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积极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80]

学习f86中华典藏网

人怎样才能变得智慧、成熟、善良?怎样才能具有良好的趣味、性格以及创造力?怎样学会使自己适应新的情况?怎样学会识别善、理解美、寻求真?f86中华典藏网

怎样从独特的经历、灾难、婚姻、生儿育女、成功、胜利、恋爱、患病、死亡等等中学习。f86中华典藏网

怎样从痛苦、疾病、抑郁、不幸、失败、衰老、死亡中学习。f86中华典藏网

许多被当作联系学习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沟通。它是固有的,为现实所需要,而不是相对的、偶然的,反复无常的。f86中华典藏网

自我实现的人越来越不重视重复,与人交往以及随意的奖励。通常形式的广告很可能对他们不起作用。面对广告的自吹自擂,他们很难被广告所宣传的商品的声誉和派头以及广告愚蠢、毫无意义的重复打动。甚至,这反而可能引起负面的效果——他们不是更可能,而是更不可能购买这商品了。f86中华典藏网

为什么教育心理学大部分关注手段,即:分数、学位、学分、文凭,而不专注目的,即:智慧、理解、良好的判断和审美?f86中华典藏网

我们对于获得情感态度、品味和爱好了解不足。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学习”。f86中华典藏网

实际中的教育往往要求孩子少添麻烦,少调皮捣蛋,这样才能让大人更方便,满足成人的需要,积极的教育则更多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自我实现。在教育孩子坚强、自尊、正义、抵制控制和利用、抵制宣传和盲目地适应文化,抵制暗示和风尚这方面,我们又了解什么呢?f86中华典藏网

我们对于无目的的和无动机的学习知之甚少,例如,完全从自身兴趣出发的学习。f86中华典藏网

感知f86中华典藏网

感知局限于对误解、曲解、错觉等等的有限的研究。韦特海默(Werthimer)会把它叫做对于心理盲目的研究。为什么不再加上对于直觉、阈下知觉和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为什么这里没有关于良好品味的研究?真、诚、美的研究?审美感知的研究?为什么有些人发现了美而其他人发现不了?在感知这个宏观概念下我们还可以囊括通过希望、梦想、幻想、创造性、组织和顺序来建设性地操控现实。f86中华典藏网

无动机、无偏见、无私的知觉。鉴赏、敬畏、景仰。无选择的意识。f86中华典藏网

我们拥有大量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对于新鲜的、具体的,伯格森主义的现实的研究。f86中华典藏网

研究弗洛伊德所谈的那种游离注意。f86中华典藏网

是什么因素使健康的人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更精确地预见未来,更容易发觉人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因素使他们能够容忍或者享受未知的、无结构的、意义不明的、神秘的事物?f86中华典藏网

为什么希望和愿望几乎无法扭曲健康的人的感知?f86中华典藏网

人越健康,他们各种能力之间的联通就越多。这一点也适用于各种感觉通道,这些感觉通道使联觉在原则上成为一项比孤立研究各种独立感觉更为基本的研究。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整体的感觉系统。它与机体的运动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多去研究这些相互的联系。对于内在意识、存在认知、启发、超个人的和超人类的感知、神秘体验和高峰体验的认知方面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f86中华典藏网

情绪f86中华典藏网

积极的情绪、即愉快、沉着、宁静、坦然、满足、接受,尚未被研究。怜悯、同情、博爱也是如此。f86中华典藏网

人们也没有充分理解嬉戏、高兴、玩耍、游戏、体育。f86中华典藏网

狂喜、鼓舞、热情、振奋、快乐、异常欣快、幸福、神秘体验、政治和宗教上的皈依体验,高潮所产生的情绪。f86中华典藏网

心理疾病患者和健康者在斗争、冲突、挫折、悲哀、焦虑、紧张、内疚、羞耻感等方面的区别。在健康者的人身上,这些情绪带来或者能够带来好的影响。f86中华典藏网

与对情绪的扰乱效用所做的研究相比,对于情绪的组织效用的和其他好的、理想的作用的研究少得多。在什么情况下,情绪与感知、学习、思想等的功效的有增益关系?f86中华典藏网

认识的情绪方面,比如,顿悟使人情绪激昂,了解使人沉着,对于恶劣行为的深刻理解产生接受和宽恕。f86中华典藏网

爱情和友谊的感情方面,它们带来的满足和快乐。f86中华典藏网

对健康的人来说,认识、意动和情感主要是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或相互排斥的。我们必须找出其中的原因,找出隐含的机制排列,比如,健康人的下丘脑和大脑之间的联系与别人的不同吗?我们必须了解,例如,意动和情感的动员怎样帮助认识,认识与意动的协同作业怎么影响情感,等等。应该把心理生活的这三方面置于相互联系的背景中进行研究,而不是孤立地去进行研究。f86中华典藏网

相比于死记硬背、盲目联系的学习、智力水平、思维的复杂程度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研究理解和洞察力。对于动物的常规研究往往使人忘记研究动物智力水平的上限。f86中华典藏网

当哈日邦德(Husband)指出一只老鼠能够同人一样,学习绕出迷宫之后,迷宫就不应当再作为研究智力的工具。我们早已得知人类比动物具有更高的学习本领,任何不能显示这一区别的研究方法就如同测量一个在低矮的屋顶下弯腰弓背的人的身高,在这种情况下,测量所得只是屋顶的高度。用迷宫作为测量智力的尺度无法测出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高低,甚至不能测出老鼠在这方面的能力究竟如何。f86中华典藏网

显然,以高级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得到更多的有关人类心理的结果。f86中华典藏网

我们应当牢记: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势必会疏忽人类独具的那些能力,例如殉道、自我牺牲精神、惭愧心理、运用符号和语言的能力、爱情、幽默感、艺术审美力、良知、内疚感、爱国主义、理想追求、诗歌与音乐创作、哲学与科学研究等。动物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人类与灵长类动物共有的特点,但对于研究人类独有的特点,或比动物更高级的方面(如潜在的学习能力)是无济于事的。f86中华典藏网

社会心理学f86中华典藏网

社会心理学不应该仅仅研究模仿、暗示、成见、仇恨、敌意等。在健康的人的身上这些都是次要力量。f86中华典藏网

民主制的理论,无政府主义的理论,人际关系,民主的领袖,研究民主政体的权力,民主制之中人民的权力,民主领袖的权力,无私的领袖动机,健康的人不喜欢控制他人。低上限的、低等动物的权力概念过多地统治了社会心理学。f86中华典藏网

相比合作、利他主义、友好以及无私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过多地研究了竞争。f86中华典藏网

当今,对于自由和自由的人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位置。f86中华典藏网

文化是怎样改进的?异端的存在有哪些好作用?我们知道,没有异端,文化绝不能前进或改善。为什么异端一直没有得到更多的研究?为什么它们通常被看成是病态的东西?而非健康的事物?f86中华典藏网

在社会领域内,我们应当像重视阶级、社会等级以及统治的研究那般,重视兄弟关系,平等主义。f86中华典藏网

在研究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时,通常将文化看作原动力,仿佛它的塑造力量不可抗拒。但是,它能够并且的确受到更强健、更健康的人们的抵抗。在某种程度上,文化适应只对一部分人起作用。需要从环境的角度研究自由。f86中华典藏网

民意调查是基于不加判断地接受人的可能性的低限度,即,假定人们的自私或纯粹的习惯决定着人们的表决结果。这是事实,但只是在人口中占百分之九十九的不健康的人的事实。健康的人多多少少会根据逻辑、常识、正义、公平、现实等等来投票、相信或作出判断,即便这样做有损于自己的利益,即便这是狭隘自私的行为。f86中华典藏网

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寻求领导地位的人往往是为了有机会服务他人而不是控制他人。为什么这个事实遭到如此严重的忽视?尽管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它一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重要力量,但一直完全被人忽视。很明显,杰斐逊决不是因为谋求一己私利才追求权力的,而是因为他认为应该奉献自己,因为他能够将需要做的事情做好。f86中华典藏网

应当研究责任感、忠诚感、社会义务感、社会道德心、责任心。研究好的公民、诚实的人。我们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犯罪,为什么不研究这些?f86中华典藏网

应当研究社会运动的参加者,为原则、正义、自由、平等而战的战士,研究理想主义者。f86中华典藏网

应当研究偏见、冷落、被剥夺以及挫折的积极作用。心理学家很少研究病态心理(如偏见)丰富的多面性。遭到排他和排挤也有好的后果。当某种文化令人怀疑或不健康或饱受诟病的时候,尤为如此。尽管受到这种文化的排斥可能会使人感到痛苦,但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自己不赞同的亚文化,自我实现者常常抽身而出,自我排斥。f86中华典藏网

相对来说,我们对于暴君、罪犯、心理变态者的了解远比对圣徒、骑士、行善者、英雄、无私的领袖的了解多得多。f86中华典藏网

习俗有好的一面,有积极的影响,好的习俗,健康与病态社会中互相对立的价值观。“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也是如此。f86中华典藏网

在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几乎没有提及善良、慷慨、博爱、慈善。f86中华典藏网

富有的自由主义者,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托马斯·杰斐逊,他们不惜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正义和公理而斗争。f86中华典藏网

有关反对犹太人、排斥黑人、种族歧视的书籍如汗牛充栋,而承认事实的另一面,描写对犹太人和黑人的友爱,同情失败者的作品却寥寥无几,这反映出我们侧重于敌意,而忽视了对利他主义、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心。f86中华典藏网

应该研究运动道德、公理、正义感以及对他人的关注。f86中华典藏网

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我们应该讨论有关爱情、婚姻、友谊以及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医疗关系的例证。但目前,教科书极少涉及这些问题。f86中华典藏网

心理健康的人有能力抵制推销、广告、宣传、意见、建议、模仿和名声,他们的这种能力和他们的独立自主性要比普通人高。应用社会心理学家应当更加广泛地研究这些心理健康的标志。f86中华典藏网

社会心理学必须摆脱文化相对的桎梏,文化相对论过分强调人的被动性、可变性、不可塑性、忽视了人的自主性、成长趋势和内在力量的成熟。社会心理学既应当研究积极主动的一面,也应当研究对人操控束缚的一面。f86中华典藏网

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为人类提供实证价值体系这一点上当仁不让。这一任务本身引出了许多问题。f86中华典藏网

从人类潜能的积极发展观点来看,第二次大战期间,心理学的研究完全失败,许多心理学家只是把它当作一门技术来应用,而且只应用于已知的领域。实际上,二次大战后心理学研究没有取得新的突破,尽管某些研究可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心理学家和其他些科学家与那些只关心赢得战争,不关心输赢和平的目光短浅的人为伍。他们忽视了战争的实质所在,只把它看成技术角逐,而认识不到它实际上也是观念的斗争。心理学没有能澄清这些认识错误,没有任何原则区分技术与科学,也没有任何价值理论帮助人们认清什么是民主的人民,认清为什么而战,认清战争的侧重点在哪里、应该在哪里。这些心理学家只研究涉及手段的问题,而不是研究有关目的的问题,他们既可以为民主的力量所用,也可以为纳粹主义所用,他们的努力甚至几乎无法帮助发展本国抵抗独裁的力量。f86中华典藏网

社会制度及文化本身历来不被看作是满足愿望,创造幸福,促成自我实现的力量,而被看作是一种塑造、强迫或阻碍个性的力量。米克尔约翰(Meiklejohn)曾问道:“文化是一系列的问题,还是一系列的机会?”文化塑造论很可能是长期同病态心理打交道的结果,以健康心理为对象的分析表明文化是提供各种愿望满足的源泉,这一观念同样适用于家庭,人们经常把家庭看作是起塑造、训练、影响个性作用的地方。f86中华典藏网

人格f86中华典藏网

所谓适应良好的人格的概念实际上是为成长和进步设置了较低的天花板。公牛、奴隶甚至机器人都可以具备这种良好适应的能力。f86中华典藏网

儿童的超我通常表现出担心产生恐惧、担心受惩罚、失去爱、遭到遗弃,对于那些有安全感、得到了爱和尊重的成年人和儿童的研究表明:在爱的同一性、使他人快乐幸福以及真理。逻辑、正义、一致性、是非感、责任感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一种良知。f86中华典藏网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的行为更多地由真理逻辑、正义、现实,公正、合理、美和是非感决定,较少由焦虑、恐惧、不安全感、内疚、惭愧等心理左右。f86中华典藏网

人怎样才能无私呢?如何摆脱嫉妒?如何获得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如何获得乐观精神、友好的态度、现实主义态度、如何实现自我超越?从哪里获取勇气、真诚、耐心、忠诚、信赖、责任感?f86中华典藏网

当然,对于积极心理学最明显,最适当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也包括审美健康、观念健康、身体健康等),但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对于健全的人的研究,如那些有安全感、自信心、民主思想、精神愉悦、内心平和、富于激情、慷慨善良的人,以及那些创造者、圣徒、英雄、强人、天才等。f86中华典藏网

什么力量能够产生社会所期待的优秀品格,如善良、良知、助人为乐、宽容、友好、鉴别力、正义感、好恶感等。f86中华典藏网

我们积累了许多病理学的词汇,但有关健康和超越方面的词汇却微乎其微。f86中华典藏网

被剥夺和焦虑感有一定的积极后果。对于正义和非正义原则的研究是必要的,同样对于自我约束原则的研究也是必要的。自我约束原则产生于同现实的接触,产生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挫折的过程。f86中华典藏网

对于个性和个体化的研究(不是古典意义上的个性差异),我们必须发展一门人格科学。f86中华典藏网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文化移入、文化同化)?f86中华典藏网

什么行为是对事业的献身?什么力量导致人们忠诚地将自身奉献于一项超越自我的事业或使命?f86中华典藏网

满足、快乐,平和、沉静的人格。f86中华典藏网

自我实现者的兴趣、价值观,态度和选择不是建立在相对的,外在的基础上,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内在的、现实的基础上。因此,他们追求的是真、善、美、而不是假、恶、丑。他们生活在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而不是生活在毫无价值观念的机器人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只有流行、一时的风尚,他人的意见、模仿、建议、威望。)f86中华典藏网

自我实现的人有较高的焦虑和忍受焦虑感的能力,也有较强烈的内疚、惭愧、矛盾的感受。f86中华典藏网

人们一直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看作是问题,看作是经常出错的事件来研究,而实际上,这种关系是欢乐、兴奋的源泉,是享受的机会,常常被视为瘟疫的青少年的问题也是如此。f86中华典藏网