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

席勒
  • 姓名:席勒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马尔巴赫城
  • 出生日期:1759年11月10日
  • 逝世日期:1805年5月9日
  • 民族族群: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德国杰出的诗人、戏剧家、狂飙突进运动和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生于符腾堡公国的马尔巴赫城,父亲是个外科医生,后来在卡·欧伊根公爵军队里任下级军官。母亲是一个面包师的女儿。1768年,席勒进入拉丁语学校学习,准备将来进神学院。1773年毕业后,不得不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他先学法律,后改学医。席勒在这里被禁锢了8年之久。这时,歌德以及其它狂飙突进诗人的作品、莎士比亚、卢梭的作品已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席勒深受这些作品思想的影响,同时,开始了他的创作活动,并着手剧本《强盗》的创作。


1780年,席勒从军事院校毕业。1781年,《强盗》出版。剧本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大声疾呼,热情讴歌了一个以“反抗暴君”为己任的向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剧本扉页上写着:“德国将成为一个共和国,罗马和斯巴达与之相比,都不过是些尼姑庵。”“药不治者,铁治之;铁不治者,火治之。”这句名言成为贯穿全剧的战斗口号。《强盗》1782年初次在曼海木上演时,象干柴见了烈火,立即唤起了人民反抗暴政的激情,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他青年时代最杰出的作品是《阴谋与爱情》(1784)。作品以两个不同阶级的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题,展示了德国18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冲突。《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的成功,使席勒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著名作家。


1785年,席勒发表了名诗《欢乐颂》。这首诗后来由贝多芬谱曲作为第九交响乐的主题歌而闻名于世。1787年,席勒发表了剧本《堂·卡罗斯》。随后便转向历史研究,写了《尼德兰独立史》(1788)、《三十年战争史》(1791—1793)。由歌德推荐,从1789年起担任耶那大学的历史学教授。1791年,他开始研究哲学与美学,发表了一系列美学论文。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审美教育是使人民获得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1794年以后,席勒与歌德共同合作,相互启发,将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他的巨著《华伦斯坦》(1799)。这是以德国30年战争为题材的历史剧。后来又发表了《奥里昂的姑娘》(1801)和《威廉·退尔》(1804)两个剧本。


席勒一生不断与贫困和疾病进行斗争,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十几部剧本和许多不朽的诗篇,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

猜你喜欢的书

诂训柳先生文集

诂训柳先生文集

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唐柳宗元撰。柳宗元散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可分为:议论文、传记文、寓言、山水游记四种。著作有多种。现存有 《柳宗元集》等。此书由宋韩醇音释。韩醇,字仲韶,临邛 (今四川邛崃)人。其始末未详。柳宗元集为刘禹锡所编。其后卷目有增损,在宋时已有四本。一为三十三卷,有元符闲京师刊行本。另有曾丞相家本、安元献家本。一为四十五卷之本,出自穆修家。据称,为刘禹锡原本。陈振孙《书录解题》曰,刘禹锡作序,称编次其文为三十二通。退之之志若祭文附第一通之末。今世所行本皆四十五卷,又不附志文。非当时本。考今本所载刘禹锡序,实作四十五通,不作三十二通。与陈振孙所说不符。或后人追改刘禹锡之序,以合见行之卷数,亦未可知。刻韩柳集者自穆修始。虽非刘禹锡之旧第,诸家之本亦无更古于是本者。政和中,胥山沈晦取各本参校,独据此本为正,而以诸本所余者别作外集二卷,附之于后,至淳熙中,韩醇因沈氏之本为之笺注。又搜葺遗佚,别成一卷,附于外集之末。韩醇先作《韩集全解》,后又注柳文。其书与张敦颐《韩柳音辨》同时并出,而详博实过之。魏仲举《五百家注》亦多引其说。明唐觐《延州笔记》尝摘其注。有明刊本、济美堂柳集四十五卷本、明嘉靖中东吴郭云鹏重刊宋本、天启壬戌柳氏重刊本、明游氏刊本,苏城汪氏有残宋本、祠堂书目有残宋本、天禄目有宋板韩醇训诂本、南宋大字无注本《四库全书》本等。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经文前半篇为神仙图像,有大像五幅,小像四十余幅。其中有部分宫殿楼阁图。图像之后为《九宫紫房三丹田诀》。诀文称人首脑中有九宫,即明堂宫、洞房宫、丹田宫、流珠宫、玉帝宫、天庭宫、极真宫、玄丹宫、太皇宫。除脑部上丹田等九宫外,身体内亦有中丹田宫及下丹田宫。每一宫中皆有神真居守。本篇所载图像诀文,与上清派存思身神之道法有关,所谓「九宫紫房」即人体内神真居住之处。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世宗宪皇帝实录》159卷。全称《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实录》。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乾隆皇帝在继位之初,令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开馆纂修,至乾隆六年 (1741) 书成。书中记载了胤禛自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十一月继位至雍正十三年八月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活动,如登极、典礼、祭祀、诏谕、选举、官制、文教、邦计、截漕、平粜、辑安边疆等等。这些资料对于研究爱新觉罗家族史及对于雍正皇帝的正确评价,都具有重要价值。

女训约言

女训约言

陈宏谋撰,家庭女教读物。分两部分:女德二十四条,四言无的;女戒八十条,五言短语。词义浅易,虽未识字,也能一听了然。是一本封建女教通俗读本,收入《西京清蒐从书外编、女学七种》、《东后雨掌刊书・女儿书辑八种》。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一卷,宋师会述,修寂题记,内题释云华尊者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勿起恶取空见如芥子许。盖空见拨无因果。能断五乘善根故也。然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皆不可触。触则被烧。苟不取著。则温身熟食除冥。以喻四门皆可入道。又何为独破空哉。须知空句破。则四句皆破。破空句。正所以显空门。空门显。四门皆显。菩萨欲具一切佛法。当学般若。般若何止破空相始教而已。且如此经。一则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再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继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是岂非实相大乘之正印乎。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