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镜花缘
作者:华琴珊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拭明镜追溯前因 感名花重提旧事
- 第二回 二仙姬连登黄甲 两公子同入红尘
- 第三回 诛篡逆新君御极 表勋劳贵胄封藩
- 第四回 结良姻王府续鸾胶 逃法网男儿甘雌伏
- 第五回 武小姐死里逃生 韦公子难中遇救
- 第六回 燕贺村三人同梦 牛魔岭群盗窥娇
- 第七回 唐闺臣修真得道 颜紫绡捍患御灾
- 第八回 灭凶恶船户丧身 发慈悲仙姑送美
- 第九回 双亲认义惜多娇 众美感情爱幼弟
- 第十回 林之洋送女于归 武锦莲中宫正位
- 第十一回 两学士并娶韦氏 老国舅招赘兰音
- 第十二回 家属解京途中遇救 弟兄落草海外潜踪
- 第十三回 吉庆无心逢周氏 若花有意赠宫娥
- 第十四回 犬封相奸谋许重赂 大人邦志士保危城
- 第十五回 淑士国遣臣求宝 女儿王挂榜招贤
- 第十六回 众英雄教场比武 大元戎水陆练兵
- 第十七回 子车良面君复命 鲜于志怀恨兴兵
- 第十八回 花逢春旗开得胜 司空魁兵败遭擒
- 第十九回 借恶寇火伤士卒 设良谋土掩穷凶
- 第二十回 驸马欺敌速败亡 公主替夫报仇怨
- 第二十一回 易紫菱求仙闻警 坤蕙芳请兵赴援
- 第二十二回 束公主水淹鹤鸣 花元帅兵退白璧
- 第二十三回 水碧莲乘牛破浪 韦宝英走马取城
- 第二十四回 梅凤英大战梁邱德 老蟹精力保飞虎城
- 第二十五回 掷飞叉诸将受祸 施捆索元帅遭擒
- 第二十六回 芙蓉剑诛莲芳公主 蓬莱仙斩郭索真人
- 第二十七回 用兵破敌四面攻围 殉难舍身一心报国
- 第二十八回 小嗣君乞降纳贡 坤郡主奏凯班师
- 第二十九回 耀武功聘问交通 崇礼教文明大启
- 第三十回 建仙祠歌功颂德 塑魁像顶礼焚香
- 第三十一回 黑齿君王闻风警悟 白民女子放足淫奔
- 第三十二回 讲艺论文友朋结社 开筵演剧宾客盈庭
- 第三十三回 荟芳园五美吟诗 凤凰城群英赴试
- 第三十四回 梅公子连元及第 花御妹奉旨招亲
- 第三十五回 荡寇伯鸿案相庄 状元郎雀屏入选
- 第三十六回 享尊荣夫随妻贵 伸庆祝母幸子贤
- 第三十七回 游春苑国后留题 巡夏甸大臣问俗
- 第三十八回 燕秋兰辨明冤抑 林馨桂绍述箕裘
- 第三十九回 花再芳遇人不淑 毕全贞守节可风
- 第四十回 敦永好风月证盟 贺西池昆仑圆叙
华琴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带小狗的女人
《带小狗的女人》是俄国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899年12月。小说以十分朴素感人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一对恋人——古罗夫和安娜,邂逅和相爱的情感历程。讲述的是两个普通人,在疗养地度假时因为寂寞无聊而发生婚外情。这种关系打破了他们原本平静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他们双方都不敢面对自己的感情,因为不愿破坏固有的生活方式。但是这段恋情并没有在两人分别离开疗养地后结束,而是逐渐地转化成一种真正的情感。
抑庵文集
十三卷。《后集》 三十七卷。明王直(1379—1462)撰。王直,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修撰,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间,拜吏部尚书。天顺初,以老疾乞休。卒谥文端。事迹具《明史》本传。王直于朝虽有为人非议之事,但初谏亲征,继力争遣使迎英宗,侃侃不挠,至以出使自任,大节究为不愧。其器识厚重,在铨曹十六年,奉职公允,亦称名臣。其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之遗风。自永乐初为庶吉士,即承命入阁,典司制诰。后在翰林二十余年,朝廷著作多出其手。当时与王英齐名,有“西王”、“东王”之称。而王直尤为老寿,岿然负一代重望。是集凡十三卷。据集前萧镃序称,“其文汗浸演迤,若大河长川,沿洄曲折,输写万状。”盖明中叶以后,文士始好以矫激取名。王直正当宣德、正统间,去开国之初未远,淳朴之习,犹未全漓。文章不务胜人,惟求当理。故所作貌似平易,而温厚和平,实非后来所能及。是集为其子检讨王䆅所编。成化初,其次子王稙复加校订,而以原集未录及致仕后所作别为后集,凡三十七卷。其诗作冲融雅饬,因台阁气息较浓,故诗韵味不强。其亦善文,虽写得淳朴质实,但文学性不强。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中校副官
《中校副官》中的主人公中校副官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战士,他有修养,真诚地尊重领导,他与敌人战斗到底的激情也代表着当时广大官兵的心声。相反,军长的形象却是一个虚伪、强权、滥杀无辜的形象,虽然平时能给部下一个好形象,但关键时刻却暴露无遗,用所谓的“战略需求”来掩盖自己胆小怕死的想法,毫无民族责任感。
诗学禁脔
诗论。元范德机撰。一卷。德机有《木天禁语》已著录。此编为诗歌创作专论。分十五“格”,每格所举例证虽少名篇,而分析之中不无较好见解。终因作者纯以形式论诗,且欲总结“格”式以规范诗坛,故难以成功。宋释惠洪有《天厨禁脔》,《诗学禁脔》之名亦效仿之。该书凡列十五格,每格选唐诗一首,并逐句解释。所入选诗,有苏頲、杜甫、皇甫冉、李商隐、韦庄、李颀、贾岛、司空曙、李建等人。有《历代诗话》本。
白话史记
《史记》,纪传体通史书。“二十四史”之一。西汉司马迁撰。成书于征和二年(前91)。原名《太史公书》。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上下三千年左右,尤详于战国、秦、汉。
尚书全解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不可为训。事见《宋史·儒林传》。之奇平生着述颇丰,除《尚书全解》外,尚有《春秋周礼讲义》、《论语注》、《孟子讲义》、《杨子讲义》、《道山纪闻》、《拙斋集》、《观澜集》等。《尚书全解》又称《三山拙斋林先生尚书全解》。此书系之奇辞官家居期间,博考诸家《书》说编写而成。该书辨析前儒旧说之异同,贯穿史事,持论较为平正,见解亦有独到之处,足成一家之言,夏僎撰《尚书详解》,取于此书者颇多。书前有自序一篇,详述《尚书》始末,然多舛误,阎若璩诸人已有明辨。此书《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五十八卷,原书自《洛诰》以下出于伪续,后经之奇孙耕以别本参校证验,厘定为四十卷。版本现存明天一阁抄本、清汲古阁抄本、传是楼抄本、《通志堂经解》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