嬾园医语
作者:傅崇黻傅崇黻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张荫麟书评集
后“五四”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辈学人受传统道德伦理的制约愈少,故能接纳西式的学术批评,而产生出众多生机活泼、直指问题核心的书评文字。被誉为“天才史学家”的张荫麟在民国学界以善写书评著称。他在入读清华学校的第二年,因撰文质疑乃师梁启超的老子在孔子后百余年之说而一鸣惊人,此后因家庭环境和师友鼓励又多作书评。其中少数为介绍性质的文字,更多的则是品评学术的激扬之音,往往风格多元,文字犀利,一针见血,可谓当时的学术生态实景,有助于了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文学界的风气。
罗氏字辈
罗氏字辈就是罗姓人家的世系族谱,罗氏是中国流传久远的姓氏,家谱的修订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指脂砚斋加有评语的《红楼梦》抄本,简称“脂评本”或“脂本”。脂砚斋为《红楼梦》最早评论者别号,真实姓名不详,观其评语,当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但今称的“脂评”非皆脂砚斋一人所写,其他署名的评者尚有畸笏、绮园、鉴堂、梅溪、松斋等。现存脂评《石头记》,主要有北京大学藏本(原称乾隆庚辰四阅评本,亦称庚辰本),七十八回;清刘铨福藏本(原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语,故称甲戌本)十六回;清怡亲王府抄本(原称乾隆己卯四阅评本,亦称己卯本),四十一回,又两个残回;清蒙古王府藏本的前八十回抄本等。以上诸本中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曹雪芹在世时的较早本子。各种脂本,均系过录本子, 且不全出于同一底本,文字颇多参差,评语亦有多寡,对研究《红楼梦》原本内容、创作过程及曹雪芹家庭身世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在甲戌本第一回眉批中有“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评语,故一说即以乾隆二十年壬午(1763年)为曹雪芹的卒年。但其评语庞杂,不少地方误解了作者原意。另有《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前八十回大部分源出于较早脂本;戚蓼生序本(八十回)、舒元炜序本(四十回);乾隆甲辰梦觉主人序本(八十回),以及在苏联的列宁格勒藏本(近年已由中华书局影行)等,亦脂本系统。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十卷。清代释智旭(1599—1655)撰。智旭,俗姓钟,法号智旭,又名际明、际声,字振之、素华,别号八不道人,晚称濿益老人。少学儒学,誓灭释老,著《辟佛论》数十篇,因读莲池《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后,决意信佛,并将反佛教论文焚毁。二十四岁就憨山弟子雪岭剃度出家。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尤重天台宗。主张诸宗相互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曾住安徽九华山,晚年住居浙江省孝丰(今安吉)灵峰寺。一生弘法,著述有《毗尼事义集要》、《楞严玄义》、《阅藏知津》、《华严会义》等四十余部。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云峰益大师宗论》一书,是智旭弟子成实编辑其遗文而成。因弟子尊师,故有此题名。此宗论十卷,大体包括智旭由儒入佛,由佛遍学,由学而钻研义理,笔耕著述等内容。其中,有很多治学经验和醒世之见解,对于全面了解智旭禅师很有帮助,也是研究智旭这位明代高僧的有价值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清顺治己亥刻本,嘉庆辛酋重刊本。
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法集要颂经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即出曜经三十三品法偈,皆是佛所说也。天息灾生在北印度迦湿弥罗国,是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僧,施护则是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僧。他们原系同母兄弟,在太平兴国五年(980)一同携带梵本来京,也受到优待。那时法天等已游历归来,太宗叫他们审查宫廷收藏的各种梵本。因为他们兼通华语,能够翻译,太宗动了重兴译经的念头,遣内侍郑守钧计划在京中太平兴国寺的西边建筑译经院。过了两年,院屋建成,天息灾等便受命住入开始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