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沧洲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是美国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第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小说通过一个失意的美国电报公司的职员孤身来到巴黎寻求新生活而处处碰壁的故事,反映资本主义世界的重重危机。作品情节简单,主要写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巴黎参加的文化活动。此书以回忆录的形式写成,描写一位侨居巴黎、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小说的叙述者虽然是作者自己,却以作者第二位妻子琼的故事和作者自己30年代初在巴黎的经历为素材。主人公在当教员期间感到生活枯燥乏味,因而陷入了精神总崩溃的边缘。米勒旨在通过诸如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超现实主义的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描写来揭示人性,探究青年人如何在特定环境中将自己造就居艺术家这一传统西方文学的主题。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又名 《灵枢注证发微》。医经类著作。明马莳注。九卷。莳有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已著录。马氏认为 《灵枢》 内容“大体详全,细目具备,犹儒书之有《大学》,三纲入目,总言互发,真医家之指南,其功当先于《素问》”。但自古迄今,并无注释。故据南宋史崧传本,分九卷八十一篇,以合 《汉书·艺文志》 之旧观。注释体例与 《素问注证发微》 同。初刊于明万历八年 (1580)。其注释结合临床实际和四时气候变化,多有发挥,并附有人体经脉腧穴图解。故汪昂评曰:“《灵枢》 从前无注,其文字古奥,名数繁多,观者蹙頞颦目,医率废而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可谓有功于后学。”有清光绪五年(1879) 刻清太医院藏版。
兰闺恨
近代文言章回小说。24回。陈韬园著。小说丛报社(上海)1917年初版铅印本,平装 1册。卷首有1917年沈东讷《序》。小说丛报社1918年7月再版。中原书局(上海)1936年翻印,将作者伪托为徐枕亚以广招徕。书叙福建书生沈仲堪,娶妻阮氏,伉俪甚笃。婚后不久,沈仲堪赴省应考,喜中举人,而阮氏却 一病身亡。次年开封会试,沈父促子前往应试,但仲堪悲痛失妻,灰心仕进。一夜阮氏托梦,称在汉汴交界之处有其化身,要仲堪前去相会。于是仲堪假借前往开封应试,携带 一仆,欣然起程。到了信阳,于酒宴上得知武家妓院有一南方女子,花容月貌,但拒绝接客,以致横遭鸨母虐待。仲堪心中一动,遂往打探。经过一番周折,得知该女芳名珍娘,并获晤面,彼此一见倾心。于是仲堪提出以重金为珍娘赎身。鸨母既贪重金,又舍不得珍娘这棵摇钱树。于是一面满口向仲堪答应,一面又暗中与车夫老麻定了个害人之计。老麻早对珍娘垂涎三尺,只苦无机可乘,因此将计就计,也打个人算盘。于是 一面召强盗于半路将仲堪劫掠 一空,一面老麻将珍娘挟持而去。仲堪两手空空,只身前往开封。而珍娘却探知鸨母与老麻的阴谋,设法写信告诉了仲堪。仲堪状告开封府,老麻等人被捕归案。珍娘与仲堪重逢,喜结良缘。该书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典型作品之 一。其内容哀感顽艳,文词华美艳丽,充分体现了该派小说的特色。尤其在沈仲堪痴迷爱情、处世迂阔方面,描写十分细腻生动,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人生十论
人生十论汇编成书在一九五五年之夏,迄今已二十七年。今于字句小有修订,重以付印。又随加附录两文。一为人生三步骤,乃一儿七八年十一月在香港大学文学院之讲演辞。又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乃一九八〇年六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之讲演辞。因同属讨论人生问题,乃以集合成编。虽端绪各别,而大意则会通合一,读者其细参之。书中篇章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本书篇章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全书共分三辑,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聚”;一为“中国人生哲学”。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语句随和,娓娓道来,全然是中国学问切己体察、虚心涵泳的味道,所以本书不仅是为学者所作,更多的是为青年、为每一个对生活寄予期望的普通人所作。开卷之余,于今国人创业垂统,作为于社会将大有裨益。吾全体也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故
十卷。明朱谋玮撰。谋玮字郁仪。封镇国中尉。贯串群籍,通晓朝廷典故。万历中管理石城王府事,宗人咸就约束。暇则闭户读书。着《易象通》、《诗故》、《春秋战记》、《鲁论笺》、《骈雅耽》及他书一百二十种。是书以“小序”首句为主,略同苏辙《诗传》之例,而参用旧说以考证之,所取书名,是其考《汉书·艺文志》而得之。《汉书·艺文志》中诗类有鲁故二十五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二十七卷;韩故三十六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故成其名。故者,颜师古注:“道其旨意也”。是书多以“汉学”为主,与朱子《集传》,多所异同。其间亦有自创新义者。明代自胡广等《五经大全》大行之后,应举穷经,久分两事。使得从经学角度钻研《诗经》走向衰微。而谋深居朱邸,不籍进取于名场,乃得以研究遗文,故于名物训诂方面间有发挥。是书有明万历刻本及清抄本(清王宗炎校并跋)。有《四库全书》本、《豫章丛书》本。
五分律
全称《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简称《弥沙塞五分律》、《弥沙塞律》等。佛教律典。南朝宋佛陀什与竺道生等共译。三十卷。是印度上座部系统化地部(音译“弥沙塞部”)所传的戒律,因由五部分组成,故名。其中规定比丘戒二百五十一条,比丘尼戒三百七十条。据该书后记及《高僧法显传》载,法显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求得此律梵本,东晋义熙九年(413)回国,未及翻译而殁。南朝宋景平二年(424)罽宾化地部沙门佛陀什应竺道生等人之请,与于阗沙门智胜共同译出。据近人研究,此律与南传巴利文律藏在内容上十分接近。本书见载于历代大藏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