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論物質事物的原理

1.憑什么根据我們可以确知物質事物的存在。Qxx中华典藏网

我們虽然充分相信物質事物的存在,不过这一層我們在以前旣然怀疑过,而且我們曾一度把这种存在的信念列于幼时的偏見中,那么,我們必須考察一下,究竟憑什么根据我們可以确知这个眞理。第一,我們不能怀疑,我們所有的每一种知覚都是由异乎我們心灵的一种物象来的;因为,我們沒有能力使自己經驗一种知覚而不經驗另一种知覚,而每一种知覚都是完全依靠那个触动我們感官的对象的。因此,我們就可以問,那个对象是上帝呢,还是异乎上帝的一种事物呢。不过我們旣然知覚到(或为感官所激刺),而且明白地、清晰地理解到有某种具有長、寬、高三向的物質,而其各部分又各有各的形相和运动,又使我們生起顏色、嗅味、痛苦等感覚来,因此,上帝如果自动地、直接地把这个有广袤的物質覌念呈現在我心中,或者間接使別的無广袤、形相和运动的对象把那个覌念呈給我們,則上帝确乎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騙子了。因为我們分明設想这个物質是完全异乎上帝,异乎我們自己,异乎我們的心灵的。而且我們还似乎明白察知,这个覌念之在我們心中形成,乃是起因于我們心外存在的对象,而这个覌念和那些对象在各方面都是相似的。不过就上帝的本性来說,他旣然不能欺騙我們,我們就必須毫不迟疑地断言,一定有一种具有長、寬、高三向的对象存在,而且它一定具有我們在有广袤的事物方面所明白見到的一切特性。这个有广袤的实体,就是我們所謂物体或物質。Qxx中华典藏网

2.我們如何又知道人体是和人心密切联系着的。Qxx中华典藏网

我們还应該断言,有某种物体是和我們的心更为密切地联系着的,因为我們明白看到,痛苦以及別的感覚,往往于無意中就会激刺我們。人心意識到,这些感覚不是由它自身生起的,而且它旣然是一个思想的事物,当然它們也是不屬于它的。因此,这些感覚之起,只是因为人心和另一个有广袤、能被动的事物——人身——連合着。不过这一問題我們不在这里詳細討論。Qxx中华典藏网

3.感官的知覚幷不能使我們了解事物的眞相,它只能告知我們什么是有益于身心合一的整体的,什么是有害于它的。Qxx中华典藏网

我們只消說,感官的知覚只应当归因于人类身心的这种密切联合,它們往往使我們覚察到,外界物象中哪种性質是有益于这种联合的,哪种性質是有害于这种联合的。不过除了偶然的情形而外,它們幷不把这些对象的实相呈現給我們。因为在我們注意到这一層以后,我們便可以毫無困难地摒除感官的偏見,而在这个問題上借着仔細思考自然在我們心中所植入的那些覌念,只求助于我們的理解。Qxx中华典藏网

4.物体的本性,不在于重量、硬度、顏色等,而只在于广袤。Qxx中华典藏网

这样,我們就会看到,一般說来,物質或物体的本性,幷不在于它是硬的、重的、或者有顏色的,或以其他方法激刺我們的感官。它的本性只在于它是一个具有長、寬、高三量向的实体。因为說到硬度,則我們憑感官对它所知道的,不外这一層,卽坚硬物体的各部分在与我們的手接触时,就抵抗手的运动。但是,如果我們的手每次朝向它們运动时,那里的一切物体都随着我們的手的前进急速向后退去,我們便永不会感到硬度。可是我們沒有理由可以相信,这样后退的物体因此就会失掉其所以为物体的本性。因此,物体的本性幷不在于硬度。同样,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在有形物質中所見的重量、顏色以及別的同类的性質,縱然都排除于物質之外,而物質在此时依然是完整無缺的。由此可見,物体的本性完全不依靠这些。Qxx中华典藏网

5.人們对于稀化(rarefaction)和虛空(vacuum),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見,因此,它們就淆乱了关于物体本性的眞理。Qxx中华典藏网

不过仍有兩种原因妨碍人們充分相信,物体的眞正本性只在于广袤。第一种原因是一个流行的意見,卽大多数物体是可以稀化和凝集的,而且在稀化以后,物体的广袤要比凝結时为大;有些人甚至于剖析入微地說,物体的实体和其数量有別,数量又和广袤有別。第二种原因是,我們在只設想長、寬、高三向的广袤时,我們不慣說,那里就有物体,我們只是說那里有空間,有虛空,而一般人又認为虛空只是一个否定。Qxx中华典藏网

6.稀化作用是由何种途徑进行的。Qxx中华典藏网

不过說到稀化作用和凝結作用,無論誰只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幷且不承認他有不明白意識到的事情,則他一定不会假設,在那些过程中,除了稀化或凝結的物体变化其形相而外,还有別的事物。因此,換言之,所謂稀薄的物体就是指其各部分之間有許多間距,而其中充滿着別的物体的那些物体而言的;至于另一方面所謂密結的物体,則是指其各部分互相接近,或减少那些間距,或完全消除那些間距的物体而言,在后一种情形下,物体就成了絕对密結的。不过物体的各部分在互相隔离、逐漸分歧以后,虽可以包含較大的空間,可是它的广袤仍不比密結时为大。因为我們不当把它在稀化时各部分所不占的孔隙或間距的广袤归于它,只应把那些孔隙的广袤归之于充滿这些孔隙的別的物体。就如我們看到一塊海綿充滿了水或其他液体,我們幷不因此就假設它比在干时或縮小时具有較大的广袤。我們只說,它的孔隙較大了一些,因而那个物体也就分布于較大的空間。Qxx中华典藏网

7.离了这种解釋法,我們便不能有条有理地解釋稀化作用。Qxx中华典藏网

有的人虽然說,稀化作用是物体数量增加的結果,而不以前边解釋海綿时所举例应用的原理来說明它,可是我幷不能發現他們所根据的理由究竟有什么力量。因为在空气或水稀化了时,我們虽然不見有任何一个空隙增大,或有新物体占据其中,可是我們宁可断言,在稀化以后,它們各部分間的距离或空隙增大了体积,幷且有新物体占据其中,而不当假設一种莫名其妙的事物,来似是而非地解釋物体的稀化作用。因为前一种断言畢竟比后一种假設較为合于理性。我們也不应当因为我們不曾憑自己的任何一种感官知覚到这种新物体,就不肯承認这个解釋,因为我們幷沒有理由使我們相信,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感官知覚到一切存在着的事物。我們看到,用这种方法来解釋稀化过程是很容易的,不过要用別的方法来解釋,那却是不可能的。因为最后,要假設一个物体增加了以前不曾有的数量或广袤,而沒有一种新的有广袤的实体加上去,換言之,卽沒有別的物体加上去,那在我認为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因为我們如果設想一种事物的广袤或数量增加了,則我們便不可能不同时假設,一定有一种有数量、有广袤的实体加进去。这一層从下文可以明白看到。Qxx中华典藏网

8.数量和数目同有数量、被計数的事物,只在思想中互有差异。Qxx中华典藏网

因为数量之不同于有广袤的实体,数目之不同于被計数的事物,幷不是在实际上,而只是在于我們的思想中。例如,我們自然可以考察10呎空間所包含着的一个物質实体的全部本性,同时不必注意这个10呎的度量,而其明显的理由就是,我們所設想的那件事物,不論在那个空間的一部分或其全体,本性都是一样的。在另一方面,我們自然也可以單独設想10这个数目,以及10呎大的一段連續的数量,而同时不必想到这个有定限的实体,因为10这个数目的槪念,不論我們認它是10呎或10个別的事物,它都是显然一样的。自然我們在設想10呎这个連續的数量时(虽然不能不同时設想到与此数量相等的一个有广袤的实体),也幷不必一定要設想这个或那个有定量的实体。不过在实际上,任何最微小的数量或广袤部分,在一减去之后,同时实体亦就有相等的减少,而在另一方面,我們如果把实体稍一减少,我們同时也就不能不减少相等的数量或广袤。Qxx中华典藏网

9.物質的实体,若与它的数量分开,則我們只能紛乱地設想它,好象它是一种非物質的东西。Qxx中华典藏网

有些人关于这个問題虽然表示出另一个意見,可是我覚得,他們的想法同我在此地所說的話,也幷不兩样。因为他們如果把物質的实体和广袤(或数量)加以分別,則他們所謂“物質的实体”这个名詞是全無意义的,否則他們是在自己心中只对于非物質的实体形成一个紛乱的覌念,而把那个覌念誤归于物質的实体,同时却于無形中把物質实体的眞正覌念留給广袤。他們叫这种广袤为附性,不过这种說法的不妥当性容易使我們發現出,他們的語言和他們的思想是不調和的。Qxx中华典藏网

10.所謂空間卽內在的場所(internal place)4是什么。Qxx中华典藏网

空間,卽內在的場所,同其中所含的物質的实体,在实际上幷沒有差异,只在我們慣于設想的它們的情狀方面,有所差异。因为,老实說,長、寬、高三向的广袤不但構成空間,而且也構成物体。它們的差异只在于:在物体中,我們認为广袤是特殊的,幷且設想它跟着物体变化;至于在空間方面,則我們以为广袤有一个槪括的統一性,因此,我們在把一个物体由某种空間移出以后,我們幷不以为自己同时也把那段空間的广袤移去。因为我們看到,那段广袤只要保持同一的体积和形相,只要同我們賴以确定这个空間的四周某些物体,保持其固有的位置,則那段广袤仍是不变的。Qxx中华典藏网

11.在实际上,空間如何和物質的实体不相差异。Qxx中华典藏网

我們很容易看出,同一广袤不但構成物体的本性,也構成空間的本性,而且这兩种事物,只有在物类和物种的本性与个体的本性發生差异时,才互有不同。如果我們細想一想我們对于任何物体的覌念,而排除一切与物体的本性無关重要的性質,我們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就以一塊石头为例,我們首先可以排除它的硬度,因为那塊石头如果液化了,或者化为粉末,它就不再有硬度,不过它仍系一种物体。顏色也可以照样不加考虑,因为我們常見有許多石头透明得幷無顏色。其次,我們也可以排除重量,因为就以火焰为例,它虽然很輕,仍系物体。最后,我們还可以排除冷、热以及所有这一类的性質,一則因为我們幷不以为这些性質是在石头內的,二則因为这些性質縱然变了,我們也幷不認为石头就失掉其物体的本性。在这样考察之后,我們將看到,物体覌念中幷沒有剩下別的,只剩下一种在長、寬、高三方面延伸展开来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包含在我們的空間覌念中的,而且它不止包含于充滿物体的空間覌念中,而且也包含于所謂虛空的空間覌念中。Qxx中华典藏网

12.在我們的思想情狀方面,空間如何异于物体。Qxx中华典藏网

不过在我們的思想情狀方面,它們畢竟有一种差异;因为,如果我們把一塊石头移出它原来所占的空間或場所,我們就会設想它的广袤也被移去了(因为我們以为这段广袤是特殊的,是和石头本身不能分开的):不过我們同时認为,石头以前所占的那段空間的广袤仍是存留着;縱然石头的地位被木、水、空气或任何別的物体所占据,或者甚至被假設是空虛的,而那段广袤仍是存留着的。因为我們此处所考察的乃是一般的广袤,而且它如果象以前那样有相等的体积和形相,幷与决定这段空間的那些外界物体保持先前的位置,我們就以为那个广袤是为石、木、水、空气以及別的物体,甚至虛空(如果有这样东西的話)所共有的。Qxx中华典藏网

13.外在的場所是什么。Qxx中华典藏网

这个理由就在于:場所和空間这兩个詞同“占場所的物体”这个詞所指示的幷非眞正相异,前者所指示的只是物体的体积、形相及其在其他物体中的位置。因为在确定这个位置时,我們必須注意其他一些我們所認为不动的物体,而且随着我們注意不同的物体,我們可以知道,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間內,又是改变又是不改变場所。例如,一只船开到海上,一个人坐在船尾,我們如果注意船的各部分,則那个人可以說是永远留在一个場所,因为他对这些部分来說,是保持其同一位置的。另一方面,我們如果注意兩边鄰近的海岸,則那个人又將显得不断移动其場所,因为他是不断地远离这一岸而趋近那一岸的。此外,我們如果假設地球在运动,而且它由西往东的运动正等于船由东往西的运动,則我們又將說,船尾上那个人幷沒有变化其場所,因为这个場所將是被我們所想象的天际的一些不动点所决定的。但是我們如果終于相信,全宇宙中幷沒有眞正靜止的点(后面將指出这一層是可能的),我們就会因此断言,任何事物,除了在我們思想中使之固定不变外,都沒有恒常的位置。Qxx中华典藏网

14.空間和場所的差异在哪里。Qxx中华典藏网

空間和場所这兩个名詞畢竟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場所一詞較为明确地指示位置,很少指示体积或形相,而另一方面,我們在說到空間时,我們就想到体积或形相。因为我們常說一个物体占据了另一个物体的位置(虽然它們兩个的形相或体积不一定恰恰相等),可是我們幷不因此就承認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占着同一的空間。在位置变化时,虽然仍有以前一样的体积和形相,我們也說場所有了变化。因此,当我們說一件事物是“在”一个特殊的場所中存在时,我們的意思只是說,它对一些別的物体来說占有某种确定的位置。我們如果再說,它“占”着那样一个空間或場所,則我們的意思,除了那个位置以外还說,它那种确定的体积和形相正足以使它恰好充滿那段空間。Qxx中华典藏网

15.外在的場所如何可以正确地認为是周圍物体的表層。Qxx中华典藏网

由此可見,我們的确从来不把空間和長、寬、高三向的广袤加以区分。我們只是有时以为場所是在事物以內的,有时以为它是在事物以外的。內在的場所和空間是全無差异的,不过外在的場所可以認为是直接圍繞着那个占場所的事物的表層。不过我們必須声明,此处所謂表層,幷不是指周圍物体的任何部分而言,只是指能圍繞的物体和被圍繞的物体間的界限而言,而这种界限又只是一种情狀。若不如此說,至少我們也是說的一般的表層,它不是或此或彼的物体的一部分,而且它只要保持同样的体积和形相,我們就总認为它是前后同一的。因为,虽然整个周圍的物体和它的表層改变了,可是被圍繞的那个物体,如果同別的被認为不动的事物仍保持同一的位置,我們就不能假設那个物体也因此改变了它的場所。例如,我們如果假設,一只船被川流朝一个方向冲走,同时又被風以相等的力量推向相反的一个方向,因而它对兩岸的位置都沒有改变。則圍繞它的全部表層虽然不断地在变动,可是我們仍然承認它留在原来的場所。Qxx中华典藏网

16.要說有一个絕对無物体的虛空或空間,那是反乎理性的。Qxx中华典藏网

說到哲学上所謂虛空,卽無实体的空間,則这种东西显然幷不存在,因为空間的或內在場所的广袤,和物体的广袤幷不互相差异。因为我們所以断言物体是一个实体,只是因为物体有長、寬、高三量向的广袤(要說虛無可以占有广袤、那是矛盾的),因此,我們就可以对假設的虛空形成一个相似的推論說,那个虛空中旣有广袤,則它也必然包含一个实体。Qxx中华典藏网

17.虛空一詞的通常含义,幷不排除一切物体。Qxx中华典藏网

說实在話,虛空这一名詞的通用意义幷不是指一个絕对沒有任何事物的場所或空間,而是指一个場所,那里沒有我們假設为应有的那些东西。就如,人造水瓶旣然是为了盛水,所以它在只充滿空气时,我們就說它是空的。又如魚池中沒有魚时,則它虽滿貯水量,我們也說其中沒有东西。又如一只船,如果沒有运載原来計划要运輸的商品,而只載着沙,使船能够抵抗狂風的暴力,則我們也說它是空的。最后,当空間沒有包含可感知的事物时,我們也在同样意义下,說它是虛的,显然它仍然含着被創造的、独立自存的物質。我們所以有这些說法,乃是因为周圍的物体如果不在我們的感官上印了强有力的印象,使我們知覚到它們,我們便不常加以思考。但是,我們如果不記得虛空和虛無兩詞的本义如何,而且后来还假設說,所謂虛空的那个空間,不但不含可感知的对象,而且根本就不含任何对象,那我們就錯誤了。这种錯誤正如我們因为一个水瓶里只有空气,就說它是空的,幷因而判断說,其中所含的空气不是实体一样。Qxx中华典藏网

18.人們所偏执的这个絕对虛空的偏見如何可以改正。Qxx中华典藏网

我們差不多所有的人从幼年起就陷于这个錯誤,因为,我們旣然看到,一个器皿与其所含的物体幷無必然的联系,我們就以为上帝至少能够从器皿中把其中所含的物体移去,而且在移去以后,別的物体未必一定来代替那个被移去的物体。不过現在为了改正这个妄見起見,我們必須說,一个器皿与其含的特殊物体虽然实际上幷無必然的联系,可是器皿的那个凹形和那一般認为空窩中一定包含的广袤,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因此,我們如果抛开那个空窩中所含的广袤,而單独設想那个空窩,或者抛开一个有广袤的实体,而只設想这个广袤,那就如同我們抛开山谷而只設想一座山一样,显然是矛盾的;因为,我們曾說过,沒有东西,便沒有广袤。因此,人們如果要問,上帝在把一个器皿中所含的物体全都移去以后,如果不再使別的物体塡其地位,將發生什么現象,那么我們必須答复說,要是如此,則器皿的各边都該粘合在一塊。因为兩个物体之間,如果沒有东西,則它們必然互相接触;而且要說兩个物体会互相隔离,那就是說,会有一种距离,而且那种距离又只是虛無,乃是一种明显的矛盾。因为一切距离都是广袤的一种情狀,而且离开有广袤的实体,它是不会存在的。Qxx中华典藏网

19.这种說法正可以証实我們前边关于稀化作用所說的那些話。Qxx中华典藏网

我們旣然說过,物質实体的本性只在于它是一种有广袤的事物,而且它的广袤也幷不异于我們諉諸空間(縱然是虛空的)的广袤,因此,我們就容易發現出:它的任何部分,在任何时候,由任何途徑,所占的空間都不能前后有大小的差异,而且它們的稀化作用也只能由上述的途徑来进行。此外,我們还容易看到,一个器皿在包含鉛或金或任何坚重的东西时,其中所含的物質或物体也幷不加多,而在它只含有空气幷被人假設为虛空时,它所含的物質或物体也幷不减少。因为一个物体所含的各部分的数量,幷不依靠它們的重量或硬度,只依靠所謂广袤,而广袤在同一器皿中是永远相等的。Qxx中华典藏网

20.由此我們也可以解証出原子的不存在来。Qxx中华典藏网

我們还發現出,宇宙中幷不能有天然不可分的原子或物質部分存在。因为我們不論假設这些部分如何之小,它們旣然一定是有广袤的,我們就永远能在思想中把任何一部分分为兩个或較多的更小部分,幷可因此承認它們的可分割性。因为任何事物,只要我們能在思想中把它分开,我們总还可以承認它是可分割的。因此,我們如果認为它是不可分的,我們对此事物的判断就和我們对此事物的知識不相調和了。我們縱然甚至假設,上帝已把任何物質分子弄到極小的地步,因而不容再行分割,可是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它是不可分的,因为,虽然上帝已把这个分子弄得極小,致使任何被造物都不能把它再往下分,可是上帝幷不会剥夺自己这种能力,因为他絕不可能减低自己的全能(如我們以前所說)。因此,确实地說来,最小的有广袤的分子永远是可分的,因为它的本性原来就是如此。Qxx中华典藏网

21.我們还解証出,世界的广袤是無定量的。Qxx中华典藏网

其次我們还發現出,这个世界或物質实体的全部,其广袤是無有界限的,因为不論我們在什么地方立一个界限,我們不只可以想象在此界限以外还有广袤無定的許多空間,而且我們看到,那些空間是眞正可以想象的,也就是說,事实上正如我們所想象它們的那样。因此,它們所含的有物質实体的广袤也是無定限的,因为我們在前已經詳述过,在任何空間方面,我們所設想到的广袤覌念,和物質实体的覌念,分明是同一的。Qxx中华典藏网

22.由此我們也就推断說,天上和地下的物質都是一样的,而且世界不是多元的。Qxx中华典藏网

由此种种,我們也就可以推断說,地和天是由同一物質做成的;而且縱然有無数世界,它們也都是由这种物質構成的。由此,就得出一个結論,卽多重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們明白設想到这些別的世界所占的一切可以想象的空間(它們只能在这些空間中存在),都为物質所占据,而且物質的本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有广袤的实体,同时,我們在自身也發現不出对于任何別的物質的覌念。Qxx中华典藏网

23.物質的全部花样,或其形式的多样性,都依靠于运动。Qxx中华典藏网

因此,全宇宙中只有一种物質,而我們所以知道这一層,只是因为它是有广袤的。在物質方面,我們所能清晰地知覚到的一切特性,都可以溯源于它之能够依其各部分被分割、被运动。因此,我們所知覚为由物質各部分的运动發生的那些性質,都是物質本身所能有的。因为我們在思想中把物質加以分割,幷不使物質稍有变化——它的一切花样或形式的多样性乃是依靠运动的。許多哲学家甚至也似乎普遍地看到这一点,因为他們說,自然是运动和靜止的原則,而他們所謂自然,也正是指一切物質事物成为經驗中所見的那样时所依賴的东西。Qxx中华典藏网

24.普通含义下的运动是什么样的。Qxx中华典藏网

不过所謂运动,据其通常意义而言,乃是指一个物体由此地到彼地的动作而言(我此处所謂运动乃是指位置的运动而言,因为我想不到有別种运动,因此,我覚得我們也不应該假設自然中有別的运动)。我們上边已經說过,同一事物在同时也可以說变了場所,也可以說不变場所,同样我們也可以說,一件事物在同时是被运动的,又是不被运动的。例如,一个人坐在啓航的船上,他如果只注意他所离开的岸,幷且把它看做是靜止的,則他可以認为自己是在运动的。但是他如果只注意船本身,則他可以認为自己是不动的,因为他在船的各部分間总是保持同样的位置。再其次,我們旣然慣于假設,离开动作就無运动,幷且在靜止中动作就停止了,因此,那样坐着的一个人,正可以說是靜止的,而不当說是运动的,因为他自己意識不到他是在运动。Qxx中华典藏网

25.运动的眞义。Qxx中华典藏网

不过,如果我們抛开那些全無根据的(除非在普通用法中)說法,希望按照事物的眞相,来了解我們对于运动一詞所应該知道的內容,那么,为了要給它一个确定的本性,我們可以說,所謂运动,乃是一个物質部分(或物体)由其紧相粼接的物体(或我們認为靜止的物体),移近于別的物体的意思。我所謂物体(或物質底一部分),乃是指被轉移的事物的全部而言——在这个全体中也許含着几个部分,它們自身有別种运动。不过我所以說运动是指那轉移过程,不是指那能轉移的力量或动作,目的在于表明,运动是永远在可动的事物中的,不是在能發动的事物中的。而我所以如此分別,乃是因为在我看来,我們幷不習慣于把这兩种东西加以十分精确的区分。此外,我还可以說,运动乃是可动的事物的一种情狀,幷不是一种实体,就如形相是有形相的事物的一种特性,安歇是靜止事物的一种情狀。Qxx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