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微
作者:施沛施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哈姆雷特
英国剧作家、诗人沙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写于1601年。故事取材于十二世纪丹麦历史家萨克索的《丹麦史》中一个王子复仇记。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中心维登堡大学读书,他叔父克劳狄斯鸩兄娶嫂篡夺了王位。哈姆雷特回国后,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致死的原因,嘱他复仇。同时,克劳狄斯怀疑哈姆雷特知道真情,先后派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等人去试探他,都被他识破。哈姆雷特用一场“戏中戏”证实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心为父报仇。他把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错当国王杀死。国王派他去英国出差,想借英王之手杀死他,但他发现阴谋,中途折回。奥菲利娅因父亲被杀而疯癫自尽。国王又挑拨奥菲利娅之兄和哈姆雷特比剑,想用毒剑刺死他。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国王、王后、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之兄同归于尽。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是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和日趋反动的封建王权的代表人物之间的斗争。剧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语言优美。十九世纪英国一位文学评论家赫士列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人物论》中指出,在四大悲剧中,“《哈姆雷特》在思想和感情精致的发展方面占先”。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为刘叔申先生晚年讲稿,由罗常培先生笔记。此书析论精微,每发一义,启示无穷。内容除总论外,重要的篇章有:论各家文章与经史子之关系、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等。
卧游录
笔记。旧题宋吕祖谦著。一卷。此编首则录刘宋画家宗炳“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语,因以“卧游”为名。书前有嘉定九年(1216)王深源序。全书共四十五则,其中二至二十一则全录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十二则以下大抵录苏轼杂著及陶渊明集,亦有不知出于何书者。《四库全书总目》说此书“其言参差不伦,了无取义,祖谦必不如是之陋……殆明人之依托也”;而胡凤丹《金华丛书》本之此书序则说“不以类别,不以世次,而寻绎一过,胸次洒然……优而游之,使自得之,会心人当不远耳。然则此一卷其成公(吕祖谦)之杂录欤?抑明人之依托欤?是固可以不辨。”今有《宝颜堂秘笈》、《续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金华丛书》及《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其中前三种条目相同,唯《金华丛书》本前二十一则与诸本同,二十二则以下则大异,除苏、陶之文外,又多录六朝及唐宋之文。《丛书集成初编》则既据《顾氏》本排印,又并录《金华》本后部分异文。
鲁楼医案
医案著作。刘民叔撰,由门人李鼎编辑。是书所载34则案例,皆系刘氏所治奇难险症,包括胃癌溃血、卵巢癌、子宫癌、肝癌腹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腹膜炎、肋膜炎、脑溢血、高血压、糖尿病、血吸虫症并发肝硬变、肺结核等病。每案均详述疾病诊断、化验等方面内容,以及刘氏所用方药。刘氏喜用巴豆猛峻之剂,此为是书突出之处。1955年由刘氏在上海自印出版。
大爱道比丘尼经
梵名Maha^ -praja^pati^-bhiks!un!i^-su^tra 。凡二卷。译于北凉,译者不详。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又作大爱道受戒经、大爱道经。内容叙述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佛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庐时,姨母大爱道请求出家、受持佛之法律,佛不许,阿难以姨母对佛有养育之恩,多次代为恳请,佛遂听许之,为说比丘尼种种戒律。盖大爱道依阿难之斡旋,得出家受八敬、十戒等法,于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昙弥经、中本起经卷下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四分律卷四十八、五分律卷二十九等均广说之,本经或即根据此等所说加以敷陈而成。开元释教录将本经编为北凉失译经。
观念法门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又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观念阿弥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叙述观、念阿弥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其内容分为三段,先示三昧行相,次示五缘功德,后劝人修行。注释书有证空之观念法门观门要义钞三卷、良忠之观念法门私记二卷、圣聪之观念法门见闻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