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古今注
晋代博物考据类笔记小说集。3卷。崔豹撰。《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都在杂家类著录为3卷,独《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5卷。全书分舆服、都邑、音乐、鸟兽、鱼虫、草木、杂注、问答释义8篇,分类考释名物制度,间录遐方异物和前朝传闻,历来为考据家、注释家所乐于引用。此书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宋代嘉定年间刊本,附李焘跋。《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刊印,并附张元济跋,考订此书真伪,可纠正《四库全书总目》的错误。另外有《顾氏文房小说》本、《古今逸史》本、《广汉魏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等。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将《古今注》、《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合刊为一册,颇便参考。
中国接骨图说
日本人二宫献彦可撰。成书于公元1807年。此书精辟地总结了18世纪中国骨科的主要经验。全书列“接骨总论”、“正骨图解和接骨经验方”。此书最主要成就是“正骨图解”。书中绘有十五母法、三十六子法的骨折整复图及其说明,特别介绍旋转复位法整复颈、腰痛等。此书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译成中文出版。[图片请参阅PDF版]
龟山玄箓
全名《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南北朝。《上清大洞真经目》已着录此书,《无上秘要》亦引述此经。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上卷题作《龟山丹皇飞玄紫文》,内载飞玄紫文(篆文)三十六字。据称此文乃元始天王授西王母,藏于龟山洞中,内隐丹皇(西王母)之名号、衣冠及真形。修道者依法默诵咒诀,书刻真文,即可飞升龟山而为上仙。经文中卷题作《九灵太妙龟山玄箓》,内载三元章句(五言赞颂诗)一首,以及「九天真文」、「龟山真符」等真文符箓。据称此真文符箓皆刻书于龟山,隐含上天仙真、功曹、符吏、将军之名号数额,「其旨隐奥,其音宛妙」。修道者依法诵章服符,可制伏魔王恶鬼,游行上清。经文下卷题作《上清始生变化玄箓》,言存神变形之法。内称上天众圣诸神皆随四季运转而变形化景,其形容衣冠在春夏秋冬各不相同。修炼者应知晓诸神之变形,并于不同季节存思其形,斋戒沐浴,诵咒佩符。久修此道则有真人下降,能目睹真形,随炁变化,飞升太空。
默庵集
诗别集。明曹义(号默庵)著。五 卷。作者所著诗文集均藏于家,但今仅见诗集 行世。卷首有明成化四年(1468)曹安序。卷末 有附录(又作“后集”)一卷,收入悼念作者的诗 文及文集、诗集原序各一篇。署“剡溪刘兰、金 溪邓春编次,华亭曹安校正”。传本较少见,诗 多为吟咏志趣及酬答之作,特点不明显。有明 成化刻本。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禅宗语录。编者不详。一卷。杨岐方会(992—1049),北宋禅宗僧人,杨岐派的创始人。此书是方会晚年住长沙云盖山时所说语录的汇编。编辑情况不详。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净土或问
佛教论著。元惟则撰。一卷。书前有“三宗讲主守愚悟勤”所撰序。此书设“禅上人”问、天如(惟则)答,共二十六问,主要阐述禅与净土的关系,并提出了“净土禅”和“禅净土”的思想。成书年代无考,见载于明《嘉兴藏·续藏》和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