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封信

【内容提要】ts2中华典藏网

有两种对立的力促使人去完成双重的任务:把必然转化为现实,使现实服从必然的规律。这两种力可称作感性冲动(sinnlicher Trieb)和形式冲动(Formtrieb)。感性冲动来自人的物质存在(physisches Dasein)或人的感性天性(sinnliche Natur),把人当作个人放在时间之中,要求变化和实在性。它扬弃了人的人格,把人局限在某种事物和某个瞬间,存在受到最大限度的限制,人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形式冲动来自人的绝对存在(absolutes Dasein)或人的理性天性(vernünftige Natur),把人当作类属(Gattung),超越一切感性世界的限制而达到人格的自由,在认识中要求真理,在行为中要求合理。它扬弃时间和变化,把个别事件当作一切事件的规律,把一个瞬间看作永恒,存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ts2中华典藏网

我们完成这双重的任务——使我们身内的必然(1)转化成现实,使我们身外的现实服从于必然的规律——是受了两种相反的力的驱使。因为这两种力推动我们去实现它们各自的对象,人们就非常恰当地称它们为冲动。这两种冲动中的第一种,我想称为感性冲动,它是由人的物质存在或者说是由人的感性天性而产生的,它的职责是把人放在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成物质(2),而不是给人以物质(3)。若是给人以物质,人格就得自由地活动,它接受物质,并把物质同它本身,也就是同保持恒定的东西加以区分。但是,在这里物质只能叫作变化(4),或者叫作实在,它充实了时间;所以,这种冲动要求变化,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5)。这个仅仅是充实了内容的时间所形成的状态叫作感觉(6),只有借助这种状态物质存在才显示出来(7)。ts2中华典藏网

凡是存在于时间之中的事物都是一前一后,因而某物的存在就把其他的一切事物都排除在外了。当人们在一件乐器上奏某个音时,这件乐器可能发出的所有音当中惟有这个音是现实的。当人感觉到眼前的事物时,他的无限可能的规定就被限制在这惟一的存在方式上面去了。所以,哪里仅仅是这种冲动在活动,哪里就必然受到最高程度的限制;人在这种状态中只不过是一个量度单位,是充实了内容的时间当中的一个瞬间——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并不存在,因为只要人受感觉支配,被时间拖着走,在此期间他的人格就会被废弃。(8)ts2中华典藏网

只要人是有限的,这种冲动的领域就会扩展;而且因为一切形式只在一种物质上显现,一切绝对只是通过局限作媒介才表现出来,因而人的全部表现最后当然会固定在这种感性冲动上。不过,虽然只有感性冲动才会唤醒人的天禀,并使它发挥出来,可是也仅仅由于感性冲动才使人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它用不可撕裂的纽带把向高处奋进的精神绑在感性世界上,它把向着无限最自由地漫游的抽象又召回到现时的界限之内。当然,思想可以暂时逃脱这种冲动,一个坚强的意志可以胜利地反抗它的要求,可是这种被压制下去的天性不久就又恢复了它的权利(10),要求存在的实在性,要求我们的认识有一个内容,要求我们的行动有一个目的(11)。ts2中华典藏网

那两种冲动中的第二种,可以称为形式冲动;它来自人的绝对存在(12),或者说是来自人的理性天性;它竭力使人得以自由,使人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得以和谐(13),在状态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保持住人的人格。因为人格作为绝对的、不可分的一体是不可能自相矛盾的,因为我们永远是我们,所以,这个要求保持人格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他要求(14);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ts2中华典藏网

如果说第一种冲动只是造成个案,那么,第二种冲动就是建立法则——当涉及认识时,是适用于每个判断的法则;当涉及行动时,是适用于意志的法则。不管是我们认识一个对象,给我们主观的一种状态加上客观的有效性,还是我们从认识出发,进行行动,把客体当作规定我们的状态的尺度(15)——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是把这种状态从时间的裁决中夺回来,承认它对一切人和一切时间都具有实在性,就是说,承认它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觉只能说“对这个主体和在这个瞬间,这是真的”,但另一个主体,另一个瞬间来到时,它就收回眼前感觉的这种看法;可是,一旦思想说“是这样”,那么它就是做出永恒的决断,它的判断的有效性是以能抵挡一切变化的人格本身来担保的。爱好只能说“对我的个性和我现在的需要,这是好的”,但变化会带走你的个性和你现在的需要,并会使你现在热烈渴望的东西成为你将来厌恶的对象。可是,如若道德感情说“应该这样”,那么它就是做出了一劳永逸的决断。如果你因为这是真理而皈依真理,因为这是合理而实施合理,那么,你就已经把一件个别事件当作一切事件的法则,把你生活中的一个瞬间当作永恒来看待。ts2中华典藏网

所以,什么地方形式冲动在支配,我们身上的纯粹客体(16)在活动,存在在那里就会得到最高程度的扩展,一切限制在那里就会消逝,人在那里就会从贫乏的感官把他局限于其上的量度一体提高成把整个世界包括在内的观念一体。在这样行动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时间之中,而是时间以及它的全部永无终结的序列在我们之中。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类属;一切精神的判断由我们的判断说出,一切心的选择由我们的行动来代表。ts2中华典藏网

* * *ts2中华典藏网

(1) “必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理性的产物,因而在“我们身内”。ts2中华典藏网

(2) 使人变成受纯粹自然法则支配的感性世界的一部分。ts2中华典藏网

(3) 通过精神对物质进行加工。ts2中华典藏网

(4) 在感性冲动的支配下,物质与人格不发生关系,精神不对它进行加工,只是在时间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就是说,它只是变化。ts2中华典藏网

(5) 时间本是空的,它必须充实了内容,才会有实在性。ts2中华典藏网

(6) “感觉”仅仅是对某物在时间中活动的意识。ts2中华典藏网

(7) 外界事物引起我们的感觉,从而显示出它。ts2中华典藏网

(8) 对这种在感觉支配下的无我(Selbstlosigkeit)状态,语言上有个非常准确的说法:außer sich sein(在自身之外),即在自我之外。虽然这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只能用于这样的情况:感觉成为激情,而且这种状态由于长时间的延续已经看得出来,但是,任何人只要仅仅是在感觉(9),他就是在“自身之外”。从这种状态返回冷静审慎,人们同样正确地说成是:in sich gehen(返回自身),即返回自我,恢复人格。一个不省人事的人,人们不说er ist außer sich(他在自身之外),而说er ist von sich(他脱离自己),即他丧失了自我,因为那人只是不在自我之中。所以,当他从不省人事的状态再返回原状,他只是bei sich(保持常态),而这种状态是可以同“在自身之外”的状态很好地并存的。——作者原注ts2中华典藏网

(9) 就是说,对感觉没有进行精神加工,因而人格没有进行自由活动。ts2中华典藏网

(10) 当思想逃脱感性冲动,当坚强的意志反抗感性冲动之要求的时候,只是把产生感性冲动的感性天性暂时压制下去。ts2中华典藏网

(11) 如存在有了实在性,认识有了内容,行动有了目的,就都成为有限的了,也就是说,感性冲动只要求有限。ts2中华典藏网

(12) 人的绝对存在,就是在第十一封信中所说的“绝对的,以其自身为根据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人格的基础,它的特征是自由。ts2中华典藏网

(13) “和谐”(Harmonie)在这里的意思是“一致”“首尾一贯”。ts2中华典藏网

(14) 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不同,它只要求永恒、无限。ts2中华典藏网

(15) 即不管是认识,还是行动,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ts2中华典藏网

(16) “纯粹客体”(reines Objekt),即在第四封信中所说的“纯粹的、理想的人”,也就是这封信中所说的“人格”。ts2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