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常识
作者:韦伯猜你喜欢的书
间接路线战略
哈特研究了西方国家历代战争的经验,对C.von克劳塞维茨等人把决战视为作战的主要手段和最高原则的观点持不同看法,提出了以间接路线为主要手段,以微小代价取胜的主张。本书通过分析世界历史上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十场战争、280多次战役,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间接路线”不仅是战争的定律,更是一个哲学上的真理,在战争之外,于人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反叛者
一群面临毕业、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孩偷盗、撒谎、欺骗,以抵抗充满未知的成年人世界,乍看之下小说的主题是关于战争、死亡、友情、成长;然而,父亲也许缺场,阶级永不缺场,在小说的最后,马洛伊还是回到他所有小说中最重要的母题:阶层差异,即便是战争和死亡也无法填平阶级这道鸿沟。诗意的文字、完美的细节描写,令这部小说就像夜幕降临前最后一刻的风景画。 1918年5月,战争席卷整个欧洲。几近荒芜的城镇上有一群面临毕业、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孩,他们偷盗、撒谎、欺骗,以抵抗充满未知的成年人世界。战争和死亡每天都在上演,背叛与阴谋也在悄然酝酿,暴风雨终将来临,他们所保守的秘密也许从一开始就是围困他们的陷阱。
所安遗集
元诗别集。1卷。陈泰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卷首是《天马赋》,陈泰以此赋得领乡荐。书后有陈泰后裔陈铨所书跋语及王士禛跋。《所安遗集》是陈泰曾孙陈朴编,陈泰所作诗生前向未刊行,所以名为“遗集”。后来由明华亭教谕陈章刊行于世。成化二十三年(1487),陈铨重刊于内江官邸。陈铨重刻时,原书就已有蠹蚀,并非原貌。本集所收主要是七言歌行,王士禛评其歌行:“驰骋笔力,有太平之风。在元人诸名家中,当居道园(虞集)之下,诸公之上。”其《朔方歌》、《梅花五友歌》、乐府古题《丁都护》,都是“才气纵横,颇多奇句”(《四库全书总目》)之作。《邯郸道上书所见》写路经邯郸的少数民族商旅:“丁丁零零西番经,轧轧刺刺单于曲。西番经,无人听。单于马上琵琶声,乌纱辫发双娉婷。不知是河西,不知是女真?”写得生动形象,具有时代气息。除《所安遗集》之外,陈泰尚有少数佚诗保存在《元诗体要》、《乾坤清气》等书中。本集主要版本除有数种清抄善本之外,尚有清光绪六年(1880)谭钟麟刻本行于世。
论语正义
《论语》注释本。二十四卷。清刘宝楠撰。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论语正义》按照《论语》的编排体例进行注疏,《论语》共二十卷,其中《八佾》、《乡党》两篇多言礼乐制度,刘氏详疏,分《八佾》为两卷,分《乡党》为三卷,书后又疏何晏《论语序》一卷,所以多出四卷,一共二十四卷。刘氏父子认为南朝梁皇侃、北宋邢昺疏解《论语》,颇多芜陋,刘恭冕在《论语正义·后序》中说皇侃所载魏晋诸儒讲义,“多涉清玄,于宫室衣服诸礼,阙而不言”而“邢昺又本皇氏,别为之疏,依文衍义,益无足取”。道光八年(1828年)刘宝楠开始编撰自己的《论语》注本,他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先作长篇,然后进行比较折衷。刘宝楠打破汉学宋学的门户之见,不专己之学,不守一家之言,广泛征引,择善而从。在凡例上,经文注文都依从北宋邢昺疏本,注文讹错处多依从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本及后人校改。刘宝楠详采以往各家之说,列汉唐《石经》、《皇疏》及《经典释文》名本异文于疏中,又用何晏《论语集解》注,以存魏晋人著录之旧。并把清代对《论语》的考订训释加以汇编。在疏解体例上,刘宝楠也不墨守所谓“疏不破注”的积习,在《论语正义·凡例》上其子恭冕说:“故于注义之备者,则据注以释经;略者,则依经以补疏;有违失未可从者,则先疏经文,次及注义;若说义二三,于义得合,悉为录之。”刘宝楠不空谈篇指章指,解说经义,证明典礼,期于实事求是,折衷大体得当。《论语正义》博取众家之长,考释详备,是当时注《论语》的最佳注本,也是公认的研究《论语》的必读参考书。
法华经纶贯
法华经大成科,一卷,清际庆排录,惟铉序。
教观撮要论
教观撮要论,四卷 宋佚名著,日本觉潭序,缺卷一、二,附顽空述三千说(后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