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之医案
作者:马培之
又名《马培之外科医案》。清马文植撰。一卷。文植名征,字培之,另有《纪恩录》已著录。此医案撰成于光绪十八年(1892)。约万六千言。按证分类,记载疔毒、骨槽风、瘰疬、石疽、肝痈、马刀疬、少腹痛、流注、鹤膝风、麻风等共四十二种外科病证的治疗方案。每证载若干案例,叙述简明扼要。对个别证治如骨槽风、失荣、鹤膝风等证,分析了病因、病机、病变及辨证等内容,对肝痈和麻风病证论治尤详。所载外科证治以内服方药为主,个别亦有外敷者。马氏善用补、散、发、清等多种治疗方法,马氏临证经验丰富,继承前人的外科成就且有所发展。是书于外科临证很有参考价值。有一九二三年《三三医书》本,一九三九年四明慈竹草堂印本,一九四○——一九五五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马培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太平县志
八卷,清曹文珽等修,林槐等纂。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首有康熙二十二年曹文珽序、旧序等。太平县,明成化五年(1469)由黄岩县析置,治今浙江省温岭县。明、清隶温州府。1914年更名温岭县。卷一舆地;卷二建置;卷三田赋;卷四职官;卷五选举;卷六人物;卷七祠祀;卷八杂志。职官纪事至康熙二十二年。“弘”“历”未避讳。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有藏。"
黄帝阴符经译注
简称《阴符经》。道教重要经典。旧题黄帝撰,道教传说由骊山老母传与唐李筌,一说为筌托黄帝之名而作,也有人断其为战国末期作品。其书多谈道家修养,间亦涉及丹术,并有部分纵横、兵家言。它根据阴阳五行奇正变化, 阐明“天人合发,万变定基”的道理,主张对客观世界冷静观察,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谓其要旨是:“以知机为运用,以食时为先天,守三要为隄防,见五贼为观执,所以观其时而合其符,察其机而应其事,运生煞之柄,则神机鬼藏矣。”收入《道藏》第27册。另有《阴符经十真集解》三卷及李筌、张果、蹇昌辰等人注本多种。
楚辞芳草谱
楚辞研究专著。宋代谢翱著。1卷。此书即因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分类方式,将《楚辞》中芳草,按其特征、品格谱分为23品,每品列为一条。其考释极为简质,大抵以其时通名以考订之,偶引故说,但极少,至《楚辞》本文,亦少见引,又有只申其用为喻义而一无辩说者。版本有明刊《说郛》
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
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一卷,日本圆仁撰,编号二一六五。
华严游心法界记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基于华严宗初祖杜顺之五教止观,阐明华严宗之观门。分为法是我非门、缘生无性门、事理混融门、言尽理显门、法界无碍门等五门。即依五门之次第说明小乘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之观门,并示其浅深之相状。
阿弥陀经疏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等四种。(三)论不退转义。(四)叙偏赞之心,引用随愿往生经之说,谓若十方皆有净土,众生之心则便慢缓;若唯显示一处,心即殷重,故独赞西方。(五)略述体性,净土以佛及菩萨之唯识智为体。(六)叙述部类多少,宗趣所明。(七)判释本经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