首,《四库全书总目》又仍其误。明宋濂序则谓原集一百馀册,皆毁于战乱,只存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至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七年之作二十四卷,其孙佑持编录。《四库全书》所收之本计诗赋四卷、文十一卷、附录一卷,题“宗孙铭、镛编集”,与佑持所编已不同。有明英宗天顺五年辛巳(1461)、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彭时两跋及刘釪跋。据釪跋,铭字光器,镛字光乐,去玄五世。集中作品并非全是辛卯至丁酉七年中所作,开卷第一篇《天马赋》即系登进士第时作,可知为掇拾残稿,随其所得编入。此集有元刊本,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刊本,成化七年辛卯刘釪校刊本,湖南刊本,明孝宗弘治(1488—1505)重刊本,清高宗乾隆(1736—1795)年间刊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产宝

产宝

清倪枝维撰。许琏校订。一卷。枝维字佩玉,号风宾。浦江 (今属浙江)人。长于妇科,于雍正六年 (1728) 撰成是书。其内容主论产后诸证,多以生化汤加减治疗。先为产后总论,列有胞衣不下、块痛、血崩血晕、手足厥冷、类伤寒、类中风等二十余证; 后为产后调护法。书中每证详言辨证论治、加减用药之法。是书流传颇广。有清同治八年(1869) 临川桂氏刻本 (附福幼编),光绪三年 (1877) 湖北藩署刻本,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本。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士长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此书是《太古经》注本。原经约出于唐宋间,分作三章,论述修真养性之道。认为无动无为是万物之本,不视不听是谓太玄。修道者养其真火,固其真水,则可长生。经云:「长生之道,不视不听,不华不荣,积精全神。寂寞无为,乃得道矣」。是为经文旨要。长筌子注文主要发挥全真道内丹心性修炼,主张修道者应抱元守一,清净无为,积精全神。其说与经文大旨相符。《正统道藏》另有长筌子《太上赤文洞古经注》一卷,其内容与本书大致相同,但文字略有不同,盖系同书之不同版本。

读宋诗随笔

读宋诗随笔

《读宋诗随笔》是一部精彩而又独到的宋诗鉴赏读物。程干帆先生品读宋诗,多是在每首或几首诗后,信手写下读后感想,不求统一规范,只存真知灼见。这样的“随笔”式点评,由感而发,平易亲切,于文于思,堪称珠玑满眼,美不胜收。唐宋诗歌犹如双峰并峙,成就皆高。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陆游等宋代诗人“以己意为诗”,生命内在的自由随意与豁达,成就了充满生活智慧的宋诗风貌。作者精选代表性宋诗百余首,超脱传统,从比较着眼,抓住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一经抉出,豁然开朗,快意顿生。难怪程千帆先生说:这是他比较看重的有较多个人心得的一本书。

律苑事规

律苑事规

凡十卷。元代省悟编述,嗣良参订。收于卍续藏第一○六册。元泰定二年(1325)序刊。本书系依律藏详说律宗僧侣之行事仪式。乃以律宗之南山及灵芝之著书为基本,兼而参酌禅苑、校定、备用等清规编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