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说约
作者:蒋示吉蒋示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箴言
在意大利的一个考古现场,圣经专家蒙蒂教授找到了基督的弟弟詹姆斯于一世纪初所写的第一个真本福音——《国际新约》。愤世嫉俗的出版界公关大员兰德尔应邀参加宣传工作。然而,就在其为宣传《国际新约》搜集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他越来越觉察到这项不可思议的发现的可疑性和诸多破绽,并发觉自己越来越深地陷入了爱情、复仇和谋杀的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中……
六壬粹言
八卦书自伏羲,而文王演之。六壬受于黄帝,而太公传之。旗鼓相当,功力悉敌也。自各秘其术,言人人殊,世所行者惟《大全》中之《毕法》,《指南》中之《会篡》,如车之有轨。然《毕法》则随手拈来,意尽而止。《会篡》则引而不发,未放厥词。余殚精竭虑,寒暑不辍者七载,见前人一词之善,一简之合,即捃摭焉而纳之于其中,分汇推移,理其部署。时有稍露隙明,畅申微义,亦不过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以求斯理之明彻而止,而不敢以自用自专者忝其间也。稿凡三易,始成是编。
大旗
短篇小说。杨朔作。北京作家出版社于1960年2月出版。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明代公案小说集。10卷100回。安遇时著。明刊本全名为《新刊京本通俗演义全象包龙图百家公案》,署“钱塘散人安遇时编集”,“书林景生杨文高刊行”。本书开篇为“国史本传”,“包承制源流”。“包承制源流”叙包公的身世。包公即包拯,是北宋著名的清官。而这部小说就是记叙他为官断案的故事。每回记一个公案,案后有论。例如36回“孙宽谋杀董顺妇”,写孙宽与董顺妻阿杨通奸,二人私奔。因雨,阿杨不想走,孙宽谋其细软金银而又杀妇,扔入枯井。和尚夜落井中,包公假断和尚谋杀,有意麻痹孙宽。包公亲自实地调查,判处孙宽,释放和尚。又如48回“东京判斩赵皇亲”,写西京河南府盘棋巷师员外,家道殷实,生有二子,长子官受,次子与都。次子在扬州当织造。官受娶妻刘都赛,十分美丽。都赛上元节观灯,被赵王看中,胁归府中成奸。一月后,王府有衣被虫咬破,师官受借织衣为名来赵府探听消息,刘氏看到丈夫,二人抱头大哭。赵王杀师官受及全家,然后赂贿孙文仪,害死与都。包公诈死,以委赵王为开封府尹为名骗来赵王,与孙文仪一并处斩,贬赵王一家为民。类似案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内容,集中表现包公刚直不阿的气质、深入实际的官风、智勇兼备的品格和为民负责的精神。其中利用过阴床、做梦等手段破案,神奇色彩浓厚。
般若与人生
《大般若经》为大乘经典,共600卷,含有20万颂。“般若”是印度语,汉译为“智慧”,不同于凡夫的世智辨聪,指的是“无我慧,”即“人无我慧”和“法无我慧”。“人无我”是指对所谓主观上的东西不起执着,“法无我”是指对主观所对待的一切客观现象了了分明,不起执着。般若的精神是淡泊宁静的,般若的精神是安详柔和的,般若的精神是慈悲喜舍的,般若的精神是大智无我的。惟老提倡,进入佛门,走上光辉的道路,应该继承般若精神,发扬般若精神,在发扬中,要与人生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使我们的人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般若智慧。 2000年2月22日,成都文殊院文殊阁初步工程完成以后举行“般若法会”,惟老受邀讲《大般若经》,由于时间关系,只是提纲地讲,但已把大般若经之精华讲得明明白白,并讲了应如何把般若精神贯彻落实到现实人生中去。读后直觉深入浅出,“般若”智慧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
大日经义释演密钞
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十卷,辽觉苑撰并序,赵孝严序。现存《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十卷)分为二大门:(一)文前聊简,包括起教因缘、藏教收摄、说经会处、辨教浅深、明经宗趣、翻译传通等六项。(二)依文正释,即大日经义释文句之注释。集中体现了觉苑的密教思想。主要继承一行、温古等人的思想,并结合《起信论》、《华严经》的思想,促进了辽代佛教的显密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